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小村,老槐树下,炉火映红了铁匠的脸。忙完了一天的活,快坐在老树根上歇歇吧!他敞开怀,摇起蒲扇,自己打着板,嘴里哼起熟悉的梆子腔。只见他立起身子,用假嗓走高腔,“呕”腔出来了!
“呕”腔是东路梆子的标志性技巧,梆子戏的高潮就靠它推上去。铁匠这声没压住的高腔被村民听到了,纷纷喝彩。有一村民冲上来握着铁匠的手说:“汉子,我是诸城梆子剧团的,我们的主角病了,你来顶顶差吧,绝不亏待你。”于是,这铁匠“赶鸭上架”登上了诸城的戏台。没想到,越唱越火,《下河东》、《赵匡胤》等名段都被他唱响了。
这是百年前的一段戏曲故事。那会唱戏的铁匠叫赵守增,是邹平县青阳镇东窝陀村民。他打小跟着村里的草台班子学唱梆子戏,越唱越有模样,没成想被捧上诸城的大台子,成了一时有名的“角儿”。
在醴泉寺边的东窝陀,赵守增的传奇故事至今传承。65岁的赵树江说:“一个从没接受过科班教育的铁匠居然唱红了,可见他的天赋有多好。老辈人说,戏班子本是让他来救场的,谁知道戏迷一下子就相中他了。班主不得不雇了一台轿子,专门请赵守增驻团演唱。”
戏迷赵怀亮说,东窝陀的梆子是顺着大运河“飘”过来的戏曲,有些戏班就在山东生根发芽,青阳人也就学会了梆子腔。从赵守增到今天,东窝陀的草台班子已经传承五代人了。这草台班子被称为“子弟班”,常年义务为村民演出。在村庄剧团最兴盛的时候,东窝陀能演出《单于寺》、《辕门斩子》、《破洪州》、《双官诰》、《刘金定下南唐》、《打渔杀家》、《乌龙院》等很多名段。
解放前,东窝陀是个典型的铁匠村,全村有50来个铁匠炉子,几乎所有青壮年都外出打铁。这些汉子们就带着手艺带着梆子腔在外谋生。他们的炉子走遍了东三府,村里的梆子也就唱遍了半个山东。
“铁匠炉子到哪里,东窝陀的梆子就到哪里。村里有人打工去了口外,到了山西,梆子也传到了那里。”赵树江说,他曾经在东北工作多年,每当想家的时候,总是要唱起梆子,回忆家乡的味道。
在戏曲传承中,村民有他们的智慧。如在破四旧运动中,村里的戏箱被砸烂,古装戏服被烧掉。可有人灵机一动,将样板戏改成梆子腔,变成革命戏。如在四邻村庄演出《红嫂》、《三世仇》等新戏,颇受乡民好评。今天,梆子戏又成了赵树江、赵德水等人的晚年娱乐,他们不辞辛苦地为红白事、庙会、商铺拉弦演唱。可让他们最感遗憾的是,没有年轻人再愿接手这古老的山村戏曲。
“年轻人四处打工,乐意听流行歌曲,不愿意唱这老段子。现在会唱梆子的人,最年轻的也过60岁了。”村民赵树斌说。但让老人略感欣慰的是,村里有个学戏曲的孩子就在济南上学,他乐意将这口传心授的梆子腔记谱记词,整理成册。至少,这些资料能成为后人回想村庄历史的好素材。
老人说,这梆子腔就是河里的水,人走到哪里,戏就跟着流到哪里。而今,这条河如果最终免不了断流的命运,他们希望这一天越晚越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