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2日,北京长安大戏院,《两狼山上》的精彩演绎,让戏迷朋友热泪横流。当杨七郎替父出征,孤胆一人,被辽兵刺死;当青骢马舍生取义,撞死在杨业刀前;当杨业绝境之下,宁死不降,一头撞向李陵碑……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词、每一个画面,直击观众心灵,无不令人动容。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抖擞精神。

英雄末路,血写忠诚;决战到底,至死不渝。这是泰安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建院61周年首次进京展演,敬献给祖国母亲的精神厚礼。演出现场,笑时鼓掌,悲也鼓掌;离别鼓掌,死亦鼓掌。2小时演出,30多次掌声,是对“我以我血荐轩辕”民族气节的振臂高呼。

专家:泰安山东梆子引领地方戏创作新风尚

“《两狼山上》这部戏以历史史诗为主导,弘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正气。”中国戏曲学会会长薛若琳感慨说。杨业战斗到最后一刻,面对萧太后的劝降,宁死不屈,以死殉国。该剧从历史的深度和广度出发,写出了宋辽战争中以杨业为代表的悲剧人物,始终将国家利益置于高于个人生命之上的高尚情操和民族魂魄。

“在当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泰安山东梆子可谓引领地方戏艺术创作的新风尚。”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副主任李春喜表示,在当下,地方戏艺术如何传承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两狼山上》有独到的应该引起文艺界关注的经验,一方面回望传统,把传统当作向前走的、创新创造的资源;另一方面,从传统搜寻题材,创作立足当下、观众易接受的作品。《两狼山上》从题材到做法,都表明了泰安山东梆子对于传统和创新的做法。

“这部戏除了有很好的观赏效果外,还传递了一种做人的准则、气节和中华民族精神,泰安山东梆子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能上演这样一部戏,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中国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周光认为,这部戏注重情感,特别是对人马情的处理,好看而且感人;导演尊重创作,以情动人;舞台精致,不复杂,音乐好听耐听,这都是成功之处。

看到北京观众和业内人士的热烈反响,《两狼山上》导演陈贻道对记者说:“这次北京演出达到了预想目的,泰安山东梆子艺术研究院61年没进过北京,这次一进京即得到观众朋友的欢迎,我们倍感骄傲。”谈及创作,陈贻道表示,本部戏突出了夫妻情、父子情、人马情,壮美和忠烈的风格中,有一种浪漫色彩,这是在传统戏基础上结合现代美学的一种创新。

“《两狼山上》原来是经典传统剧目,随着时代发展,愈发富有时代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进行了重新改编。”《两狼山上》作曲高鼎铸分析说,剧中的唱腔和音乐代表一个地方剧种特色,所以音乐创作上,这部戏保持了山东梆子的风格特点,同时,赋予其时代内涵。在创作中,有些唱段加入了伴唱、二重唱、三重唱,特别是主要人物的唱段上,在继承原来基本曲段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改革尝试,加入了现代因素。乐队方面,也是在保持基本传统基础上,增加了现代乐器,使乐队的伴奏更加丰满丰富。整个音乐创作对戏的主题思想呈现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戏迷:没想到泰安演绎出如此精彩的戏

10月21日晚、22日晚的两场展演,每次演出结束后,长安大戏院的观众席上总是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谢幕灯光亮起,记者回头一望,戏迷们脸上已挂满晶莹的泪花。

“我老家能有这么好的一台戏来北京演出,我特别自豪。”泰安老乡桑丽媛是位京剧演员,她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这部戏可谓气壮山河,不单是写英雄壮士敢于牺牲,而且把父子情、君臣情、兄弟情等各种感情融入其中,更可贵的是演到了人马情,非常符合国家弘扬的价值观主旋律。“国运昌盛,文艺才能繁荣,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咱们国家的实力,反映了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状态。”桑丽媛表示,《两狼山上》这次是进京展演,她组织了很多戏迷朋友来观看,不单纯是从娱乐看戏角度看出了这是一部好戏,而是的的确确感受到了正能量,将来有机会,她会邀请更多的亲朋好友观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