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建团70年纪念画册》序
今年是个戏剧大年,好多剧院团举行建立五十周年纪念,也有与共和国同龄的。山西上党梆子剧团却是建团七十年。
在战火纷飞的民族战争、解放战争年代,在山西三大根据地诞生了一批新型的剧团。据《中国戏曲志·山西卷》记载,戏曲团体就有三十六个,除去部队所属的戏曲团体,属于上党地区即今晋城市、长治市的戏曲剧团就有十五个之多,它们是:襄垣秧歌剧团、武乡秧歌剧团、太行胜利剧团、黎城县黎明剧团、屯留县麟山剧团、沁源县绿荫剧团、平顺县上党落子剧团、屯留县绛河剧团、潞城县大众剧团、沁县漳河剧团、壶关县人民剧团、长子县人民剧团、高平县朝阳剧团、长治县红专剧团、黎城县人民解放剧团。上党梆子剧团的前身就是胜利剧团,而胜利剧团的前身是王聪文、程联考建立于1938年的抗日剧团,这样算来,上党梆子剧团就七十多岁了。
上党梆子作为一个剧种来说,可不止七十年,它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年长的,形成于明末清初。上党梆子虽然也称梆子,但却与其他三大梆子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它是包含昆、梆、罗、卷、黄五个声腔的多声腔剧种。虽然其他三大梆子中也含有昆曲的成分,却没有罗戏、卷戏,而罗戏、卷戏更加古老。犹如晋南地区与西安、秦川,晋中晋北与东西两口的关系,上党地区与冀鲁豫的经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自成格局交流的,它并不保守。它广泛吸纳外面的养料,成为自己的肌体。上党梆子的五个声腔中四个是外来的,然而它腹大能容,最后融化成了地地道道的本土戏曲。
由于古老,上党梆子传承积淀保留下来许多珍贵的遗产,剧本、音乐、舞台美术、表演技艺、演出规制等等,都很丰富,剧目多达七百多个。上党地区处于军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悲壮、悲惨的历史事件,也造成了刚强、豪壮、坚韧的民风、民性。表现在戏曲作品里,就是崇尚英雄豪杰,高扬民族正气,杨家将、岳家军的戏最有代表性。形成了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也养成了追逐时代脚步的创造意识。不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创作改编的《邺宫图》、《韩玉娘》、《万象楼》、《小二黑结婚》、《赤叶河》具有这种正气、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改编的《三关排宴》、《天波楼》、《潘杨讼》、《皮秀英打虎》、《东门会》、《清河桥》具有这种正气、风格,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创作演出的《佘赛花》、《初定中原》、《吴起平乱》、《斩花堂》、《杀妻》、《老八路》、《赵树理》也无不具有这种正气、风格。表现在唱腔音乐方面,就是高亢、激昂、刚健、热闹,在舞台美术方面,则简洁、夸张、明快、不甚铺排。
众多的剧目,热闹的演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表演艺术家。清末民初的赵清海、段发荣、曹火柱、冯秃嘴、王福成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段二淼、郭金顺、申正泰、徐执中、赵德俊、温喜云等;解放后成名的吴婉芝、郝聘芝、郝同生、马正瑞、薛万青等;改革开放以来涌现的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郭孝明等,以及几十年中为上党梆子艺术发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的赵树理、张万一、张仁义、栗守田、葛来保、张宝祥……,用人才辈出来概括,毫不夸张。他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使上党梆子深深扎根民间,走向现代,走出了新的繁荣局面。
对于上党梆子粗犷、豪放、火爆的风格,也曾有过不同的看法,认为上党梆子表演粗糙、单调、咯吵、不够细致。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准确。“一方水土养一方艺”,“一方观众欣赏一方艺术”,上党百姓喜欢这种风格的戏曲,如同他们爱吃小米和子饭一样,是一种生活习惯。但这仅是其一面,其实他们也有欣赏文雅细密的另一面。就在战争年代,他们还演出《长生殿》、《打金枝》等剧目。而完整地演出过《长生殿》的,在山西四大梆子中只此一家,因为上党梆子中有昆曲。六七十年代演“样板戏”,上党梆子也比较容易,因为上党梆子中有“二黄”,移植起来有点方便。上党梆子艺术家们对于“咯吵”也并没有敝帚自珍,他们也在不断地进行艺术的改革。他们找出上党话与普通话的对应规律,“京声党调”规范念白,使当地观众能够接受,外面的观众能够听懂,在这方面郝聘之、马天云、冯来生、吴宝明的贡献,是很值得肯定的。1986年山西省举行戏曲青年团调演,上党梆子拿出五个小戏参加,受到了普遍的好评,大会特意奖给他们锦旗一面。他们的唱腔在晋东南得到了普及,起到了承先启后的示范作用,对其他剧种艺术的改革,也有借鉴的意义。
上党梆子改革步子是大的,但它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的,它并没有脱离母体,它的本色依然浓重,观众面却宽了。当然,由于几十年突出编演革命现代戏,有些传统的表演技艺用不上,面临失传的危险。现在上党梆子同其他剧种一起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传承的任务明确地加大加重了。上党梆子剧团已经提出多方面保护传承设想和措施:收集整理,编辑出版《上党梆子志》、《上党梆子传统音乐集》、《上党梆子唱腔结构》;已收集到昆、梆、罗、卷、黄五种声腔的700多个传统剧目的300多个手抄本,计划整理汇集成册,编辑出版《上党梆子剧目集》;收集与重新整合音像资料,重新翻录或刻录多年的录音磁带;录制及刻录各代艺人的代表作;恢复和传承近于失传的特技;收集、收购、归档失散在民间的上党梆子戏剧资料;《上党梆子脸谱》正在付印出版;对上党地区十几个代表性的宋、金、元、明、清时期的舞(楼)台,进行木构缩小仿制;收购民间珍藏的有收购价值的戏箱、头盔、服装、道具、砖雕、石雕、石刻等;建立上党梆子戏剧资料馆;在晋城市博物馆开辟上党梆子戏剧资料展厅,展示戏剧文物等;为已故代表性的上党梆子艺人塑像,等等等等。看得出来,晋城市文化局、上党戏剧院、上党梆子剧团对于“非遗”保护传承是有思想认识、有组织措施的。可以肯定,对古老的上党梆子艺术的保护,必然给上党梆子艺术的传承、研究、教学、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提供很大的方便,必然进一步推动上党梆子艺术的繁荣发展。
上党梆子也同其他剧种剧团一样,面对着改革的大势,要有所作为。一方面是处理好戏曲与改革的关系,就是要以极大的责任感和热情,与时代、社会同步伐,与改革中的人们共呼吸,以自己的精湛艺术真实地表现好经济政治改革的现实生活,塑造出改革中的各种典型形象。同时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改革创新表演艺术,满足人民群众对戏曲艺术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国有”艺术表演团体,也面对着转企改制、面向市场、做大做强等改革问题。而考虑改革问题必须明确它的目的,就是保遗产、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为人民,而不是单纯的“消肿”、“减负”,否则很难改得下去,很难成功。
改革不一定是一种模式,要根据自己的实情办,不必照搬外面的办法。但营销却是必然的必须的,营销就是一种企业行为、市场行为。这里要理直气壮地认定,广大农村就是一个大市场,上党梆子这些年不就是走着这个大市场养着自己吗?当然,能占领大城市和国外的窗口市场更好。至于“做大做强”,我以为“大”是说大繁荣,是说面对改革开放的大形势,面对大中华,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世界,戏曲应该有作为。当然还要突破条块、行业的局限和垄断,像旧社会的戏班子那样,出不了当代的精品。“强”则是人才优势组合、资源科学配置,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绝不是像“石崇斗富”那样竞争豪奢。“做强”是强化精品观念、服务观念、市场观念,尊重艺术规律、教育规律、人才规律、市场规律,把院团真正搞成有独特个性的品牌。因此在“做大做强”之后,还应该毫不含糊地加上:“做出特色”。因为艺术是以个性存在,以个性立于艺术之林的。
无论改革还是创作演出、发展繁荣,有无人才特别是有无后续的年轻人才,是最终成败的关键。戏曲表演人才的成长规律,大约是每十年就得出一批青年尖子,二十年出几位旗鼓相当的大演员。现在上党梆子舞台上称雄的几位大演员,是七十年代初期学戏,八十年代唱红的,获得省内的最高奖,九十年代获得梅花奖、文华奖的,当时他们都出在上党梆子青年演出团。如今已经年过五十或年近五十了,该再出一批青年尖子了。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出人才。而上党梆子在晋城、长治建市时又把艺术学校留在了长治,毕业的学生进了长治的上党梆子剧团。从剧种总体看,上党梆子没有断层,但就晋城市来看,则显得有些后劲不足。因此培养一茬新的青年演员,需要提到工作日程上,万万大意不得。
上党梆子地处上党盆地,历史上自成格局。改革开放以来,上党梆子艺术在全省有了影响,占居了重要的地位。上党梆子也走出了东阳关,走到了北京,参加了一些全国性的艺术活动,已经有一个剧目四个演员摘得了文华奖、梅花奖,名声在外了。但是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再多出去走走。走出地区,走出山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艺术有一种天然的竞争性,就是不甘寂寞,不甘人后。上党梆子有它光荣的历史,也会有它更加光荣的未来!
2009年12月23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