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们,我们回来了!60年前我们从这里出发……”由山东省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创排的大型山东梆子现代戏《南国之春》近日在菏泽大剧院亮相,声情并茂的演绎、扣人心弦的情节,将观众带入60多年前那段风雨岁月,形象地再现了“南下人”为国家舍小家、飘泊万里的光辉历程。该演出是《南国之春》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后的首轮演出,亦是向建党96周年奉献的一份厚礼。
展现南下精神
《南国之春》讲述的是一个特殊人群——南下干部的故事。解放战争后期,为巩固新政权、支援南方新解放区建设,山东解放区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先后选派10万名地方干部随军南下。南下干部以一生之热血浇灌所奉献的土地,在新中国史册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
谈及《南国之春》的选题,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坦言,一方面是受南下干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新战场”上不畏困难、不惧牺牲的精神所感召,另一方面,在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以南下干部为创作题材的大型舞台艺术作品,该剧上演可弥补此类题材的缺失。“通过挖掘‘南下人’背后的故事,立体化、多侧面地展现‘南下精神’,不仅可以让观众‘触摸’历史,还将对于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密切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故事以小见大
从2014年开始剧本创作和构思,到入选“山东省舞台艺术重点选题”“山东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再到国家艺术基金立项资助,3年间,该剧目历经数次修改,如何将人物置于宏大背景中、表现出故事性与时代性,主创人员一直在不断探索。
与此前的故事架构有所不同,《南国之春》此次演出,更注重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开掘人物,展示大背景下不同人物的各异处境。
该剧以医校毕业生苏丽随部队“南下”为切入点,讲述其与“南下”任县委书记的父亲赵有田会合后,经历了身边战友牺牲、地方重建与治理屡被破坏等诸多困境,逐渐懂得了“人民”二字的分量。在争取少数民族首领依旺班的过程中,她只身前往险境,以智慧和果敢最终赢得信任,也实现了蜕变与成长。
在主要人物之外,忍受丧夫失子之痛依然战斗的卫生员杨秀梅,身受重伤毅然率领部队上山剿匪的县委书记赵有田,面对恋人苏丽以身涉险左右两难的队长陈玉春……鲜活的表演、步步深入的情节,让观众沉浸其中,为之感动。“这部戏没有刻意地铸造英雄,把这么多平凡人物融入到‘南下’的时代背景中,让人感到亲切。”观众王雨昕说。
发挥剧种魅力
浓郁的梆子声腔与鲁西南音乐元素融合,在保留山东梆子高亢质朴的剧种风格的基础上,增强了音乐的时代性、地域性,丰富了剧种的表现力,是《南国之春》的一大亮色。
“菏泽有山东梆子、枣梆、两夹弦、大弦子戏等众多地方戏剧种,其中,山东梆子作为地方性大剧种,唱念做打齐备,舞台行当齐全,在较大场景及‘南下’人物群像方面有更强的表现力。”谈及“南下”题材与山东梆子的“相遇”,徐向东表示,两者的结合使得剧目更具可看性,也有利于齐鲁红色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演出结束后,山东梆子《南国之春》专家研讨会在菏泽同步举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南国之春》在展现“南下”干部为新中国成立与建设作出的卓越贡献层面,选题立意明确,在展现山东梆子剧种特色方面,有继承又有发展,剧目基础良好。下一步,应在背景的特殊性及人物所面临的情境上进一步开掘,在舞台呈现上,朝着更加精细、更有韵致努力,力争再上一个台阶。
该剧将根据专家意见再度打磨提升,并于“八一”期间到济南进行汇报演出,为庆祝建军90周年献礼。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