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棒要尽快传给年轻人”
——山东梆子精品剧目进京展演侧记
9月28日至10月28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主办的“山东梆子进北京——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山东梆子精品剧目展演”活动在京举办。来自菏泽、泰安、聊城、济宁四地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4台山东梆子戏《古城女人》、《两狼山上》、《萧城太后》、《圣水河的月亮》依次与首都观众见面并获好评。
山东是戏剧大省,曾经孕育出数十个地方戏曲剧种。山东梆子是齐鲁大地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与豫剧同源,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梆子腔系统中独具风格的古老剧种,在菏泽、济宁、泰安、聊城、临沂等地广为流传。此次展演也是时隔54年后,山东梆子再次进京演出。
9月28日晚,《古城女人》演出的大幕在梅兰芳大剧院缓缓拉开。一座宁静的鲁西南古城,一个普通的织锦店。日寇的枪声打破了沉寂,织锦店的女店主陶贞兰为完成一位青年的临终托付,答应替他到城隍庙送“怀表”,但随即遭到日寇盘问……悬念丛生的剧情、抑扬顿挫的梆子声腔,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原本只是陪着母亲来看演出,我自己对革命题材没多大兴趣,可没想到演出这么精彩,甚至比我平常爱看的美剧还精彩。”青年观众刘汉对记者说。《古城女人》突破了红色革命题材的传统表现手法,通过描写小人物来展现中国人民在抗日历程中的勇敢和智慧,不刻意拔高人物,保留了真实、自然的人性本质。
10月21日晚,山东梆子《两狼山上》在长安大戏院演出。开场前,很多观众挤在大幅宣传海报前合影留念。《两狼山上》是上世纪60年代泰安市山东梆子剧院唱响全国的经典剧目。该剧紧紧围绕“擦干身上血重上阵,拭去眼中泪再出征”的行动主线,精雕细刻了杨业这位“一片丹心昭日月”的老将军形象,重新解读“杨家将”这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参加此次展演的艺术家均为当下山东梆子戏的顶尖演员。其中《萧城太后》中太后的扮演者章兰是“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圣水河的月亮》中老耿的扮演者李新花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作为《萧城太后》的女主角和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院长,62岁的章兰在此次演出活动中承担着比别人更多的责任,但不管怎么辛苦,她一上台总是精神抖擞、声如洪钟,看不出花甲老人的模样。眼下,她最希望的是赶紧培养出接班人,“我这辈子是活在舞台上的,现在手里的接力棒要尽快传给年轻人,好让我们的山东梆子一直唱下去。”
10月28日晚,作为此次展演活动的最后一台演出,《圣水河的月亮》不负众望,两个小时的演出中,剧场的掌声与喝彩声始终不断,其中观众尤其为女主角老耿的大段演唱所折服。演惯了闺秀、很少排演现代戏的李新花坦言,几年前刚接到角色时压力很大,后来她专门跑到农村观察农村妇女日常生活。“我演的老耿被很多观众认可和喜爱,这告诉我,艺术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李新花说。
除了关注演出本身,通过此次山东梆子进京展演,山东梆子剧种的生存与发展也引起了专家和业界的关注。展演期间,主办方一连在京召开4场研讨会,邀请王蕴明、季国平、薛若琳等多位国内知名戏剧理论家参与讨论。专家认为,地方戏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地方戏的多样性意义重大。此次4台山东梆子戏集体进京演出,展现了剧种的综合实力,既有对剧种传统的继承又有时代背景下的新思考,体现了剧种发展的延续性,是剧种进一步传播与发展的好机会。
历史上,山东梆子以其丰富的剧目积累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创造过许多辉煌。但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部分专业剧团的解散,山东梆子的发展渐入低谷。“地方戏要重保护、促发展,其中剧目创作和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2014年,我省拿出3000万元用于省直院团艺术生产和建立推动全省艺术创作的长效机制。其中,60%以上用于扶持地方戏创作。相信我们现在的努力一定能够换来地方戏曲的繁荣。”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