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遇见——访林淳钧、谢素贞二位潮剧老艺人

想来时间飞逝,这次到林淳钧和谢素贞二位老师家,距离上次课题组的拜访已经一年过去了。再访之所以被久久搁置,是因为一直约不上谢素贞老师。每次往二老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都是林淳均老师,扯着比平时大得多的嗓门与老人家对话,心里却愧疚地想着:这个不速的电话是否影响了老人家写作的思路,是否扰坏了老人家的一份清静。后来一次去电话,终于碰上谢素贞老师在家,当说明意图时,她起初有一些犹豫,或许是感受到了我的诚意,于是答应让我们找个时间过去坐坐。

然而,与约定再访的困难相比,这一次的访谈却是顺利且让人喜悦的!如果你是我,你才能体会我在回家路上的那一份愉悦心情!但是,你很容易想到,这份愉悦的心情是二老所给予的!其实,很多次访谈过后都能有这样类似的心情,或喜悦、或感慨、或反思。因为除了收获那份珍贵的口述音频资料外,我总能在访谈的过程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那些和谐、平等和真诚,也总能享受到作为一个倾听者的乐趣。而每一位潮剧老艺人身上散发出来的可贵的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内心对潮剧热诚的爱和忧思,都让我感动,也值得一生学习。

走进熟悉的潮剧院宿舍,爬上一条狭暗的楼梯,便来到二老的家门口。轻轻叩开了房门,开门接待我们的正是头发已经一半斑白的谢素贞老师。像邻家奶奶一样,她笑着招呼我和师妹进屋,在摆设简单的小客厅里坐下,于是便自然而然地与我们交谈起来,她问了我们采访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们之所以多次约不上她,是因为她寒暑假被请去揭阳辅导小梅花艺术团的学生学艺。说起这些学生,她津津乐道、如数家珍,黄晓佳等四位同学考上了上海戏曲学校,属于本科生的!谢紫瑜现在是揭阳小梅花的团长,年轻有为!有一个刚7岁的小孩就被送来读戏,小孩的灵性可好呢!说着老人家的脸上绽开了花。与印象中那个英姿飒爽的“双枪老太婆”,或者《陈三五娘》中那个形象不十分正面的李姐相比,眼前的谢素贞老师分明是一个慈祥和蔼、老有所为的奶奶。

像往常一样,这次也很自然地就进入了访谈主题,这一次访谈的内容是对上次访谈的补充,谢老继续讲述她的从艺经历以及潮剧“金色十年”的辉煌历史。倾听着谢老的讲述,我们似乎都进入了彼时的岁月中,遥远时代发生的故事似乎也变得亲切可感起来。在谈话中感觉谢老的状态是极佳的,耳聪目明精神爽!她说到以前潮剧进京演出时候,有些老艺人吃不惯北京的东西,但她吃什么都吃得下、吃什么都觉得好吃,现在也觉得什么都好吃。这样挺好的,能吃是福,简单是福!

时针不觉走近了十一点。这时房门开了,我看到一个衣着朴素、头发灰白的老人走了进来。只是,那双眼圈显黑、眼袋沉重的眼睛让人一下子将他从一般老人中区别出来。这是谢老的丈夫林淳均,一个兢兢业业埋头于潮剧资料整理、研究,为潮剧倾其一生的令人钦敬的长者。因而,他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写过《潮剧闻见录》、《潮剧剧目汇考》、《潮剧百戏图》、《岁月如歌》等著作,也参与编写了《潮剧志》。

进门之后,林老进屋泡了四杯茶,端来客厅和大家一起喝,也坐下来谈话。能够遇见仰慕已久的林老,是幸运的;让林老也加入访谈,是准备之外的,因此更加是幸运的!(考虑到林淳钧老师因耳聋而存在交流困难,这次本没有打算再访林淳钧老师)我一同问二老有哪些因素促成潮剧“金色十年”的辉煌成就,谢老拉大声音向林老复述了我的话,她说这个问题得他才会谈。于是,林老为我们理性客观地分析了起来。后来,林老说起了他这阵子正在和吴国钦教授合写《潮剧史》。林老在介绍《潮剧史》的时候,你会发现谢老的眼睛一直望着他,微微地笑着,那是一种满足和自豪的表情,让人感到无比温馨!由此,让我想起了另外一对潮剧伉俪——沈湘渠和黄瑞英,访谈过程中二老言谈举止中的相敬相让和融洽默契,让人感动莫名。也想到了姚璇秋和她远在广州的丈夫,姚璇秋说起和丈夫因工作分隔两地时,随口告诉先生想她的时候就看她的碟片,而她的先生果然就这样做了!我想,正是这种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的夫妻之情,才让他们在事业上走得更远,而人情味却不减,反而更浓!

这一次的访谈,林淳均和谢素贞二老其实并没有像其他潮剧老艺人一样滔滔不绝,所以得到的信息量不会特别多,但却多了一些自由、愉快的交流。二老会询问我们在学校的生活情况,会关心我们未来的工作。正题讲完之后,林老询问了潮剧课题的进展情况,还提出了写课题论文的一些建议。临走时,他还赠予《岁月如歌》和《潮剧百戏图》两本潮剧著作。得到赠书,这当是每次访谈最窃窃自喜的收获了!

道别时候,二老送我们到门口,询问我们搭车的方式,嘱咐我们要把包揣好,防范小偷。谢老在前,林老在后,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谢老跟师妹握了握手,理所当然的,谢老接下来也跟我握了手。回想当年,谢老有幸跟毛主席握过了三次手,她回忆,主席的手掌又宽厚又温暖,她的手被主席的手握住,还没有主席的手掌心大。而这次,我也有幸跟谢老握了握手,握手的瞬间,一股暖流从心里流过。虽然没有时间去仔细端详这是一双怎样的手,但我想,这必定是一双在台上台下表演、练功时握过刀枪、翻过跟斗,受过伤痛的经年累月勤学苦练的手,这也是一双在幼年时帮人家带过孩子、在“四清”时扛过锄头、挑过重担,在戏校指导学生动作、在家里下厨扫地的手,所以,这必定是一双历经沧桑的手。而这张手的主人,谢素贞老师,我在她满足的笑脸上和平实的话语中,看不到一丝埋怨。

本欲随手将门关上,二老却打开了门,站在门口挥手目送着我们走下了狭窄的楼梯。于是,心里的感觉便像这刚刚喝下的工夫茶一样,在口里留着余香,一路伴随。

韩山师范学院 陈少红 历史系2010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