刘喜奎,女,河北梆子兼京剧旦角。祖籍南皮县,生于天津。祖父曾任翰林,后因牵连获罪而家道中落,隐居天津杨柳青乡间灌园读书。
清朝末年,兵连祸结,刘家境况更加艰难。幼年刘喜奎跟着父母到天津谋生。经人介绍,拜师学习“天津梆子”,其大多是小品式的柔性内容,有别于皮黄戏的庙堂情节。由于慈禧太后中年以后纵情于声色之娱,一时间梨园弟子大行其道。能在御前献演,博得老佛爷欢心,动辄名利双收,于是名伶辈出,点缀出纸醉金迷的繁华现象。清朝灭亡后,政局虽然扰攘不安,戏剧界却一枝独秀,日日红火。但舞台上的生、净、旦、丑概由男子扮演,女演员难登大雅之堂。
京剧吸收了许多地方戏曲的唱腔及情节,也开始引进坤伶,在北京城里成立了“崇雅女科班”,刘喜奎入班学戏。原本就有相当造诣的刘喜奎,经过崇雅女科班稍加调教及包装,首先在“中和园”挂牌演出。想不到一炮打红,几乎压倒梅兰芳和程砚秋,更直逼尚小云和荀慧生。1913年于天津东天仙戏园首次出演时装新戏《新茶花》中的女主角新茶花。一般观众看见舞台上的刘喜奎绰约多姿,媚丽娇俏,眼睛为之一亮,继而如痴如醉,陶醉在她一颦一笑,抬手投足之中。没有多久便成了“梨园第一红”的著名坤怜。连伶界大王谭鑫培都说:“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吾其休矣!”
刘喜奎的身材小巧玲拢,眉目如画,气质高雅清丽,扮相俊美,配戏的也尽是精挑细逃的美人胚子。未出场时,满台都是莺莺燕燕,个个美如天仙,令人目不暇接。一到刘喜奎登场,一声婉转娇啼,唱腔圆润,与她配戏的坤伶们相形之下,就都变成了庸脂俗粉。为她着迷的上至达官贵人,中有士绅名流,下至贩夫走卒,真是轰动九城,颠倒众生。
民国二(1913)年张勋在北京江西会馆做六十大寿堂会,京城名伶一概召齐,其中包括刘喜奎。民国十(1921)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曹棍六十大寿,北京名伶大演堂会戏,为躲避曹锟迫害已经两年没有登台演戏的刘喜奎,也勉为其难地参加了演出。谁料戏一唱完,曹锟就硬把刘喜奎留下,要逞其兽欲,幸亏陆军部中的一位青年参谋崔承炽全力周旋,找到曹锟正室,才化解危机。
而后刘喜奎与崔承炽越走越近,两人同居。到了民国十三(1924)年,崔承炽因故失职,不敢在京城多留,星夜带刘喜奎到天津租界定居,靠刘喜奎的一些私蓄维持生活。1925年,刘喜奎生下一子。不久,崔承炽暴病身亡。刘喜奎从此急流勇退,洗尽铅华,抚孤守寡。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不久,正在参与筹建文化部戏曲改进局的田汉受周恩来委托,手捧鲜花专程拜访隐姓埋名多年的刘喜奎。1949年7月,刘喜奎应邀出席全国第一届文代会,当选为委员。在政务院为文代会闭幕举行的招待会上,周恩来总理举着酒杯来到刘喜奎面前,向她敬酒,并笑着说:“我从十四五岁就看刘先生的戏,是刘先生最早的观众之一。刘先生不贪富贵,不贪享受,所以在旧社会表现得那么坚强。”此后不久,刘喜奎被请到中国戏曲学校任教。
1964年在北京病逝,享年七十岁。
出生:1894年,光绪二十年(甲午)
逝世:1964年4月3日,农历甲辰年二月廿一日
人物分类
河北梆子 旦行演员
京剧 旦行演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