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素贞(1936—)名刀马旦,老旦,基工扎实,动作规范,是潮剧第一个刀马旦,代表作有刀马旦行当的《打花鼓》《铁弓缘》《八宝追夫》《挡马》及老旦行旦的《江姐》《辞郎洲》等,曾在潮剧电影《荔镜记》中饰李姐、《苏六娘》中饰安人,近年应邀参加《铁弓缘》《打花鼓》等剧目的传承工作。
【考进玉梨剧团】我1952年进入剧团的,大概是在6、7月,天快要热的时候。我这个人很“趣味”,其实各方面条件包括扮相都一般而已,但是实在是太喜欢演潮剧了。我一开始是去考正顺剧团,考中了,剧团同意我去参加,但是要一个月后才能去,因为剧团去梅县演出一个月,一个月后才回来。我心性紧,恨不得马上能去演戏,就再去考玉梨剧团。这中间其实还曾经要去考怡梨剧团。当时要去剧团得去文联开介绍信,林紫同志在当主席,有人介绍我去找他,他就推荐我去怡梨剧团。怡梨剧团有个肥师父,肥师父说,你会不会是“地主仔”,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地主仔”,来了都受不了苦,都回去了。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正式去考怡梨剧团,之后我才去考玉梨剧团。我以前的声音挺好,4孔弦也唱得了,去到玉梨剧团,林和忍等师父听我唱了几句“风拍松声侬心焦”,觉得不错,很快就同意我进剧团。没几天就移了户口,正式进了剧团。
【初学青衣】我进剧团,是给招去演乌衫(后来学习京剧改称“青衣”)的。一开始先生没有教戏,就是教我乌衫的动作。早晨起来,两手捏了一根筷子,用来限制手的摆动,然后就练各种台步。以前没有鞋子穿,赤着脚,在地上走碎步,慢慢地磨。先生很严格,我们练得也很认真。
教戏的时候,先生教的第一个戏叫做《和睦成家》。这个戏是 林和忍先生培养乌衫的戏。忍先生培养乌衫有两个戏,这是其中的一个,还有一个是《收浪子尸》,这个戏名气更大,观众更熟悉。
【遭遇失声】先生来教我乌衫戏的时候,我却失声了。失声一个是因为变声,一个是方法不对。
当时有人和我说,你的声音好是好,可惜是“阳盼声”(“外行声”的意思),你得去唱到完全没有声音了,然后再恢复了的声音才是“内行声”。是老师兄和我这么说,我那时什么都不懂,就听师兄的。以前每晚演出前,都有擂三通锣鼓,我在旁边学打锣鼓的时候,就拼命嚷,没有什么调门的,就是一个劲地嚷。结果等到先生来教我乌衫戏的时候,我连个“苦”字都说不出来了,完全没有办法唱曲。
那时候剧团规定,如果新演员进团,两个月了都还没戏,就得出团。当时我已经进团将近两个月,如果还没有戏,就得出团了,可是我自己实在是太喜欢演戏了。那个时候,又遇上土改,我在剧团,没有分到田地,但如果复查的时候回去了,还能赶上第二次分田地,所以家里的堂兄叫我赶紧回去。我说,我哪里会做农活,7岁失去母亲,10岁失去父亲,11岁就出来汕头做工。回去不会做农活,在剧团又没有声音,那得怎么办啊?剧团当时有洗衫工,男的一个,女的一个,和演员洗衣服。我不肯回去,就和剧团要求让自己留下,为剧团做工,剧团同意了。所以我演不了戏,但还是留在剧团做洗衫工,和女演员洗衣服。
【转行学习刀马旦】1953年,潮剧提出要培养学武的演员,我一听很高兴,觉得这是自己的机会,我本来也很喜欢这些。我以前住在慕韩里,离大同戏院很近,经常跑去看戏,会喜欢演戏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记得曾经看到源正剧团演《刘璋下山》,里面的武生演员身手很好,我看到那些武打的场面很兴奋,看到那些身手非常羡慕。
当时要培养学武的演员,也不是说要来培养我,不是的,我的人太“愚”,一开始重点培养的是(林)舜卿和(李)婵卿。我自己主动去找陈木龙师父,对师父说,师父你就教我一个动作吧,师父就真的教了。教了什么?教了我马步。我又对师父说,师父你再教我一个刀枪动作吧,一个就好,他又教了我“瞬枪”。“瞬枪”其实是京剧的动作,潮剧没有这个名称,后来我向京剧学习,才知道这个动作叫做“瞬枪”。
然后我私下里就经常练,很认真很投入,每天早晨4点就起来练功,天天这样。以前剧团的炊事,4点多就得起来煮水煮饭给演员吃,8点半就排戏,我每天练功起得比炊事还早。每天4点自己先起来练功,练到6点,就叫武工组的演员起来练。玉梨剧团以前有一个武工组,专门学毯子功,把子功,有好几个人。剧团的武工师父是陈木龙,也是剧团的领导之一,看我练功这么积极,就和剧团提出教我,剧团也同意了。木龙师父自此就开始正式教我,我正儿八经成为他的徒弟,也算是他第一个徒弟。
【艰难的学武过程】木龙师父最先教我手拳。每天起来就先站桩,练到无法蹲下去,无法爬楼梯,非常辛苦。之后就教我“拿顶”,双手撑地倒立,两脚贴墙,教我“下腰”,教这些武工的基础。
学艺的过程很艰难。练功辛苦是一方面,老师父们的不接受也给我很大压力。潮剧以前没有女演员学武的,老师父们开始都很不习惯。他们都觉得,女演员怎么要学这个,包括劈叉,这些都是以前潮剧没有的。老师父们经常说我,难怪你没有声音,你去学下腰,喉咙绷久了还哪里有声?这个过程真的很辛苦,身心都辛苦。我记得马八师父说我说得最多,那是我还是小姑娘,新演员,师父说我,哪里敢吱声,就是偷偷躲到床铺里去哭,哭完了才出来。
【第一个武戏《三气周瑜》】木龙师父教我的第一个戏是《三气周瑜》,他演周瑜,我演赵子龙。这个戏师父教了我“拉山”,京剧叫做“起霸”,现在都统一学京剧的称呼了。“起霸”是穿大靠的,短打装束的叫做“走边”,京剧有两个名词,有区别,潮剧以前不管穿大靠还是穿短打,都是叫“拉山”。现在很多名词和称法都是学京剧的。我在这个戏中演赵子龙,和师父对枪。因为我没有声音,没有专门教唱功的师父来教我唱腔,在这个戏里有几句三板曲,也是师父教我的。因为成长的具体情况,我的唱功没有下大功夫,主要还是在做工上下功夫。
【纯南派武功的短戏《打店》】《三气周瑜》之后,师父又教了我《打店》。《打店》全部是我们潮剧南派的武功,用的道具和动作很多,有灰铲、双簧刀、铁链、锤,还有手拳,一共5种。
舞台上的灰铲和现实的灰铲不一样,舞台上的灰铲,铲面和日常的一样,但是手柄就没有弯曲翘起来的那部分,是直的,这样才好表演。师父真的是很疼我,看着我练得那样投入,非常疼我,专门去铁铺打了两支灰铲和两支双簧刀,一副都得有好几斤。双簧刀的刀面和杀猪刀一样,有尺外长,上面一个环下面一个环,可以倒来倒去用。这些道具都非常重。
练功的时候,师父还专门去打了一副铁的工具,一小片一小片,给我绑在腿上练功。绑上之后,腿重得很,踢腿非常吃力,这样练习之后,到舞台上脱掉,腿就非常轻松。师父想尽办法教我,我到现在还一直惦记着老师的恩情。
这个戏排练好了,准备正式演出了,我累得手脚都发软,要演出实在没有了力气。所以正式演出的时候,师父帮我把双簧刀改成剑,剑就相对轻一些,虽然以前的剑也是铁剑,但比双簧刀还是要轻一些。我现在还珍藏有一副铁剑。
《打店》的武打和后来电影功夫片的那种表演是很相似的,非常真实。铁链是真的铁链,非常重,木锤也是真的木头做的木锤,都非常重。我练手拳练到手到处淤青淤血,到最后手上的肌肉非常结实,手做起动作,肌肉都是一团一团的。这些都是真功夫,是在台下也可以运用的真功夫。
【南派武功是潮剧的传统】潮剧的南派武功是一直就有的,历史比较悠久,很多都是老艺人长期在生活中吸收后,慢慢运用到舞台上,慢慢形成和传承下来的。南派武功和太极,杨式太极,一些脚步是相通的。比如走的步法是三角的,脚是向内的,脚步不能浮,要贴地,和蛇行一样,是着地的。另外南派武功站马步的时候,臀部不能高,要和膝盖平,我一开始练的时候,后背都要去靠墙,才能那样站。
以前剧团的老师父们,大多数都有学手拳,一是表演需要,二是用来保身。以前剧团演员地位不高,去到哪里都得预防被人欺负,所以很多老师父都练会几下手拳防身。(陈)玩惜师父教过我一套南派武功,叫做三角马。还有顺六师父、大二师父,这些都是南派武功很好的师父。(林)明才兄的南派武功也是不错。这批老的都基本都会南派武功,可惜现在都慢慢失传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