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中期,各级文艺团体经常巡回演出,以现代戏为主。记得我县河北梆子剧团排演过一出小戏《渡口》。风行一时。昨天翻阅《文史精华》2010年第五期,有篇文章题目是《文革期间江青与河北梆子》,作者是天津一位研究戏曲史的教授甄光俊。才知道《渡口》这出戏是江青推荐的。江青不止在现代京剧,而且在地方剧种的革新方面,亲自指导。她懂艺术。

此文甚具史料价值,摘录如下。

她曾经多次就河北梆子生存状况发表谈话。1964年11月18日,她同首都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提及河北梆子,特别指出河北梆子男声需要改造,否则音域不合适。1967年4月25日接见上海芭蕾舞团《白毛女》剧组时,几次提到河北梆子艺术。她说“河北梆子女声没问题,男声不是低八度就是高八度,需要重新设计。有几年,我想把几个梆子剧团弄到北京来,帮帮他们。因为忙于主席身边的工作,没顾上。”她认为:“天津的‘小百花’演出很有功夫,可惜近几年无声无息了。”1968年6月,他在北京看完某青年河北梆子剧团的演出后,批评河北梆子“男声唱腔嗓音嘶裂,高而不美,没文化,少气质”,她指示中央文革文艺组组织力量改革河北梆子。

1974年夏天,江青在北京审查某河北梆子剧团移植京剧现代剧目《龙江颂》时,边看戏便谈话,谈了一下内容:“你们的胆子要大点儿。梆子是花腔女高音,非常活泼。梆子的长处要保留。比如‘心潮激荡’‘稻谷飘香’等处,要发挥你们的优点,不要捆在音乐里头。板胡应该很突出,梆子不能敲得太响,但不能没有。语言方面,必须保留河北地方的语言。戏不要改动,先试验试验。”

1974年在写给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赵某某的信中,又一次谈到河北梆子,她说:“全国剧种甚多,当地人民爱听地方戏,因为语言容易懂。我们还只是攻克了京剧,河北梆子,粤剧,评剧,湘剧,山西梆子等,只能说有些初步成绩,也有不像本剧种的问题。但是,我们鼓励他们逐渐突出本剧种的特点,不能要求过高。我对梆子,粤剧,越剧寄予殷切希望。大剧种改革了,其他就容易了。”

1968年11月,调天津小白花剧团晋京演出。江青垂青‘小百花’,天津市革委会负责人自然转变了对‘小百花’的态度,随即下令,调施光南,冯国林,杨长庚等当时在音乐界小有名气的青年作曲家到梆子剧团,组成唱腔音乐改革小组。1969年春天,天津市革委会先后两次将河北梆子《红灯记》的试唱录音带,呈送江青审查。此后,国务院文化组组长于会泳奉江青之命,派出李劫夫,李德伦,殷承宗,傅庚辰等著名音乐家到天津,了解小百花剧团男声唱腔改革情况,并给予具体指导。

1974年6月,观看了天津河北梆子剧团(原小百花剧团)演出的古装戏《断桥》《泗州城》和现代戏《红灯记》选场,新编现代小武戏《渡口》。她对小戏《渡口》也很欣赏,她断言这出戏进一步加工锤炼后,一定会成为玲珑剔透的珍品。后来于会泳又对剧本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很快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公映。一时间,全国三百多家剧团,宣传队学演了这出小戏。

按照江青的指示,天津河北梆子剧团于1975年做了两件事,一是派出演员到宝坻县小靳庄,辅导社员群众学唱梆子《红灯记》;二是在次秘密调进北京,接受对传统剧目《断桥》,《泗州城》,《打周仁》等剧录音录像的任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