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价值的又一部力作
——为新编河北梆子神话剧《天竺传奇》叫好

由河北演艺集团倾力打造,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演艺有限公司创排的大型新编神话剧《天竺传奇》一经上演,便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专家的高度评价。独特新颖的剧本结构,大气唯美的舞台呈现,高亢激昂的优美唱腔,激烈火爆的武打技艺,获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和热烈的掌声。这是一台由80后编剧,80后和90后担纲主演的新戏。主题突出、情节丰富,适应现代观众的审美情趣,剧情将传统题材与内容注入了许多时尚元素,通过大家熟知的故事,弘扬了“真善美”、鞭笞了“假恶丑”。 可以说,文戏有情,武戏精彩,堪称一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力作。

一、新编神话剧《天竺传奇》取自《西游记》中唐僧取经途径天竺国,巧遇玉兔下凡变幻成天竺国公主的故事,以当代艺术理念为指导,对原著有关章节重新架构,关照社会现实,增加新的情节,赋予新的寓意。玉兔久居月宫,贪恋凡尘,下凡人间变换成天竺国的三公主,对真三公主造成灭顶之灾。大公主、二公主因利益驱使故意混淆真假,国王、国母以假当真。真三公主陷入悲惨境地。禁卫将军不顾安危,冒死相救。公主凄楚绝望的呼唤,使玉兔的心灵受到巨大震撼。假的精神胚胎在真情的呼唤声中逐渐瓦解。玉兔吐出了千年修炼的丹珠,使公主身心的伤痕愈合。玉兔丢失的一半良知在吐丹的阵痛中复归。演绎真真假假,透视世间百态。玉兔从寻梦到归真,一番人间洗礼,万物回归自然,天竺国恢复昔日的和谐与宁静。

唐僧取经途径天竺国,巧遇玉兔下凡变幻成天竺国公主,是人人尽知的《西游记》故事。如果单纯地用河北梆子的艺术形式将故事复述出来,无疑是老生常谈,断不会有如此大的社会反响。编剧在剧本创作时,将经典的神话题材赋予现代意义,从形式上增加了新的情节和新的人物,大胆增添了大公主、二公主、禁卫将军、小太监、土地神等新的艺术形象。创作出了“辨真”“洞房”等重点场次,将戏剧情节推向了高潮。

在舞台呈现上,这部戏也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整部戏运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将月宫、白云、宫殿,天上人间联系在一起,将玉兔、嫦娥,悟空师徒,凡人百姓汇集于一处,矛盾层层递进,情节妙趣横生。舞台时空并列交错,舞台调度灵动有序,西河大鼓串场连接,白云舞、琵琶舞、招亲舞有张有弛。韵味十足的河北梆子唱腔,富有西域音乐元素的旋律,简洁大气的舞美景观,绚丽多彩灯光效果,构成了此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部戏的演出全部由青年演员挑大梁,60余人的演出队伍,80后、90后演员占到了80%以上。玉兔、孙悟空、禁卫将军等主要演员皆由二十几岁的青年演员担当,青年演员英姿勃发,使舞台充满青春的活力,玉兔的双剑开打干净利落,孙悟空的屏风倒立惊险绝技,琵琶女和孙悟空等的群体开打紧凑火爆,使得满台生辉,让观众重新领略到当年神话剧《宝莲灯》的艺术风采。此外,在唱词唱腔、演员念白、武戏动作等方面也进行了大胆的推陈出新,大段的河北梆子戏曲唱腔让观众直呼过瘾,高难的武戏技巧,让观众大饱眼福,念白中融入世俗俚语,甚至个别的网络语言等,让整台剧目好听、好看、好玩,老中青三代观众都爱听爱看,取得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二、众所周知,艺术具有教化的功能,能够增长人的知识、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品格,从而起到引领风尚,推动发展的作用。毋容讳言,当今社会,一些领域诚信缺失,道德失范,公序良俗受到破坏,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思想严重,很多人缺少责任心、同情心、正义感,假冒伪劣产品频繁出现,反人伦、反道德事件时有发生。这就需要艺术家们坚守对社会的责任,坚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努力创作具有思想性、感染力的作品,通过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风格手段塑造出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感染人、教育人,告诉人们是与非、真与假、美与丑,以美引真,以美导善,润泽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以善思善念修善心,以善言善行干善事,以善道善德做善人”,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近,省委书记周本顺就“文艺冀军”建设到省直文化单位调研时讲话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立足河北大地、传承河北文化、讲好河北故事、唱响河北声音、光大河北形象”,“要真正把目光聚焦于人民、聚焦于生活,歌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天竺传奇》这部戏契合了周本顺同志的讲话精神,围绕真与假,美与丑,欲望与理性,理想与现实等一系列主客观矛盾展开戏剧情节和冲突。用犀利的时代手术刀解剖社会痼疾,使人们对司空见惯的一切假的现象感到触目惊心,急切呼唤“真”的自然回归。让观众在审美享受的同时引发深刻的思考,唤起社会良知,产生时代警悟。玉兔看到了为私利骨肉相残的人间险恶,同时也看到了禁卫将军在死神面前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该剧以艺术的笔触,直面社会现实,弘扬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传达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得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的统一。

整部戏不仅呈现了人性的善恶,而且突破了善与恶简单的二元对立,远远超越了固有的纯粹道德批判,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一些血肉丰满、情感充沛、人物鲜活的艺术形象;更难能可贵的是,剧作在探寻人性复杂性的过程中,渗透了一种洗涤罪恶、拯救灵魂的忏悔意识,在哲理甚至宗教层面传达出创作者的终极关怀,使文化价值在发展中传承,创新中培育,在包容中涵养,这对当下戏剧创作走出困境具有一定的启示性意义。

三、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是文化生态的最根本基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关系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是建设美丽中国、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和新要求。面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势新任务,河北省文化厅党组首次提出,在全省文化系统开展传承保护和培育涵养文化生态主题实践活动。

《天竺传奇》这部戏堪称践行“文化生态建设主题实践”活动的范例,赋予现代意义和时代精神的。全戏的创意、设计、立项、生产、加工、制作、演出、发行每个流程都能充分体现“在发展中传承河北梆子艺术,在开放中保护河北梆子艺术,在创新中培育河北梆子艺术,在包容中涵养河北梆子艺术,在传播中弘扬河北梆子艺术”这一主题主线,同时,选准了弘扬传播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时代价值的契合点。该剧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通过剧中人物玉兔的眼睛,去拥抱人间,识别人间。从玉兔的满怀新奇到惊叹人心不测,在天竺游中,看到了人妖的一念之差,情和爱的坚贞无邪。整台演出青春朝气,既尊重戏曲本体,又在文本内容上追求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度统一。河北梆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戏剧发展史乃至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价值。这部戏的创作遵循了艺术生产规律,把河北梆子的美学特质充分发挥出来,在唱腔设计上,既突出河北梆子唱腔具有高亢、激越、慷慨、悲壮的风格特点,又加入了富有西域特色的音乐元素,使人听来有热耳酸心,痛快淋漓之感,充分展示了河北梆子艺术魅力。

舞台表现上实现了河北梆子传统技艺和现代表现手段的高度融合,既突出了河北梆子传统戏的演出风格,发挥了文武并重的群体优势,充分展示新一代青年演员青春靓丽的艺术风采,使古老的河北梆子更加大众化、年轻化、现代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整部戏语言戏谑、笔调世俗、立意新颖、主题深刻,情节丝丝入扣,人物个性鲜明,文字优美流畅。在对题材的把握上,作者举重若轻,许多细节看似顺手拈来,却又匠心独运,既给人以无限遐想,又引人深刻的思考,是一部有担当的好戏。可以说,在创作中坚持了艺术的主体、客体、本体和个体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民性、社会性、专业性和创新性,传承、传播和发展河北梆子艺术,对于促进河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梆子《天竺传奇》的创作实践,再次证明了文艺工作者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深刻把握文艺发展规律,深刻把握艺术产品生产与市场经济规律,才能创作出一批弘扬“真善美”,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艺作品。

作者王离湘为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研究生学历,中国作协会员。曾出版过散文集《思想的跫音》,小说集《等待地震》等作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