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晋剧。由山西省流入河北,主要流布在张家口地区、石家庄地区西部的井陉、平山、赞皇等县,以及保定地区的涞源县。 张家口为蒙汉贸易中心,素有“旱码头”之称。经济活动的繁荣促进了戏曲演出活动的发展。晋商在张垣具有强大的经济势力,遍设商号、会馆,因此,“会戏”、“社戏”、“行戏”很多。

清末,流传于张家口一带的山西梆子,有很多流派。在张家口园馆班里,分为“陕西帮”与“山西帮”,人们统称为山西梆子。“陕西帮”的名伶有渭南黑、盖陕西、七百黑等;“山西帮”的名伶则大多数是蒲州人,时人也称其为“蒲州帮”。其代表人物颇多,如一千红、千二红、二宝红、元元生、翎子生、八百黑、小昌黑等;此外,还有“忻州帮”,是晋北一带的名伶,如捞鱼鹳、云遮月、天明亮等。

此外,光绪间在张家口地区还有一种“本地梆子”,艺人均是张家口本地人,不念蒲白,只讲本地话。这种梆子也分两派。一是西路,时人称之为“西路鬼子”;一是东路,时人称之为“东路王”。东路代表班社有狼山班、锦屏班、黄英班。这些班社主要活动在张家口以东的赤城、怀来、涿鹿诸县。“东路王”名伶不少,像春宝子、三盏灯、狼山红、狼山黑、小刘生、云州红、秃红、六岁旦等,其中白旋风、九岁红都曾进京演出过。西路是指张家口附近的班社,像张家口市的李登贵班,怀安的刘考班,宣化的满教子班、闪二爸班等。这些班社的名伶大都是本地人,念白是本地话,接近于山西语系,名伶有十一红、半张胭脂、万全二子等。

到了光绪末年,山西梆子逐渐演变、分化,分为“上路调”(即今北路梆子)、“下路调”(即今中路梆子)。这一阶段张家口一带,山西中路籍的班社、伶人大量拥入,将“下路调”带至张垣,比如晋中的“祝丰园”全班人马搬到张家口。

蔚县是“上路调”的流布地域,当时蔚州八大镇就有十八班大戏,享有盛名的伶人有翎子黑、跳蚤黑、骡子黑、钱元黑、福兴黑、大山红、金盔红、二楞红、硬眼红、栓子生、半头砖、响马生、八百银、九百银、侉三等。

民国初年,张家口地区的山西梆子班社雨后春笋般发展,有名的班社像长胜班、玉顺班、费六班、九哈拉班等。蒲州、忻州、大同、绥包、晋中、直隶等各地名伶在这里荟萃,各种艺术风格、流派在这里争芳斗艳。山西的名伶都把到张家口献艺称做“镀金”。时人流传说:“生在蒲州,学在忻州,红火在东西两口”;或日“生在陕西,学在蒲州,红火在崞县忻州,驰名在宣、大、京、口”;“先在张家口唱红,再回山西才行”。凡是在张家口闯出牌号的伶人,这一时期,山西梆子第一代女伶在张家口首先出现,最早的要算大女子、二女子(名旦一条鱼的弟子),以后接连出现了大妞妞、二妞妞、小金婵、小金枝、小金梅、武荣华等。

这一时期执掌张垣剧坛牛耳的是晋中籍的一些名伶,像蛮庆(常兴业)、夺庆(李子健)、盖天红(李景云)等人。绥包直隶的名伶在张垣落户的也不少,像狮子黑(张玉玺)、筱吉仙(张宝奎);此外,还有子都生、玉石娃娃、十二红、十九红等人。

当地一批名伶也在成长,像马武黑、金铃黑、筱桂桃、刘宝山、刘明山、小金钟、月月鲜等。

到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晋中籍的艺人继续流入张家口,比如吉凤贞、牛桂英、南定银、吴本贞、彦章黑、郭兰英等人。

由于戏曲活动的发展,张家口地区戏曲科班也出现了,如宣化闪二爸的娃娃班、黄德胜科班,赤城蔡老疙瘩科班,张家口市孤儿院科班,以及西北剧校等,为戏曲培养了不少人才。

自三十年代始至五十年代初,在张家口,山西梆子常与京剧、评剧同台合演,呈“两下锅”、“三下锅”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西梆子在张家口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地、市以及康保、沽源、尚义、张北、蔚县、阳源、崇礼、怀安、万全、赤城、宣化、涿鹿等皆成立了晋剧团,涌现出刘玉婵、王桂兰等一批优秀演员。为了培养戏曲人才,使戏曲事业后继有人,1952年成立了察哈尔省少年晋剧团(后改为张家口戏校),三十多年来,培养出数百名演员、演奏员,这些人成为地、县剧团的生力军。

六十年代初期,山西梆子各剧团争先上演现代戏,在导演、表演、舞台美术等各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66年至1976年间,在“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摧残下,大多数山西梆子剧团被解散,演职人员被迫改行,使全区戏曲事业蒙受了很大损失。1979年后,张家口的山西梆子舞台又恢复了往日的繁荣,一批新秀正在成长,新戏不断涌现。

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井陉、平山、赞皇等县都有晋剧(中路梆子)的专业与业余剧团活动。其中传入最早的是井陉县。井陉县与山西省的平定、昔阳、盂县被晋剧艺人称为“东四处”。民国二十年(1931)重修的《井陉县志·风土篇》载:“陉民故习,酷爱戏剧。”群众中传有“井陉人儿路上走,山西梆子不离口”的俚语。

晋剧传入井陉,不晚于道光三十年(1850)。传入的路线有:与山西平定县相连的固关、娘子关;与昔阳县相连的杨庄口;与盂县相连的梁沟桥四条驿道。

固关下核桃园的晋剧是由吴喜昌(约生于1820年,核桃园人)传入。吴在七、八岁时到山西平定州某娃娃班学戏。初习旦行,后改生行,又学会了打鼓拉弦,是个全活艺人。出科后常住平定州一个姓胡的梨园班。他青年时期,利用农闲季节在本村教戏,传到现在已有五代艺人了。吴喜昌的徒弟中有名气的艺人有于栓和于学良。于栓(旦)约生于1840年,也会拉胡琴,曾在平定州五月鲜班搭班演戏;于学良(旦)生于1844年,曾在井陉县苏太班主的障城班搭班。吴喜昌所传剧目有《火焰驹》、《永寿庵》、《淮都关》、《反大同》、《明公断》、《回荆州》、《芦花河》、《打金枝》、《二进宫》等。

杨庄口是井陉通往昔阳县的古长城关口,关内大王莽、柿庄、南障城等村镇都有晋剧班社和业余剧团的活动。大王莽和南障城两村的晋剧都是山西昔阳县来的晋剧艺人“小眼”传授的。剧目有《打金枝》、《桑园会》等戏。南障城戏班,有晋剧界名鼓师张怀礼父子。张怀礼(1901—1956)艺名“闷不腾”,七岁拜师鬼难拿学打小锣,十一岁打鼓,艺惊全班。青年时常住阳泉、平定、榆次等县戏班,有东四处一杆旗的美称。壮年后曾任丁果仙、牛桂英戏班鼓师。

娘子关下的台头、常坪、张窑等村,也是晋剧传入较早的村庄。清末民初时,台头村有一外号叫“母猪”的女人成班供戏,住该班的有张忠(约生于1880年,工花脸)和山西来的万人迷、白菜心、一张画、黄眼睛等名艺人,四十年代时,该班与南障城村艺人组织季节性职业班演出于东四处。

梁沟桥下的洪河槽、石瓮等村与盂县相连,也是晋剧传入井陉的通道。洪河槽在清光绪年间,有山西老艺人王申申来村落户教戏。所授剧目有《断桥》、《摔宝衣》、《斩黄袍》、《桑园会》等。石瓮村的戏是山西雁北艺人“老春城”于光绪初年传授的,当时所唱的晋剧是“北口调”。除在本村闹“红火”外,该村子弟班每年正月还要到山西盂县牛牛泉送戏。剧目有《金水桥》、《明公断》、《松棚会》、《胡迪骂阎》、《狐狸缘》、《窦娥冤》、《走雪山》、《算粮登殿》、《二进宫》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吕吉楼等人的共和班“新胜晋剧团”,被县政府接收为民办公助的县剧团。据五十年代初期统计,井陉县有业余晋剧团一百一十三个,即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庄有业余晋剧团。

除井陉外,晋剧还传入赞皇、平山二县,据调查,该二县共有十多个村庄有业余晋剧团。

晋剧传入河北中部之后,其活动范围,南至邢台、邯郸,北至平山、获鹿、行唐、灵寿、元氏等县。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