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点看潮剧录像中镜头运用的文字,看到有戏友上传《嫦娥奔月》影像,促成了这篇贴子的出炉。

《嫦娥奔月》录像大概是八十年代初,由中央台拍摄。除了一些舞台特写、特技镜头外,可能是限于当时的拍摄条件,只用一部摄影机拍摄。不过镜头把握得恰到好处,几乎记录下演出的所有精彩瞬间。

潮剧的影像资料除电影外,大致都是舞台录像。看录像和现场看戏感觉自然不同,观众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看到舞台上全景式的表演或只专注一面,而是借助镜头获取视觉感受。看录像时,观众对景物的选取是被动式的,必须无条件接受镜头提取到的每个瞬间和空间,是“填鸭式”吸收,镜头代替了我们的眼睛。

个人喜好,镜头捕捉到的舞台背景光线的亮度,以及背景衬托起的气氛对我影响很大。人眼对光的的敏感度远远高于镜头,我们看现场演出需要的光线相对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即觉得适中,但摄像机比人眼“弱视”,普通的舞台演出光线拍摄起来背景常是黑漆一片。不少潮剧录影都有这毛病,尤其是实况拍摄。拍摄舞台片需要的亮度,要高于一般演出。

我看过CCTV戏曲频道的“空中剧院”,在深圳会堂做现场直播的演出。灯光比平时看演出亮堂得多,每一处都明亮且匀称。并且很注意补光灯的运用,通过舞台前上方补光,使演员的面貌和细处的表演清晰可见,不会因为头饰等因素挡住来自正上方光线,减弱面部亮度。

其次,舞台宽度的大小也能影响视觉。录像里所需要的舞台宽度,好像“空中剧院”有具体规定,到哪个城市的哪个戏台都统一,比普通的舞台演出短一些,以方便拍摄。如果宽度过大,有多部机拍摄还好,要是仅有一台机拍摄(早期的录像有的就只有一台机),将会摇出太多空镜头,也影响录像中构图的充实程度,因为角色可能彼此站的距离远了而显得稀疏。

再次,我注重的还有镜头设备的多少,镜头切换时色彩是否统一等因素。标准的拍摄环境,当然至少要三个镜头,一个置中拍全景,左右又各一以拍近镜特写。央视的“空中剧院”还在舞台前加多一个镜头,专门拍摄观众的反应,并在观众席中央位置设MIC采集掌声、彩色,加强录像的现场感,台上台下互动效果显著。

早期的潮剧录影,只要是专门录制,多数还是由三部机拍摄。但也有例外,上面提到的央视专门拍的《嫦娥奔月》除特写外,就只用一部机,广东电视台拍的《彩楼记》是用两部机。至于实况录像,早期用一部机的例子可能不算少,如在大观园实况拍的《龙井渡头》即是,造成不少重要表演都拍漏了。

说到三部机镜头切换时色彩的统一,早期由央视、广东电视台,以至后来汕头电视台拍摄的潮剧录像,镜头切换时一般不会有明显色彩不统一情况。遗憾的是,近年制作的即使是重点剧目,色彩失真、欠统一等缺陷,反而并不少见。

看潮剧影像,我还会注意摄影师在捕捉镜头时,对剧情的熟悉程度,对人物表演尤其是发生冲突、有多方对唱或说白时,镜头作出的判断,以及个人对构图的偏好等。不过以上的惦量,或者还只是可以相对量化,甚至公式化予以提高的因素。我觉得最不容忽视的,是镜头对观众的“眼睛”的尊重。这方面我很外行,仅凭感觉说两点。

一是远镜、中镜、近镜的选用。由于观赏戏曲既看脸部表情,也看身段表演,甚至看脚下功夫,以中近镜为首选,可以面面俱到。而且潮剧演员化的是淡妆,不宜用太多近镜特写,否则可能会使脸上的缺损暴露出来,削弱美感。近期拍摄的一些个人卡拉OK专辑,有的偏爱近镜,效果差强人意。

二是镜头切换过程的把握。这应该没什么标准,首要是镜头要尊重观众的感受,留意人眼对场景切换的适应过程,切入要准确,过渡要自然(变换宜慢不宜急)。当然,这些处理都应建立在对剧情熟悉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有所选择和创造。

有时,开场空镜的运用也很重要。潮剧以前在开场时常有台内歌,或是喧染气氛需要,演出中演员在台内先声夺人再出台。舞台上有时会空无一人,看到这里我个人偏好是镜头静止于正中,拍中景或舞台全景。拍中景更好,因为有所局限,会产生强烈地期待演员入镜欲望,对将出场人物存有猜想。有的录像在开场时,镜头时左时右或摇摆不定,早期拍实况不少有这习惯。不过近年潮剧喜欢外来借鉴,已少有后台歌,开场和终场喜欢用追光灯圈定人物,没有所谓的空镜头了。

衡量录像效果好坏的因素,还涉及音响、字幕等,这里只说镜头的作用,其决定因素既有包括录像设备在内的诸多硬件基础,可是最终影响质量的可能还是人力的态度问题。其中电视导演对戏曲的了解以及调配,摄影师对镜头的把握,录制时间的长短,后期剪辑的运用,才是决定因素。

时下潮剧录像质量少有令人满意的作品,粗制滥造时有发生。现在设备方面比以前提高了档次,水准反而下降,原因值得各方细究。录像是舞台艺术的再现和再创造,马虎不得,期待重视。化用一句歌词作结: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写于2009年9月11日,2009年9月15日编校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