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潮剧院资深剧作家王菲先生,于祖国抗日战争烽火连天时,怀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炽热爱国情怀,毅然于他的侨居地-原马来亚参加革命,并组织了抗日文艺宣传队而走上文化战士道路。他于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时,回到祖国怀抱。
1958年,广东潮剧院一成立,他即被调到该院任专职编剧工作,其工作热情更如奔流江水一冲万里!转眼间,他从事专职编剧工作已达40多年。四十多个春秋的丰硕心血结晶,编写并上演了百台大戏--凝聚沉甸甸的爱国、爱乡深情!
百台大戏上舞台,平均每年有三四台大戏绽放并芳香四溢,这是多么令人瞩目的成绩呀!
若问,是什么巨大动力推动着他前进再前进--创作上创高产?答曰,前述无比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促使他无比热爱工作,热爱事业,决心写出更多好戏,最大限度满足家乡人民美好的艺术享受,因而,他长期默默耕坛,不断播下丰硕果实!若问,其作品上演率何以如此之高?答曰:高产兼优质!比如,经他移植的《春香传》,因戏好,经潮剧界原五大班的怡梨潮剧团一推上舞台便连演不衰,其故事长期为观众随时传述,其唱段观众熟悉得随时都能哼几段;《血溅美人图》(合作)一出台便成为广大观众自发宣传的好戏,首期在汕头市区连续演出两个多月,场场爆满,到各县城、乡镇演出也一剧压群芳。该剧也连演几年上座率不衰,其剧情家喻户晓;其他如整理的《救风尘》、《梅亭雪》、《花笺状》、《荆钗记》、《怒斩杨腾芳》等剧,在国内演出,观众同声叫好,出国、赴港去,也都是传媒着意赞美的重点戏;现代戏的上座率一般都较差,但他写的《江姐》(合作)等几出现代戏,均以思想性和艺术性并美而为观众所喜爱,始终保持较高的上座率。《江姐》的许多唱段为群众普遍传唱,汕头戏校引为教材,剧本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岳银瓶》(合作)、《烟花女与状元郎》经千锤百炼后,均成为最佳剧作,如《烟》剧50年代由艺术水平一般的剧团演出,没有打响,三年前经提炼后由广东潮剧院一团演出,终一炮打响,并为"珠影"制片厂看中,拍摄成电影,于1996年初正式发行,填补了当年全国戏曲电影艺术片的空白。《岳银瓶》上省演出,备受好评,与《烟》剧双双荣获广东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因此他荣获"97汕头文艺奖特别奖。
王菲先生40多年中写了百台大戏,得益于他长期认真学习和虚心求教;他曾虚心拜资深古典名家--汕头市的许伟余和原澄海县的李柏年为师。这两位老专家见他求知若渴,也都认真指导,使他扎下更厚实的艺术功底;他也虚心向一些尚无名气的业余编剧爱好者学习,他们都是青年,有勇于拼搏的许多优点,他觉得这种精神很可贵,便经常与他们交流创作以至生活情况,真诚学习他们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创作实践中则尽心指导和辅助他们,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如现在已成为国家一级编剧的李志浦,当他还在编剧边缘摸索时,彼此便已建立了这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关系,当他发现李志浦所编的折子戏《黛玉葬花》较基础时,便认真帮他润色,然后推荐给自己所在的赛宝潮剧团演出,果然一炮打响,彼此成为同事后,经常合作,《将相和》、《洛神》、《血溅美人图》等剧,是彼此合作整理的艺术结晶。
王先生离休后,以无比旺盛的工作热情战胜多病之躯,一直手不离笔,继续耕耘,亲友们劝他休息,他却说:"离了休,摆脱杂务,正是更专心弘扬中华文化、推动潮剧新发展的好时机!"他离休十余年,其创作也是大丰收的,即已先后推出的剧目有《百花寺》、《相国审妻》、《歌女仇秀奴》,还有《红线盗盒》、《三义女》等也都在修改提高中,他与江苏省作者合作,创作出新篇历史剧《崖山哀》,也已由潮剧院一团排练。至今,其剧作已上演的共有99台大戏,转瞬已超过百台。百台大戏一颗赤子心。为此,他于1997年10月荣获广东省、汕头市老龄委颁给的"老有所为奉献奖",1996年,他以七十高龄,光荣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他青年时期在马来亚参加革命,前后辉映,成为他革命的一生中两次爆发的火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