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三百年 极富个性和地域特色的上党梆子,从生成至今已经跨越了三百个春秋,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群众基础,因流布于古上党地区19县(即原晋东南地区16县和晋中和顺、左权、榆社3县)而得名。在山西,上党梆子与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及北路梆子并称为“四大梆子”,是晋东南文化的精粹,堪称本土文化之魂。

跨越了三百个春秋

上党梆子和上党昆戏(昆曲)、罗戏、卷戏、皮黄同台演出,俗称“昆梆罗卷黄”,唱腔样式齐全。上党梆子初始被官府称为“土戏”,民间称之“大戏”。1934年至1957年间,曾称为“上党宫调”,1958年定名为“上党梆子”,2006年被收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音调高亢明朗,粗犷朴实,表演强烈明快,慷慨激昂,铿锵有力。

上党梆子从生成至今已经跨越了三百个春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我们晋城乃至整个晋东南地区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如同人们常说的“中华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封建社会”中的数字是个约数一样,“三百年”也是个约数,不可拘泥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

见证历史

上党梆子研究专家栗守田主编的《上党梆子》一书,把上党梆子的萌芽起始时间定位于17———18世纪之交的明末清初,并根据1304条戏曲舞台题壁时序,将上党梆子的演化分为萌芽、发展壮大、鼎盛三个阶段,这1304条题壁也成为上党梆子辉煌历史的有力证据。

萌芽阶段指的是从明末到18世纪末的1795年。最早的一条题壁是明代班名明史班的题壁,到了清顺治十五年(1658),阳城百顺班在上伏村大王庙舞台后墙的题壁写明了演的是昆曲《春灯谜》等剧目。而在乾隆年间(1736———1795)演出的89个剧目中,《金狮坠》、《长坂破》、《虎西门》、《教子》、《借妻》、《请诸葛》、《千里驹》都是上党梆子剧目,《蝴蝶梦》、《别母》、《封相》为昆曲,《回龙阁》、《空城计》、《战长沙》、《取西川》为皮黄。这表明,此时上党梆子已是昆梆罗卷黄同台演出了。

上党梆子的著名班社晋城鸣凤班,成立于乾隆五十一二年(1786、1787),这是从晋城青莲寺道光九年鸣凤班重修庇帝宫残碑“有鸣凤班者,行戏四十余年矣”的记载推算出来的。以后,一直延续到1946年,行戏160年。

发展壮大阶段指的是从嘉庆到道光(1796———1850),从这个阶段178条题壁所列的剧目中可以看出,上党梆子的许多代表剧目《乾坤带》、《万寿》、《金沙滩》、《雁门关》、《双龙会》等已出现了。长治的梨园会馆、晋城的五聚堂在这个时候也都已经存在了,泽州县望城头村在道光四年(1824)创建了开元宫,能有这么多班社和艺人集资兴办公益事业,可见上党梆子已经非常繁盛。

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

上党梆子的鼎盛时期,是从咸丰年间到抗日战争开始(1851———1937),这一时期留下的戏曲题壁共689条,出现的班社达213个。当时不只州底、潞府两个流派壁垒分明,而且潞府又分为乐意班、三义班两派,各有千秋,由此可见当时上党梆子的盛况。

此外,晋城的公顺班(尹寨三班),三乐班(周村郭宅戏)、三义班(大阳戏)、复盛班(南沟戏),高平的三乐意班(东宅戏),阳城的贤易班(蒿峪戏),陵川的庆云班(口头河戏)、三乐班(王教戏)都曾煊赫一时。潞府派壶关乐意班(十万班)声名远播,曾到豫北和鲁西南演出,传说还到过北京。潞城三乐班(任超戏)、屯留小乐意班、平顺三乐班(王曲戏)、黎城发义班等争芳斗艳,引人瞩目。

1934年和1935年,泽郡和潞府的艺员曾三次组班到省会太原演出,上党梆子盛极一时。

为革命而呐喊

抗日战争时期,上党梆子职业班社大部分解体,艺人流离失所,业余自乐班也全部停止了活动。1938年冬,上党落子艺人王聪文组织了用上党落子演唱抗日剧目的抗战剧团,进行抗日宣传。该团于1942年改名胜利剧团,对上党老区人民群众奋起抗日起到了很大的宣传和鼓舞作用。

1945年后,热火朝天的土地改革和支援前线运动使的晋城、长治、长子、高平、阳城、平顺、沁县纷纷成立剧团,上演了《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来成家庭》等现代戏,古装戏《寄女杀家》、《黄巢起义》、《三打祝家庄》、《闹渭州》、《红娘子》《胜败图》、《正气图》等也很受欢迎。传统戏《三关排宴》、《徐公案》、《皮秀英打虎》、《天波楼》、《金狮坠》、《柳春院》等,现代戏《十里店》、《山村供销员》、《一棵苹果树》、《武大妈》、《李双双》、《丹河湾》等,移植剧目《秦香莲》、《杨八姐救兄》、《法门寺》、《薛刚反朝》等,真是百花齐放、斗芳争艳。

然而到了“文革”时期,上党梆子受到了致命的摧残,全部剧目被禁锢,名老艺人受凌辱,大批行头被焚烧或者拍卖。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上党梆子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先是剧团移植了现代戏《八一风暴》,在晋城影剧院连演20多场,场场爆满。接着又排演了古装戏《潘杨讼》和《寇准背靴》。在表演上恢复了传统,在唱腔上去粗取精,深受观众的好评。

因他们而再度辉煌

进入新世纪以后,上党梆子艺术事业更是飞速发展,达到了一个鼎盛的阶段。2001年,《初定中原》获得了第22届飞天奖戏曲类电视剧二等奖。

2004年至2006年,经过三年打磨、九易其稿,大型现代戏《赵树理》由市梆子剧团搬上舞台。随后又赴省城和晋京进行了汇报演出,并参加了文化部在山东济南举办的全国地方戏曲调演,获得剧目二等奖。

今年1月20日,在晋城市上党梆子文化节上,26位健在的为上党梆子作出突出贡献的、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被评为“上党戏曲功臣”,他们分别是吴宝明、原双喜、张宝祥、栗守田、苟有富、马正瑞、高玉林、刘汝森、王桂兰、王财旺、朱忠保、冯来生、靳山海、孙有根、原银生、范文正、李春孩、卫建顺、张棉花、原慧英、郭堂虎、李伯相、来忠诚、郭胖胖、申小红、原长命。

他们因上党梆子而成名,上党梆子因他们而再度辉煌。

自立于民族戏曲之林

上党梆子是上党戏的代表剧种,在长期的演进中,已经成为晋东南地域文化最突出的代表,成为晋城民俗风情、人文传承的艺术反映。诚然,我们的先人曾走下太行,设帐授徒,经过多年的吸收、融合和发展,形成上党梆子的两个姐妹剧种———“山东枣梆”和“河北西调”。长治县红专剧团和陵川红色剧团1964年曾分别应邀到河南焦作、新乡、开封、郑州、洛阳等地巡回演出,成为空前之举。

1月21日,在上党梆子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加强理论指导、加大扶持力度、培养名优演员、编创精品剧目等诸多方面,为创新、传承、发展和保护上党梆子出谋划策,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对振兴上党梆子、弘扬民族文化大有裨益。

粉墨春秋五甲子,上党梆子三百年。作为地方剧种,上党梆子虽然没有豫剧、黄梅戏那样影响广阔,但却以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自立于民族戏曲之林,不断与时俱进,传承发展,穿行三百载时空。在众多地方剧种偃旗息鼓的今天,上党梆子依然在行岳之巅响彻云霄,在漳沁两岸余音缭绕,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奇迹”。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呵护她,让她不断在创新、传承、发展的道路上扮靓自己,以更加迷人的风采展现在世人面前!

南腔北调演绎“昆梆一家亲”

7月31日一大早,泽州县南村镇冶底村岱庙里有近千年历史的金代舞楼上,响起了高亢激越的上党梆子和古朴优雅的昆曲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唱腔。在“昆梆一家亲”的横幅下,参加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长生殿》演出的上海昆剧团的艺术家和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艺术家,在千年古戏台上,进行了一次千年一遇的南北文化交流。

小戏台吸引了6位“梅花奖”得主

上午8点,冶底村的村民听说庙里要演戏,早早提着各式贡品,来到庙门前焚香拜祭,是为“贺庙”、“开台”。

8点30分,岱庙门口一对断臂石狮子旁,村民自发组织的一支迎宾乐队演奏起欢快的迎宾曲。通过两侧已被岁月磨砺得棱角全无的高高石阶,村民们鱼贯而入。孩子们欢蹦乱跳,老人们步履蹒跚,一位老太太甚至手脚并用爬上石阶,还有一位小脚老太太也在晚辈们搀扶下赶来了。潮水般涌来的人们一会儿就把戏台前的空地挤得满满当当。

9点40分,庙内鼓乐齐鸣,鞭炮喧天,场面空前热闹。“昆梆一家亲”艺术交流演出活动正式开始。“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白玉兰奖得主……”每当主持人介绍完一位戏剧表演艺术家,村民们便报之以如雷的掌声。他们没想到,岱庙里这个破旧小戏台竟吸引了南北两地共6位中国戏曲艺术最高奖“梅花奖”得主,9位国家一级编、演前来拜谒。

建于金正隆二年的冶底岱庙古戏台,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系中国现存独一无二的金代戏台。77岁的看庙老人董发务说,岱庙地处中国古老的冶炼发祥地之一———冶底古镇,历史上一度经济十分发达,庙内古戏台早年间经常演戏,有名的“鸣凤班”、“鸣乐班”都曾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但最近的一次演出要追溯到1953年,那年,高平的“回山戏班”来此演出过一场梆子戏。从那以后,古戏台就再没有演过戏。

南腔北调都赢得满堂喝彩

一曲上党梆子《打金枝》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紧接着,上海昆剧团的优秀青年演员张军和余彬表演了《长生殿》选段。两个剧团“你方唱罢我登场”,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吴国华、张保平、张爱珍分别献唱了《金水桥》、《潘杨讼》、《秦香莲》选段,昆剧艺术家蔡正仁、张静娴、张铭荣、张军、余彬则表演了昆曲《长生殿》、《势僧》选段。两种戏曲形式同台演绎,在彼此映衬下,优雅与不羁、温婉与铿锵、缠绵与高亢、精致与粗犷,艺术风格显得格外鲜明。观众在高声为上党梆子名角喝彩的同时,也热情地为上海昆剧团的名家名角鼓掌,大人孩子都看得兴高采烈。

梅花奖得主、上海昆剧团副团长张军说:“昆曲和上党梆子在戏本的文学性、曲艺的形式以及艺术气质方面都各有特点,是两种不同的戏曲类别。但它们有同样的灵魂,民族特征、艺术追求都是一样的。”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上海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得主张静娴说:“第一次听到上党梆子时,我们都被这些演员的好嗓音镇住了,极具特色的表演充满了感染力。”上昆青年演员余彬也说:“上党梆子的粗线条,大轮廓,直出直入,强烈明快给我以深深的震撼。在同样古老的舞台上演绎同样的心境,诉说同样的历史,传承着同样的文明,我的心情异常兴奋。”

上海昆剧团团长郭宇对记者说:“从艺术特征看,上党梆子粗犷豪放,昆剧艺术流丽婉转;从表现手法上看,上党梆子显得粗拙,但正是由于其朴实无华,才更能显示出它身价的不凡。在娱乐群众之功能上,昆梆艺术殊途同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昆梆艺术本身就是一家。”

历史上昆梆本是一家

记者注意到,戏台前方央视戏曲频道、东方卫视、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文汇报等各路媒体,早早摆开架势进行报道。此次交流活动何以吸引众多知名媒体的参与?活动策划者、晋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军告诉记者,上党梆子是晋城很受欢迎的一个剧种,在农村有着很深厚的观众基础,昆剧《长生殿》是与《牡丹亭》、《桃花扇》比肩的不朽名剧,二者都是现代城市难得一见的“隔世遗音”,很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

新民晚报记者王剑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昆曲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艺术戏种,已经有600年之久。2001年,昆曲更是荣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被誉为‘百戏之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党梆子’这种古老戏种,是黄河流域上党地区戏曲文化的一种独特代表,源起于宋金时期,专门用于乐舞戏曲表演的乐台、舞亭和戏楼,则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历史承载。可以说昆梆渊源非同一般。”

国家一级作曲、市上党梆子研究会副会长吴宝明告诉记者,有史为证,早在400年前,昆曲就来到了晋城。历史上昆梆本是一家。上党梆子虽名梆子,实为昆(昆曲)、梆(梆子)、罗(罗罗腔)、卷(卷戏)、黄(皮黄)五种声腔同台演出的剧种。只是由于戏曲声腔历史的流变,昆曲才渐渐退出梆子的舞台。今天的交流活动,可以说是昆曲回家。

为围棋文化节增色不少

交流表演罢,晋城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和上海昆剧团团长郭宇互赠礼物。随后两地艺术家余兴未尽,顶着大太阳在古戏台前开起了座谈会。对双方剧种的唱腔特色大家均表现出极大兴趣,追溯两个剧种的渊源,交流观感,谈得不亦乐乎。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康吉仁表示,昆剧团的到来为本届围棋文化节增色不少。同时,此次海派文化与内地文化交流活动也意义非凡,通过这种形式,势必促进晋城、上海两地的文化、经贸的交流和联动。同时,将为晋城注入新的文化理念,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郭宇一再表示:“感谢晋城市委、市政府的邀请,使上海昆剧团全体成员有机会参加这样一次规模宏大的国际围棋文化节,进而有这样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近距离感知晋城古老戏台和戏曲文化的魅力。”郭宇说,戏曲艺术追根溯源可媲美围棋历史,愿晋城、上海两地以围棋为媒、以戏曲为媒,继续加强联系和交流,促进双方文化的共同提升和发展。

立足舞台50年的上昆老艺术家张静娴接受记者专访时说:“在这个珍贵的机会里,亲近如此古老的戏台,有一种戏曲回故土的感觉。我内心十分感动,心想原来中国的戏曲就是在这样一种舞台上,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氛围里诞生的。”张静娴还说,多年来她去过很多个国家和地区表演,数岱庙这次最受感染。“在如此简陋的舞台上,面对台下近在咫尺的老少观众进行演出,我还是头一次。”

“今天的经历将永生难忘,为我们参加‘中国·晋城棋子山国际围棋文化节’画上了一个完美句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剧传承人、有“活唐明皇”之称、被誉为中国昆曲“首席官生”的蔡正仁如是说。

建于金正隆二年的泽州县南村镇冶底岱庙古戏台,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系中国现存独一无二的金代戏台。在“昆梆一家亲”的横幅下,响起了高亢激越的上党梆子和古朴优雅的昆曲这两种风格迥异的唱腔,在千年古戏台上,进行了一次千年一遇的南北文化交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