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文化体制改革洗礼,忻州市直文艺院团如凤凰涅槃,实现了浴火重生
“编者按”
今年6月,正是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中组部、中宣部、文化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按照“扶上马、送一程”的原则,由直接给钱给物转变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对转制院团进行扶持,完善政策支撑,加大保障和落实力度,解决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激发转制院团活力,适应新体制,实现新发展,确保改革“不可逆”,趟出一条政府“补位、到位”而不“缺位、越位”的新路子。今天刊发的《北路梆子,改革声中更豪迈》,介绍的正是忻州市在这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其经验在于,较好地解决了“扶上马”与“送一程”的问题,不但为改制后的国有演艺企业出资购置行头,而且用奖励的方式引导文艺院团的发展方向,既解决了国有文艺院团的当务之急,又打好了改革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引起重视并加以借鉴。
郭沫若曾赋诗盛赞:“看罢南梆看北梆,激昂慷慨不寻常。”河曲二人台作为地方戏曲,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进京为毛主席、周总理等演出,在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枝独秀。郭老诗中盛赞的“北梆”即北路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与河曲二人台同为第一批国家非遗项目。在我省,北路梆子和河曲二人台的主要传承者,正是忻州市直文艺院团。
12月初,省委宣传部组织专家分6路深入全省各市督查调研宣传文化工作。令人欣喜的是,历经文化体制改革洗礼,忻州市直文艺院团如凤凰涅槃,实现了浴火重生——
曾获“文华奖”“杏花奖”和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一等奖的现代戏《黄河管子声》,由忻州市北路梆子戏剧研究院一团排演,已拍成电影进入后期制作,即将送电影局终审;《刘家庄》《方世杰》等新戏由忻州市二人台剧团排演,多名演员在忻州市第三届“梨花奖”比赛中获奖;传统戏曲《程婴救孤》和《杨家将》由北路梆子研究院二团排演,活跃在忻州市城乡经久不衰……
跻身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市
改革前,忻州市直北路梆子实验剧团、北路梆子青年团、二人台剧团同为差额事业单位,由财政补贴职工基本工资的75%。每个剧团每年演出多则四五十场,少则二三十场。因为效益平平,不但剧团不能扩大再生产,而且演职人员平均月工资只能领到715元。因此,剧团生存艰难、演员人心涣散、职工生活贫困,甚至几次引发集体上访。
2011年8月,忻州文化体制改革百日攻坚行动启幕。闯过重重难关,忻州市直文艺院团如期成立了北路梆子研究院和二人台研究所两个事业单位,并注册北路梆子一团、北路梆子二团和二人台剧团三个国有演艺企业。院事团企管理体制的实行,标志着市直文艺院团改制任务全面完成。
得益于体制机制的突破和人员结构的优化,新组建的北路梆子一团、北路梆子二团和二人台剧团迅速成长,新戏好戏层出不穷,演出台口应接不暇,两个效益双获丰收,特别是职工收入成倍增加。同时发挥龙头作用,带动了全市文艺院团的发展和戏曲演出市场的繁荣。2012年2月,中宣部、文化部等联合授予忻州市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市称号;同年5月,新编大型北路梆子现代戏《情悟五台山》进京演出获得成功,荣获“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原创剧目奖等7项大奖。2013年,曾获 “文华奖”的北路梆子现代戏《黄河管子声》被拍摄成戏剧电影。
是观众的喜爱激发了我们的演出信心
改制后,忻州市直文艺院团在市委、市政府得力措施的引导下,年演出在650场以上,与改制之前每年最多演150场相比,他们的舞台世界更宽了,接地气机会更多了,服务基层群众的面更广了。
“看戏了,北路梆子、二人台,好看着咧!”太阳刚落山,定襄县刘辉村的乡亲们便呼朋唤友涌向村文化广场,抢占有利位置,人人脸上洋溢着欣喜之情。这是忻州市二人台剧团在下乡演出。这次他们团在刘辉村要演出3天,今天是第二天,每场来看戏的乡亲都在6000人左右。“您看,晚上8点半才开演,现在人就坐下一大片,凳子不够坐,多数还得站着看。”忻州市二人台剧团团长胡锁玉边准备晚上的演出边说。
刘辉村农民杨俊茂得意地说:“好多年没看到这样的好戏了。这样的剧团才是老百姓的剧团,有歌舞、有二人台、有梆子,咱就好这一口。”
胡锁玉还深有感触地说:“群众对剧目的接受程度,关系到院团的发展出路。是观众喜爱,激发了我们的演出信心。”他表示,要以更高的自觉性、更强的责任感传承优秀传统戏曲,使非遗开出时代花朵,文化得到繁荣发展。
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不是“卸包袱、推责任”
为什么忻州市直文艺院团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忻州市委书记董洪运提出,要把文化体制改革与创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之中,敢行敢试、会行会试,在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上下功夫。针对具体情况,忻州从六个方面入手改革:一是出台管用政策;二是合理安置员工;三是做好资金扶持;四是实行以奖代投;五是设立专业机构;六是净化演艺市场。
如同当年经济体制改革打破铁饭碗一样,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之初的阻力也很大,思想障碍是“事转企”改革遇到的最大难题。“为什么要变成企业身份、企业身份有什么好?”大家没有想明白,想不明白就“恐惧”。针对这一情况,忻州市委、市政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让院团原有演职人员获得双重身份——既是市级院所的差额事业人员,又是新成立的演出企业的国企职工,后续新进人员则只有国企职工这一身份。
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绝不是政府“卸包袱、推责任”,而是为了切实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改制后,市财政继续保持对市直院团的支持力度,确保预算经费不减少。2012年事业单位实行绩效工资后,市直文艺院团每年的经费预算仍按2011年的标准执行,规避了改制后职工工资因缴纳养老保险各种费用后有所减少的情况。另外,市政府决定从2012年开始,分三年每年为每个市直国有文艺院团购置80万元的服装、道具、灯光、音响等舞台演艺设备,使他们的硬件设备站在全省同类国有文艺院团的起跑线上。
同时推行政府采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按照“政府买单,群众看戏”的原则,为市直文艺院团创造演出平台。在城市安排“周末大戏台”演出,在农村组织“乡村大舞台”活动,由市直国有文艺院团承担,群众免费看戏。初步统计,全市每年安排“乡村大舞台”文艺演出近200场,再加上 “周末大戏台”和送戏下乡惠民工程,则在700场以上,其中市直文艺院团就被采购600多场。
以过细的工作方法统领文艺院团改革发展
国有文艺院团改制后面向市场,一些新题难题必然会层出不穷。
在我省,随着大部分国有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以企业为主体、事业为补充,面向市场、面向群众的新型演艺体制格局基本形成,这就为全省演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我省演艺市场发育程度还比较低,大部分转企改制后的院团底子薄、包袱重、经费自给率低、赢利能力弱,面对市场经济大潮迅猛到来准备不足,缺乏把艺术生产的产品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的做法和经验,面临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
同时,就文艺院团演职人员群体而言,本身有四个方面的明显特征:第一、受专门艺术教育程度较高,但普通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比较偏于感性;第二、舞台艺术表达和呈现是一个内心情感的外化过程,他们自我意识普遍比较强;第三、一场演出涉及门类比较多,他们彼此依存但利益诉求差异比较大;第四、工作性质具有个体独创性,他们具备很强的主体意识。
这就要求,必须有过细的工作方法统领文艺院团的改革发展。从“扶上马”到“送一程”,忻州经验的精髓也正在这里。其聪明和可贵在于,善于运用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以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思路,从容应对改革出现的新情况,解决发展遇到的新问题,的确令人称道。
武献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