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梆子:活的民俗文化
我不是戏迷,可儿时经常跟着邻家的孩子去看他父亲演中路梆子(也称山西梆子、晋剧),虽然听不懂戏词,久而久之,却也能感受到简陋的戏园子里人头攒动的炽热气氛。那时候为了吸引更多的戏迷,戏班子演出的剧目频频更换,有时还请山西、河北等地的晋剧团前来演出和切磋技艺,特别遇上赶交流会或有什么重要活动,更少不了邀请一些戏班子捧场助兴,一唱就是好几天,给文化生活单调的人们凭添了很多乐趣。在那个年代,看戏成了文化消遣的主流。
剧种形成与剧目唱腔
中路梆子在呼和浩特地区有众多的戏迷,在北方地区与北路梆子一道通称为大戏,一度十分繁盛。此剧种源于山西,清末民初传入我区等地,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历史,主要流传于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乌兰察布等地区,山西的中、北部及陕西、河北也是该剧种的分布地。传入时始称“下路调”,以与原来流传在这儿的“上路调”(北路梆子)相区分,后又称中路调。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融合、演变、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是我区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中路梆子在清朝年间就已经盛行,它融会了蒲州梆子的许多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汲取了山西中部秧歌等民间艺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梆子戏。剧种形成后,起初主要流行于山西的中部地区,清末民初几经变迁,流传地域逐步扩大,随着晋中商人而传入内蒙古地区,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周边城镇也渐次成了中路梆子主要的活动地区。
中路梆子传入我区后,戏曲中更多地融入了晋白、京白和当地的方言,体现了各地艺术成分多元、相融的文化特征。中路梆子不仅是一种戏曲形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植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当地民俗民风,以及自身文化穿透力的影响,成为“活的民俗文化”。该剧种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吸收和借鉴了姊妹艺术之精华,成为深受百姓喜爱的地方剧种。剧目大多是颂扬劳动人民、反映社会生活,古装、传统、现代题材为一体,表演质朴,扮相纯美,唱腔激越高亢,曲调婉转动听,是我们研究当地历史、文化、民俗、戏曲音乐有价值的活史料。
中路梆子传统剧目有200多出,传统剧目如:《打金枝》、《梵王宫》、《春香传》、《金水桥》等。现代剧目如:《白毛女》、《沙家浜》、《红灯记》等。创作、改编剧目如:《三娘子》、《嘎达梅林》、《王昭君》等,可谓丰富多彩。中路梆子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还不失圆润细腻,既能表现历史故事,也能演绎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观众喜爱它的主要原因。
中路梆子演员行当分三大门(须生、正旦(青衣)、大花脸)和三小门(小生、小旦、小丑),各行均有专工戏。青衣是中路梆子中最注重唱功的行当,特别是大段的乱弹,有咬字真、声调美等特点。中路梆子还十分注重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男声唱罢女声起,演唱交替进行,将其艺术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别有韵味。呼和浩特的中路梆子传统的文、武场与山西中路梆子基本相同,除传统的晋胡、二弦、三弦、四弦外,还有大提琴、二胡、琵琶、笙、小提琴、单簧管、双簧管等。曲牌音乐包括唢呐曲牌和弦乐曲牌两种。这些曲牌既可单独采用,也可联辍使用,根据剧情变化进行选择。锣鼓经也很丰富,约有几十种之多,可根据剧情发展配合使用。
呼和浩特中路梆子名家辈出
呼和浩特的中路梆子,传承谱系完整,名家辈出,经过数代优秀民间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发展,曾涌现出像康翠玲等区内外较有影响的十大演员,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辉煌一时,时至今日人们还记忆犹新。
早在清朝年间,归绥城商贾云集,手工作坊、店铺、商号和娱乐场所众多,同时又交通发达,是西部商品贸易的集散地。清人王循就曾写道:“西北风云连九缴,古今形势重三边。穹庐已绝单于城,牧地犹称土默川。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市入丰年。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貅尚控弦。”诗中描述了呼和浩特镇守边陲的重要作用和土默川的变化,城郭取代了毡帐,驻守军队十万,以及热闹的市景和戏园子的繁盛。从这时起,呼和浩特的戏曲班社众多,演出活动频繁,艺人们主要在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活动。起初唱中路梆子的艺人,多数是山西来的北路梆子艺人,唱腔中也掺杂着北路梆子的味道。那时的中路梆子还不能和流传已久的北路梆子相比,有些中路梆子演员就入乡随俗,跟随班社的戏路走。由于中路梆子在这一地区影响的扩大,听众也越来越多,各路商户就开始邀请外地的戏班子和名伶前来归绥演出,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归绥城的演出活动日益增多,吸引了很多外地的戏班子,也促进了剧社之间的演技交流,中路梆子也在内蒙古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路梆子唱腔中既有北路梆子慷慨激昂之特色,又有中路梆子柔婉舒展之个性,从而也奠定了中路梆子的艺术风格。就是在这时,很多地方成立了剧社,一时艺人云集,涌现出一大批有名的戏班和名伶,形成了互相竞争的大好局面。上演的剧目众多,又都是出至名人的拿手好戏,艺人的精湛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建国后,中路梆子在内蒙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流传范围不断扩大,中西部各地都相继建立了晋剧团。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各路艺人也在唱、做、念、打等特技表演方面各领风骚,新人不断涌现,可谓文武皆能,演技精湛。该剧种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发展,唱腔特色更加突出,舞台效果尽显妩媚。20世纪50年代初,呼和浩特两个较有名的剧社,一个是大观戏园,后改名为新绥剧社;另一个是民众戏园,后改名为醒民剧社。后新绥剧社、醒民剧社先后几易其名。这一时期,他们不仅演出传统戏,而且还演现代戏,新编和改编了不少剧目。配合政府的宣传活动在各地公演,受到人民的赞扬。两剧社还配合国家的抗美援朝、扫盲、戒毒、实施新婚姻法等宣传活动,演出了《兄妹开荒》、《新九件衣》、《唇亡齿寒》、《夫妻识字》、《小女婿》等现代剧目。50年代后期,两团改为国营建制,合并成立了呼和浩特市晋剧团,康翠玲任团长。国家领导人周恩来等参加包钢1号高炉投产剪彩,呼和浩特市晋剧团还赴包钢慰问演出。康翠玲是名伶,一直在剧团挂头牌,老百姓对她的表演、扮相、唱腔赞不绝口。她走到哪里,哪里都会掀起一股康翠玲热,唱响了区内外。康翠玲是演员世家出生,母亲金玉玺也是著名的戏曲演员。在母亲的熏陶下,康翠玲很小就跟随班子学戏,走南闯北演出,练就了一身硬功夫。她多次担当剧中主要人物,母女二人唱了一辈子的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当遇到康翠玲挂牌出演的剧目,剧园子是早早就挤满了观众,这不仅是人们喜爱康翠玲,更是对这门戏曲艺术的热爱。呼和浩特晋剧团还新创编、改编多部剧目,深入城镇乡村为基层演出,而且多次到区外演出并获奖。
传承中的困惑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中路梆子在我区中西部地区发展迅速,在内蒙古剧坛占有主导地位。呼和浩特、包头以及各旗县普遍建立了晋剧团,大多数剧团都从民主制改为国营建制,使戏曲的创作和演出走入了正规化管理的轨道。呼和浩特艺术学校建立了晋剧班,专门为晋剧艺术培养后备人才。呼和浩特市晋剧团也整理和改编了很多传统剧目,创作、移植了新剧目,并多次在全区汇演中获奖。后来,一些少数民族题材的剧目也相继问世,中路梆子在内蒙古入乡随俗,音随地改,唱腔更加高亢激昂,开创了中路梆子戏曲艺术发展的新局面。“文革”后期,由于受到十年浩劫的影响,创作、后备艺术人才断档,给中路梆子的发展带来了困惑。
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中路梆子的传承发展并不看好。多数基层剧团入不敷出,无法以团养团,解散的晋剧团已不在少数。现存的剧团,上演的剧目也是迅速减少,城市观众大量流失,农村观众则以老年为主,中路梆子的前途令人忧虑。探其原因:一是由于文化交融,人口迁徙,原有的文化生态消失,现代文化的冲击,媒体的多元,城乡文化生活的变化,使中路梆子赖以生存的土壤越来越小,观众缺失,昔日的繁盛已不复存在。二是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演出剧团大量减少,因经费有限,原有的剧团演出也不尽人意,无法吸引更多的观众。三是传承后继乏人,传承链条缺失,人才匮乏,后备人才培养断档,喜欢唱戏的人越来越少。四是剧种发展缓慢,新剧目创作缺乏竞争力,许多传统剧目、曲目流失严重,亟待搜集、抢救和整理。
中路梆子,是我区十分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是有着鲜明特色的民间戏曲艺术,它热情豪放、自然醇美、古朴率真、粗犷豪爽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它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民间深受民众的喜爱和珍重。中路梆子特殊的文化内涵与神韵,体现了它极强的生命力和社会价值,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中路梆子已被列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让我们更加关注和期待这一门古老的戏曲艺术 走出困境,焕发风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