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广东艺术节,参演的剧目有潮剧《濠城风云》,由广东潮剧院(汕头市)出品,在广州友谊剧院演出,得友赠票,于是前往观赏。

我不是潮剧迷,甚至连潮剧爱好者都谈不上,只是作为一个汕头人,既然有免费的票,尽管从家到剧院的距离约60公里,也当前往捧场。事后证明,这个决定很是正确。

之前想象,以为多半会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来来看,到了一看,却不尽然,可以说中老年为主,也不乏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更令人惊喜的是,有一队学生正在门口合影,打出的横幅是“广东外贸学校潮剧协会”,俊男靓女,手捧鲜花,笑语盈盈,清丽悦目,加之周围潮音一片,还未看戏,已觉温暖。

剧名《濠城风云》,又改名《古城风雷》,我实在不明白为何要用此名,古城到处都有,濠城能有长安、洛阳古远么,人家一锄头下去,说不定就挖出一个青铜器。再说“古城会”另有其戏,那是人家关二哥和三弟相会的事,你跟这凑什么热闹呢?明明是讲述濠城的故事,就直截了当岂不更好?改名实有蛇足之嫌。

剧情讲的是清朝康熙年间濠江(当时称招收都)建城的故事。平平无奇,并没什么新意,不外是清官为了黎民百姓,和腐败恶势力斗争,关键时刻,最高领导人(皇帝)英明神武,惩恶扬善,清官反腐成功,百姓喜大普奔。中国千百年来,人民的幸福似乎就只能寄托在一个或几个人的身上,清官本应是正常产物,却成为稀有物种,一旦出现,百姓无不高唱《感恩的心》。真可谓法制多多而法治全无。现如今,中央高举“依法治国”大旗,似乎《感恩的心》即将唱响。那既然都等了几千年,我们就再等等吧。

我的家乡正是达濠(今汕头市濠江区),所以对此剧感觉格外亲切。对于演员的演艺水平,素无研究,不敢妄言。当然,不论唱腔还是念白,都是清亮悦耳,这自不待言。剧中主角有一段从慢到快的唱段(不知潮剧的术语叫什么),慢唱虽不是“窃窃私语”,快唱却恰如“嘈嘈急雨”,清脆利落字字分明,想当年白乐天浔阳江上所听琵琶音,也应是如此吧。

只是感觉舞台的布景略显单调,配乐效果似乎可以再丰富一些,如剧中的二公庙,只用一张平面画表现;而表现刮台风时,应是风雨大作,却只听风声没有雨声。尽管如此,剧情台风肆虐时,百姓无力抵御,官员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受灾,由此痛下决心,抗旨违命,缩城建堤。这一幕还是表现得相当有感染力,竟有身临其境之感。

剧情虽是普通,但一些细节却非常值得称道,如都司许颖(剧中清官)抗旨违命,建造海堤,并时刻将百姓联名书藏于怀中,其妻问何故,答曰“壮胆啊”,此语一出,观众不由会心一笑,跟着掌声一片。

潮剧素有“无丑不成剧”的说法,此剧也有一丑角,是贪官的幕后黑手,宫中喜公公。剧中安排他念白时夹杂着几句“官话”,因来自京城,很是符合身份,观众也报以笑声和掌声。由此想到,如安排剧中濠江的渔民,说点濠江口音的潮语,却又如何?更突发奇想,何不安排一个情节:堤坝建成后,百姓为感谢都司,纷纷以濠江土特产相赠,如达濠鱼丸之类,岂不是起到宣传潮汕文化之功? 哈哈,此乃一个外行的一家之言,当不得真。

观后从一潮剧名演员之后,也是潮剧爱好者处得知,此剧是潮剧史上参演人数最多的剧目,更感不虚此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