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妙辉:潮剧花旦要有继承有发展(一)
翁妙辉(1938—) 名花旦,扮相俏丽,唱做俱佳,分别在潮剧电影《火烧临江楼》《告亲夫》《闹开封》《刘明珠》中出演主要配角,主演剧目还有《拾玉镯》《别店》《赵宠写状》《白蛇传》等。
【考进三正顺学艺】我小孩子的时候喜欢看戏,对潮剧也有印象,初解放时10几岁,也不知道去哪里找工作,就是对潮剧有兴趣。有一次和同学李元娟,包括陈丽华在一起,大家都说现在的剧团没有打骂演员了,去剧团还有生活费,要不我们去试试。于是几个人一起去三正顺剧团考戏,那天正好 卢吟词先生拿了二弦在拉。先生叫我们唱,我们都不会唱,陈丽华最先考,学了一句“风打松声侬心焦”,现学现卖。结果先生听了后竟然说好,叫我们几个人过几天就可以来。我们问先生,这样就同意我们来了吗?先生问,你们为什么要来演戏呢?演戏是很辛苦的。我们回答先生说,为人民服务哩!先生说,为人民服务就好,你们知道辛苦就好,就来吧。就这样我去了三正顺剧团,陈丽华后来是被老源正录取了。
刚进剧团,就一下子随团去到了棉湖。刚开始去还挺兴奋,父母是不同意的,我自己坚持要去。刚开始去主要练基本功,早晨5点就起床练功,跑圆场,练台步,练手法。这些基本动作练了很多个月。我们去的时候是1952年,1953年要汇演,先生要教《扫窗会》,很忙,就没时间教我们,就叫绍楷师父早晨监督我们,还叫我们要多到台上。先生说,你们要多在棚脚学帮声,看其他人演出,将来一些戏需要帮声才会。以前没进团,很喜欢到台上去,现在进团了,早晨要练功,还有日戏夜戏,一开始还是兴致勃勃,没多久就开始老犯困了。无奈是自己要到剧团的,所以自己得要刻苦。我们同批有的人早晨起不来,要起来练功总是推辞,但是不行,先生不同意。试用三个月,黄月云、吴婵贞和我等几个最后都留下来。
【花旦的训练】刚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练功的时候手乱摆,先生说,这样不对,“脚开手开”的,要走得稳,不要扭动。先生最注重这个,要求我们得提气,臀部不能摆,肚子不能腆着,步伐要脚接脚,不能太大步,手也不能乱摆动。先生教学是非常严格的,他总说我们的肩头硬梆梆,说我来比给你们看,你们要注意看我的肩头,肩头要非常柔,不能胡乱动,要不不好看,还要我们挺胸收腹,眼睛看前方,才有精神。
先生要求我们练步法的时候,有个特别的办法,就是让我们两手分别捏着一根竹筷的两头来摆动,这样无论再怎么摆,幅度都不会太大。就这样每天不知道要走多少圈,开始是走慢步,然后是快步,练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后,筷子才能拿掉,筷子拿掉了,但动作还是要继续定型。
后来就学旦行12个基本动作。先生要求我们,比动作的时候,眼神要随手指,手去到哪,眼睛就要去到哪,眼睛要看手。先生说,眼睛要睁大,要有神,演花旦仔,双目一定要有神。先生的训练其实都是有目的的,我们开始的那些基本训练,就是花旦行需要学的。小生有小生的训练,青衣有青衣的训练,基本功训练针对性还是比较强的。
我是花旦行,学的是传统潮剧彩罗衣的东西,基本动作都有学,但是最传统的花旦倒是演得不多,演的很多都是有水袖的花旦。这是学外来的,穿彩罗衣的就是潮剧最传统的。分行当后,先生对我们说,花旦动作可以去学一些益春的动作。比如阿娘叫益春过来,益春边回答“来了来了”,边小跑过来,还有一个差点摔倒的动作,要我们学这些很巧、很超脱的动作。先生在教的时候,我们会在旁边认真看。先生没有每个动作都亲自教你,他又要顾剧团的排练,又要出外学习、汇演,忙不过来,他都是指点你,指出你的错误。后来先生去广东潮剧团,就没在一起了。
我学戏主要还是卢吟词先生教的,《白蛇传》和《火烧临江楼》也都是他排的。先生非常严,他经常说,你们要多学啊,不要以为会了,不进步就会退步,我们那时已经演了不少戏了,他还是那么严格。后来先生搬到我家对面,我经常过去坐,先生年纪已经大了,还老是说这些话题。先生动作真的漂亮,对学生也很疼爱,真心教。
【演过的角色】锦出戏我没学,我第一个戏是《白蛇传》。基本动作学到先生觉得差不多了,剧团刚好排《白蛇传》全连。上半部是黄月云演白蛇,我演小青,(姚)丽珊姐和(陈)馥闺演下半部。馥闺开始是学小生的,还演过《牛郎织女》的牛郎,后面就基本演花旦了。她演过《拾玉镯》,从京剧移植过来的,《拾玉镯》是先生先教馥闺的,这戏我后来也有演。先生有话在先,要多看师姐们的表演,在棚脚就要多注意,所以我们都很认真地看。《白蛇传》开始是分两拨人,后来(陈)馥闺她们要去演《海上渔歌》,我就顶了下半部。先生教戏非常严格,一些动作发挥得好的,就让你自己发挥,一些不好的,他就来教你。平时除了多看,私下也要多练,先生没办法总是来教你,先生很忙,我们要用心去学,需要的时候才能顶上去,一些看熟了,才能发挥出来。
后来就演《火烧临江楼》,1958年拍电影,在汕头三中拍的。拍电影对于我们是完全新的,要按照电影导演的要求进行表演。1960年我调到广东潮剧院青年剧团,排了《赵宠写状》,开始是马飞先生排的,非常严格,一丝不苟,我一出场的口白,就叫我出来好多次,口白、动作和情绪要看到他老人家满意为止。马飞先生排后,就是郑一标先生来排,他也是很严格。在商业街排练,加工了再加工,锤了再锤,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要来好多次。那时候我已经演了一些戏了,有《白蛇传》《火烧临江楼》《胭脂女》《春秋配》《拾玉镯》等,表演有一些经验了,就按照导演的要求,尽量演尽量发挥。这戏是和(叶)清发合演,去广州参加了汇演,也得了奖。
我还演过一个戏叫《别店》,是树青先生排的。这个戏的角色是花旦,但因为是店婆,所以人物表演要有泼辣的东西。这个戏挺有趣的,角色动作要有点夸张,比如有个情节是店婆和小生送茶,小生喝完,要送还茶杯,店婆故意不和他拿,小生生气,就把茶杯扔起来,店婆才来接。这个戏的不少动作练得很辛苦,排练场有镜子,要演什么都是要比到自己有几分满意才好。
在青年剧团拍了《告亲夫》,是吴峰同志导演的,还有电影导演谭友六,拍电影对我表演起到的作用很大。我参与拍电影确实是不少,但真的没什么,以前都是领导安排或者要求,你就去做,也没有报酬什么的,1958年拍《火烧临江楼》,1960年拍《告亲夫》和《闹开封》,1963年拍《刘明珠》。我的戏份都不多的,都是配戏,需要就上场,以前人思想都比较简单。
【潮剧花旦的讲究】潮剧花旦以前叫做彩罗衣,很有特色,穿的是彩罗衣,双手提着结带,身段要柔软,台步主要是碎步,要脚接脚,还有一些小走。潮剧的花旦要活泼,但是不能一活泼就头乱摆,斜来斜去的,这样不是太刻意就是太随意,没有规格。花旦表演也要讲究人物需要,要大方,动作不要太花哨,现在的动作有点多和杂,总是比个不停。以前我们这批人,导演都有要求,要求我们不能整晚老是比动作,关键几个动作演得到位,合情绪就可以。麦飞导演经常说,说一句话就比划了好几下,不好看,不符合人物。那个时间,包括(朱)楚珍、(陈)丽璇,我们都有共同的体会,动作要比就要比得准确,符合情绪,才好看,也不要装得自然。现在一些表演看起来不错,但是太专,太刻意,故意摆出来的样子,花旦活泼都不用歪头歪颈,这样肯定不对的。
花旦的基本动作也是潮剧旦行的12基本动作。现在的花旦演员大体都有经过戏校的培养,都是从戏校选择来的。我们那时去剧团,是由先生来带,和检验你的动作怎样。先生身行力教,比你看,教你,我们来剧团卢吟词先生才40多岁,每一下他都比你看,动作很漂亮。现在一些动作给他看了,估计会很不入眼。花旦的眼睛非常重要,上下左右,还要转得灵活,都要练,跟着手练,练久了才有神。刚开始去哪里能够这样,哪里有神?都是懵懵懂懂,先生说什么就什么。学到定型了,手到哪眼神就到哪,很自然的反应了。
潮剧花旦的台步特别重要,整个身段表演的基础就是由台步决定的。我们的鞋开始都是穿平底的,后来因为正式演出了,个子小了一点,就会想鞋子能不能稍微垫高一点。我和(陈)丽璇的鞋子里面都有稍微垫高些的,但是垫高了就肯定会影响台步,所以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台步的训练和技巧,比如要提气吸力,要不台步就很笨重。现在一些花旦的鞋子比我们以前还高,走台步还是要脚掌能贴地走起来才好看,鞋子太厚还是很影响台步的。所以鞋子如果真的需要加厚,一定要更加注意练好台步。我们当时就要经常练,平时起来练功跑圆场,都专门穿垫高的鞋子来跑。先生当时都是要求我们台步要脚接脚,步伐不能大,穿高鞋来走,还是不方便,所以都要练。我们很清楚穿高鞋走不能影响到细步,早晨练功就总是拿双旧的鞋来练,都有这样。后来我们分配去花纸厂,大家看我们走路都很好奇,都说你们看你们看,背着厚厚的纸,还走得俏俏的,幼幼的。我们不服气,说那当然了,我们幼年练就的。大家都笑死了。(待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