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内容鉴于本人不是搞人文历史研究的,手头资料不足,又居住他方,不具备充分实地查阅相关资料的条件,部分内容自互联网,还要对某些内容进行求证,欢迎大家提供资料,若不幸冒犯了某些人,敬请原谅,
山东河南两地,地理位置相连,人文相似,尤其是河南东部和山东鲁西南地区,同样作为戏曲大省,且不说起源于山东境内的两夹弦和四平调对河南戏曲的影响,这里只说山东梆子和河南梆子早期人员的交流,但从目前所能查到的资料来看,似乎早期的山东梆子对河南梆子的影响更大一些。至于某些戏迷甚至于一些专家说山东梆子是豫剧在山东的叫法,纯属无稽之谈。总结起来,早期的山东境内的梆子戏老艺人对河南境内梆子戏影响较大的有这么几位,早期有祥符调的奠基人之一孙延德,豫东第一花旦苗喜臣,豫剧板胡界“三张一郭”的张崇儒,豫东的第一小生黄儒秀等。以上各人和在河南境内成长山东籍豫剧表演艺术家崔兰田、马金凤不同,像孙延德,苗喜臣、黄儒秀都是在山东境内学艺而成后到河南境内表演和传艺的,而张崇儒先生更是打开了豫剧使用板胡的大门。所以以上述的山东梆子老艺人可以说对河南梆子的发展史影响较大。
下边的一些人员的介绍均摘自河南出版的相关资料:
(一) 祥符调奠基人之一孙延德 (一说孙建德)
孙延德(1865——1947)。男。河南省封丘县应举镇邵寨村人,乳名小林,艺名白酥瓜。孙延德是我国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杰出戏曲教育家、豫剧祥符调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以饰演旦、生、净等多种行当而享誉冀、鲁、豫诸省。以培养了众多豫剧演员被誉为一代豫剧宗师。昔日的封丘县应举镇邵寨村,坐落在一条黄河故道上。黄沙漫天,野蒿遍地。土地贫瘠,十年九灾。人民生活极其苦寒。孙延德就出生在村边一个沙丘旁的一家茅舍里。因家境贫寒,孙延德不足十岁,就远离家乡,逃荒到山东菏泽一带学戏。半年后,孙延德开始登台演出。因为他的嗓音高亢宏亮,初登舞台边便一鸣惊人,从此一发而不可收。
孙延德学戏期间,学习异常刻苦。师傅教戏也尽职尽责,要求严格,近于严酷。据老艺人说,孙延德坐科期间,在一次演出中,因武打动作过快过猛,头上的帅盔不慎掉在地上,回到后台,他的师叔迟耐,二话不说,抓起亮晃晃的道具,一刀砍在孙延德的头上。顿时,孙延德血流满面。伤愈后,孙延德脑袋上留下了一个三寸多长的伤疤。
瓜不苦不甜。孙延德吃一堑,长一智。从此对练功更加勤奋刻苦,对演技更加精益求精。几年功夫,孙延德已经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在唱、念、做、打诸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加之他天赋嗓音宏亮,唱腔清脆,扮相俊俏,做派优美。不久就唱响了黄河两岸。为此,观众送他一个绰号“白酥瓜”(意思是:脆极了)。后来,白酥瓜的艺名越叫越响。
三年科满,孙延德离开山东菏泽,来到河南省省城开封,到开封公义班搭班行艺。之后,孙延德又活动于豫东北、鲁西南诸县。此后他走一地红一地,成了各地戏班争抢的名角,孙延德走到哪里,就被哪里的管主视为掌上明珠和摇钱树。
据一些史料记载,1883年年关,忙活了一年的孙延德,费了好多口舌,才获得管主同意,休假十天,回乡探亲。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傍晚,孙延德刚回到家。次日,封丘县知县闻讯,即派人前来邀请。孙延德赴县,知县盛情款待,关爱有加。酒过三巡,知县诚恳挽留孙延德,不要再赴山东,留下来搭封丘县衙的戏班。孙延德推辞再三不过,最后只得同意。孙延德初搭封丘县衙戏班,班子里有不少人不服气。他们背后指指点点,卿唧咕咕,挖苦讽刺孙延德道:“这也是知县花重金从河东聘来的‘好唱家’。站在那里‘顶破天’,坐在那里‘压塌地’。我看也不多咋的……”
正月初二,孙延德粉墨登场。孙延德果然身手不凡,他以其圆润、甜美、清脆的唱腔;秀丽端庄、温柔俊俏的扮相;阿娜多姿、庄重典雅的做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演技;清脆悦耳、琅琅上口的道白,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观众。不服气的人瞠目结舌。
知县更是大喜过望,遂设宴盛情招待孙延德。席间,知县亲自把盏,赞不绝口:“久闻孙师傅乃菊坛之高足、海内之名伶,果然名不虚传哪!”
孙延德大红大紫地演了前半辈子的戏,他曾是当时开封同乐舞台上最好的旦角演员。孙延德的戏路广,青衣、花旦、刀马旦及文武小生样样精通,后来孙延德专习刀马旦,既继承传统,又勇于开拓创新。他开创了一整套全新的豫剧刀马旦的表演路子。
孙延德的唱腔韵味清醇隽永,表演刚健洒脱,武功出类拔萃。孙延德的拿手好戏有《拿九花娘》、《大战十一国》、《夺永州》、《天门阵》、《百莲花临凡》、《劝夫》、《玉虎坠》、《花园赠珠》等。四十岁时,孙延德不幸嗓子失音,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舞台,转而专事豫剧教育事业。孙延德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他能背诵360部豫剧戏词,且很少遗漏。在他所背诵的豫剧戏文中,仅历代帝王就有72位之多。
孙延德先后在封丘的清河集小天兴班教授6届科班,在封丘的刘村教授1个科班,在原阳县教授4个科班,在滑县牛屯、半坡店村教授2个科班。他一生共教戏班13个,可谓桃李满园。他先后共培养豫剧演员四百多名,孙延德的学生遍布在豫、冀、鲁、皖、晋、陕等几十个省、市、自治区。这些学生成为各地豫剧舞台的骨干。
孙延德的徒弟众多。旧时曾红极一时的豫剧“五朵云”:李剑云、时倩云、阎彩云、林黛云、贾碧云均出自他的门下。省城开封一带的名角儿,大都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从孙延德门下出科的学生、徒弟,行当相当齐全。老生、武生、小生、旦角、丑角应有尽有。更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孙延德在戏剧教育事业中,敢于打破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观念、陈规陋习,开创豫剧招收女演员的历史先河。陈素真、司凤英、马双枝、等豫剧女角儿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1947年,孙延德这位从艺长达75载的一代豫剧先驱,在他的家乡病逝,享年82岁。孙延德的一生是献身豫剧事业的一生,他为豫剧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4月6日封丘县人民政府文化局,为孙延德先生在墓前立碑,以纪念这位为戏剧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艺术家。
以上内容摘自孙兴著《封丘艺苑撷英》,从介绍可以看孙延德老先生学生早期学得应该是曹州梆子。
河南封丘戏曲志上亦对此人有专门的记载,内容和上大同小异。
(二)豫剧第一戏篓子、豫东第一花旦苗喜臣
苗喜臣(1902—1990,艺名“苗娃”),1902年农历三月初三日,苗娃出生在山东省曹县城东北三十五里的苗树村(今属定陶县)。苗娃自幼家境贫寒,一家五口,全靠其父苗林庄及其母赵氏耕种几亩薄田度日。不幸在他八岁那年,家乡接连上了几次大水,接着便是几度灾荒,几亩薄田先后卖掉,又靠乞讨为生。在乞讨过程中,一个姐姐失落在安徽蒙城,一个妹妹至尽杳无音信。为了糊口活命,1914年,十二岁的小苗娃便进了山东省成武县南老余楼科班学戏,先后拜李俊轩(艺名李娃,苗称李为师爷)、李新贵为师,学唱小生。
小苗娃生性聪明,勤于心计,又肯下工夫。因此不到三年的时间便会戏三十余出,再加上他扮相俊美,嗓音宏亮,一时间响遍了山东曹县、定陶、成武等地。1919年,年芳十七岁的小苗娃来到河南(并改唱旦角),先后入了夏邑县三班、虞城刘家班、周家班、张家班及刘屯班。由于他为人正派,艺术超群,每到一个戏班,便被公称为"掌班"。这期间,又先后应邀到商丘大舞台及开封永安舞台与豫东名小生黄娃(黄儒秀),开封名须生杨金玉同台演出。解放前夕,战火烽起,灾荒连绵,农村戏班纷纷解体,苗喜臣先生即落户夏邑县道口急务农。1954年7月,被夏邑县豫剧团聘请为教师,并被选为副团长之职。
1961年春,苗喜臣先生所教的学生均可以成才,同时,一生为人正直的他,自认为自己年老力衰,失掉了演出能力,不愿拖国家与集体的后腿。择日,他坚决要求反乡生产,搞业余演出活动。他自回到乡间以后,一边参加生产劳动,一边辅导业余剧团。在他后二十多年的生涯里,先后亲自参加与辅导的业务剧团有砀山县朱庄剧团,夏邑县太平剧团。传戏数百出,带徒数百名。
1962年秋,苗喜臣先生应邀参加了河南省名老艺人座谈会。会上,他报出剧目八百七十八出,并为大会献演了《女探山》。同时,,向著名豫剧演员马金凤、桑振君传授了《打金枝》、《捡柴》等传统唱腔选段,又被省戏校请去讲课数小时。同年底,应淮阳县豫剧团邀请赴淮阳豫剧团传戏授艺三月有余,树戏四十余出。
1964年又应商丘市豫剧团传戏授艺半年,教戏五十余出。多年来,苗喜臣先生口述笔录传统剧本不下百余出,其中有七出被收入《河南省传统剧目汇编》,为豫剧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苗喜臣先生扮相俊美,音韵婉转,声腔明快,拖腔花哨,吐字清晰,做戏认真,而并且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因此,他有唱必响,在豫东一带极负盛名,有人传颂说:“扒了房子卖了地,也得听听苗娃的戏!”
苗喜臣先生会戏极多,能包册的不下三百出,能配演的不下五百出,是有名的“戏篓子”。他一生经常演出的拿手戏有:《桃花庵》、《洪月娥背大刀》、《吕布戏貂禅》、《姚刚征南》、《刘莲争东》、《打金枝》、《骂金殿》、《曹庄杀妻》、《牧羊圈》、《富贵图》、《日月图》、《卖苗郎》、《收姬昌》、《头冀州》、《宇宙锋》、《刀劈杨蕃》、《三上关》、《坐桥》、《老征东》、《五凤岭》、《豹头山》、《玉虎坠》等。
苗喜臣先生不但会的戏多,演得好,而并且戏德也好,为人好。他不抽烟(更不抽鸦片),不吃酒,不赌博,不贪财,认认真真地演戏,清清白白地做人,十分受人尊敬。如今,苗喜臣先生虽已逝世多年,但豫东人民并没有忘记他,他的功绩必将载入梨园史册!
以上内容摘自网易博客唐小宝说戏,商丘文化志宜对苗喜臣先生有记载,内容基本相同。
(三)豫剧板胡的第一人张崇儒
张崇儒,曾被人误记为张同如,板胡演奏家,(1906-1989年)山东省定陶县人。12岁习板胡。1931年参加山东曹县“三盛班”,1935年辗转于西安参加狮吼剧团;1945年到甘肃兰州,相继参加中州剧院、新光豫剧团、光明豫剧团、豫华剧团、兰州市豫剧团,任板胡主奏。其弓长、字多、声悠、音亮;不仅对板胡的构造、用料、尺寸等方面进行了突破性改革,从而使音质、音色有了显著变化,而且在运弓和指法上也形成了他自已的风格,独树一帜。时谓“三张一郭”,张崇儒是其一。
1936年以前,即在陈素真赴上海灌制唱片前,那时伴奏的主要乐器是老三手,即大弦(月琴)、二弦、三弦,还没有板胡。陈素真曾回忆说:“豫剧原先没有板胡,从山东戏班(注山东梆子)到开封来的有个叫张同如的,他拉板胡,比大弦好听得多,樊先生才废除了大弦,留下张同如(既张崇儒),板胡代替了大弦。豫剧从那时起,才有了板胡。这便是豫剧有板胡的起源。”(详见陈素真《情系舞台》,载《河南文史资料》38辑。)可见说张崇儒先生为豫剧板胡创始人也不为过。
以上关于 张崇儒内容来自戏曲出版社人物辞典和陈素真先生回忆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