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源于山西、陕西梆子东渐。清中晚期,秦商、晋商东进北方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梆子腔”随之传入沧州,在冀鲁边区形成“东路梆子”、“西路梆子”两大流派。其中“西路梆子”尤受当地民众喜爱,于嘉庆、道光时期初具规模,同治、光绪时期风靡京津,时称直隶梆子。几经改良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更名为河北梆子。2010年,河北梆子雏形“西路梆子”通过国家评审,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项目单位为海兴县文化馆。这标志着河北梆子主要发祥地为以海兴为重心的沧州东部,已成定论,毋庸置疑。

一、赵毛陶孙氏等科班乃西路梆子摇篮

明清之际,海兴县赵毛陶村(旧属盐山县)孙氏家族科第相望,族中嗜经史或为官者多好戏曲、音乐。至乾隆时期,则开始组织子弟戏班,并举办科班了。道光时期开始,孙氏家族先后培植了六个子弟班,举办科班二十余期,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海兴县梨园村(赵毛陶孙氏附属村)村名的由来就源于该村原为孙氏科班一处举办地。

同治年间,活跃在北方戏剧舞台上的著名西路表演梆子艺术家“浪双喜”刘燕香、著名武丑张三,还有梨双玉、孙武瑞、张国瑞等,也都出自赵毛陶孙氏科班。光绪时期,则有驰名东北的刘三,还有赵世华、高福安和为光绪帝伴奏并配戏的太监刘振远。近代戏剧史上首位女戏伶“小灵芝”、上海“丹桂”园主刘七等也都是从孙家科班走出来的。时人常说:“没有赵毛陶戏班科出的娃娃,成不起戏班来!”

光绪三年,孙点编著的《梨园声价录》(珍贵戏剧史文献稿本),收录了同治至光绪早期十余年间梆子戏知名演员,出自赵毛陶孙氏戏班的梨双玉、张国泰、刘燕香、王春生、贾桂森、刘桂林、王玉奎等十余人均已收录。同光时期,国内著名的西路梆子(河北梆子前身)演员,大多出自赵毛陶科班。当时,这些人都是与著名京剧传人“同光十三绝”等共享舞台盛誉的。

二、推动西路梆子发展与传播的两位重臣

对于推动西路梆子形成、发展与传播,孙葆元、张之万两位先贤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根本作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