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梆子俗称蔚县秧歌,产生于明末清初民歌小调广泛流传期,是全国360个地方剧种之一。最初是人们在田间劳动时,随感而发,顺口编出的有节奏、带有简单旋律的小调,因此,又称“秧歌”、“田歌”。清道光年间,蔚县秧歌已由伴奏的民歌阶段,添加了梆子、笛子伴奏乐器。清道光20年(1840年)后,从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剧种中吸取营养,又增加了板胡和三弦乐器,形成初具规模的地方剧种。清朝咸丰、同治年之后,蔚县秧歌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秧歌艺人。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蔚县秧歌又有新发展。
从清代便形成了独特的板眼和唱腔,兼容了河北梆子的高亢,内蒙二人台的嘹亮,晋剧、秦腔行腔运调的流畅,曾被郭沫若先生赞誉为“百花丛中一点红”。然而,多年来学演蔚县秧歌的人却踪迹难觅。为继承和弘扬这一传统艺术,蔚县县委、县政府将振兴蔚州梆子列为文化产业开发的重要内容,倾力打造文化精品。自幼酷爱秧歌艺术,热心文化事业的蔚县蔚州镇二街农民杨建文在经商致富后,更加深切感受到蔚州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唤起他自己投资文化公益事业、创办蔚州梆子剧团的激情。
2000年10月,杨建文斥资30万元,创办了蔚县首家专业民营戏曲艺术团体————蔚州梆子剧团,面向全县招收学员。目前,已有13名学员毕业从艺,在团学员达30余人。据介绍,由该团精心排演的传统折子戏《王花买父》、《九件衣》、《秦香莲后传》,借鉴晋剧名段大胆改排的《杨寡妇》、《桃李梅》等12部秧歌剧目,已唱遍蔚县320多个村庄,并时常得到蔚州梆子资深老演员领衔助演,每年演出近200场,观众达35万余人次。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