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璇(1940—) 潮剧名闺门、花旦,嗓音清丽明亮,尤其擅演衫裙旦。是潮剧经典剧目《金花女》金花的首演者,与洪妙先生合演《香罗帕》《换偶记》,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录制了建国后潮剧第一张唱片《李三娘》,近年应邀传承《香罗帕》等剧目。
【演艺经历】我1953年参加剧团,是三正顺潮剧团。我才13、14岁,个头很小,全凭声音还可以。当时卢吟词先生在三正顺,我是卢吟词先生考我进去的,进团后,也是卢吟词先生教我。后来先生调去广东潮剧团,就是杨树青老师教我。三正顺当时的花旦还有陈馥闺和翁妙辉,她们两位比我先,我经常演她们的B角。我的声音还可以,唱也有特点,但是个头小,所以经常演婢角。后来剧团合并,成立广东潮剧院的时候,我是在二团,后来成立青年团,我又到了青年团。
在二团的时候,我演过《墙头马上》的小姐,我演上集,下集是朱秀娟。演过《李慧娘》《胭脂女》《白蛇传》。馥闺演的《海上渔歌》和《拾玉镯》我也演过。近些年剧院要排《拾玉镯》,就是我去传授的,演员是一团的王静萍。演过《赵宠写状》,妙辉是A角,我是B角,这个戏后来我教过吴楚珊。在二团还排过《南海风光》,作曲是张伯杰,是现代戏。我还曾经演过一次《刘明珠》。我小时候很聪明,平时也有留意,有什么角色很快可以顶上去,但是现在想起来真的是不懂就不怕。
在青年团的时候,第一个戏是《金花女》,这也是我最有代表性的剧目。后来就排《香罗帕》,是吴峰导演的,小生是陈丽华,当然还有演母亲的洪妙师父。这个戏80年代前后有复排,母亲依然是洪妙师父,小生是陈丽华和范泽华,也都有现场实况录像。这个戏也是观众比较有印象的一个戏。
1978年恢复剧院,我曾经在一团,还专门去福建莆仙戏学《春草闯堂》,后来要出国,这戏改由黄瑞英演出。直到1989年去法国演出,我才有机会演这个戏,当时是和姚璇秋合作的,在法国还再次演了《金花女》。
我算是比较早离开一线舞台,恢复剧院不久,我就去了剧院的艺术室,和谢素贞、陈丽华这些人都在艺术室。80年前后剧院办学馆,也曾经在学馆教过花旦。当时卢吟词先生还在,老人家也有在传帮带,学馆学生不多,因为学了之后没有文凭,所以办了半年就没办了。我后来还是有舞台演出,包括去法国、泰国、马来、香港、澳门演出,但是都是临时性的演出。
【我的行当】我入门是卢吟词先生教基本动作,早上起来就练台步,跑圆场,比动作,压腿。开始我是学花旦,传统的花旦,比如《闹钗》的小英我也演过。后来老师、导演可能觉得我声音不错,就培养我按照闺门旦的路去走,我自己也比较喜欢。应该说我还是属于闺门旦,又有跨一些花旦的东西。刚进团的时候,三正顺时期,因为我的声音还可以,虽然个头小,去演青衣什么的不合适,但当时《李三娘》的唱片,还是安排我去录。据说这是建国后潮剧第一张唱片。唱当然还不是太理想,虽然音色不错,毕竟进团时间很短,当时录音条件也简陋,现在来听肯定是达不到要求。
到二团后,和后来的青年团,我演闺门旦比较多一些。象《赵宠写状》《金花女》都是闺门旦。在青年团排《金花女》的时候,我们家管院长刚刚从上海调来,1962年,他负责舞美,我演主角金花。
我最有代表性,大家也比较熟悉的,还是我演的衫裙旦角色,比如《金花女》《香罗帕》和《换偶记》。《金花女》虽然是闺门旦,但是没有水袖,是穿衫裙的,和正儿八经的闺门旦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香罗帕》就完全是衫裙旦的表演。
【衫裙旦要且轻巧且稳重】潮剧的衫裙旦大体都是属于小家碧玉,是大家庭的女儿,父母比较疼爱溺爱,非常娇气活泼,还没有结婚,是大门户的小姐,家庭比较富裕,又不是很大的门户。比如《香罗帕》的蕊珠,就是非常标准的衫裙旦。潮剧也有一些风骚少妇也是用衫裙旦来塑造,比如潘金莲、阎婆惜这样的角色。这个行当介乎闺门旦和花旦之间,不能和闺门旦一样过于文气,过于柔弱,要比较轻快活泼,一些角色还要有点风骚和泼辣。和花旦的轻快活泼也有区别,衫裙旦的角色还是属于有一定身份的人物,比花旦要稳重些。所以整体都是介乎两者之间,花旦更轻巧,闺门更稳重,衫裙轻巧中要稳重,稳重中又要轻巧,又不能给人感觉轻浮。
【衫裙旦的站姿】衫裙旦顾名思义,上身穿的是短衫,下身穿的是裙子,所以表演要比较注意,要演好没那么容易。因为没有水袖,短衫也比较贴身,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观众眼前,所以衫裙旦的站姿非常重要,脚的站法要注意,身段才好看,我自己非常讲究这一点。
衫裙旦的服装设计也很讲究。潮剧以前的衫裙,上面的短衫比较长和宽大,看起来不好看,现在服装改进了很多。衫裙旦的服装尤其讲究要为演员量身订做。当年排《香罗帕》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服装、表演、布景都和以前都有较大的变化。我演戏的时候是木森伯在设计服装,我喜欢参与设计。我和他说,木森伯啊,短衫的设计贴身一点,不要阔阔的。因为以前年轻,身材还不错,服装设计要让观众看出你的优点,所以要贴身,也不要太长,太长看起来就很土气,稍微短一点点,看起来就很小巧,也符合人物。我的身高不是很够,所以在这方面要更加注意。
衫裙旦的表演,演员的身材都各有不同,要根据各自的特点去注意。比如我后期身材有点胖,站姿我就注意用侧身,就不会显得身段过于庞大。套脚也很注意,用前套脚,也不要套得太前,同时注意提气,这样加上服装的处理,裙子很自然地垂摆下去,身段就显得修长好看,站的时候绣鞋也不要露出来。这些都非常讲究。
【衫裙旦的台步】花旦、衫裙旦的台步要求非常幼细,闺门旦的台步相对比较温和柔和,一步一步的。花旦要轻巧,衫裙旦的台步有点偏向于花旦,非常巧非常快,亮相的点也可以比较明显。走台步的时候,讲究步法要非常细腻,脚不能露出来,就是看到裙脚在翻动,台步越幼细越好。
其实旦行的台步都是要求要幼细,要匀,差别是在轻快或者稳重,以及身段的配合。青衣身段要稳重,闺门旦要婀娜,掉身转身要自然柔软,不要硬梆梆就转,花旦就比较俏,比较动。衫裙旦总体就是在闺门旦和花旦之间,这个度要根据角色的需要去把握。
【衫裙旦的指法】衫裙旦的表演,因为没有水袖,双手是露在外面的,所以指法非常重要。指法方面旦行的区别就不是很大,比如兰花指的基本手法都一样,就是指法的气质要有区别。闺门旦要婀娜一些,柔一些,衫裙旦轻俏一些,花旦就可以更加用力,这些都有分寸。
关于姜牙指和兰花指的区别,我们这辈人应该说已经相结合了,姜牙指相对板一些,兰花指就要灵活活泼一些。卢吟词先生以前要求就非常严,姜牙指就要准准的,后面三个手指一定要有那个弧度。先生是好严的,一点都不放过你,你脚、手都酸到要断了,他都不让你停。这是非常好的,老师这样要求是非常好的。后来学外地剧种才有了兰花指,慢慢指法也是相结合运用了。我也有观察,现在舞台的演员好多都是用兰花指了。我自己觉得可以相结合,最传统的姜牙指还是有点拘谨,可以学习兰花指,但是指也不要太放,还是可以稍微弯曲。在姜牙指的基础上吸收兰花指一些长处。
【亮相很重要】这次二团排《香罗帕》,我先拿了录像给她们去看,她们都觉得,老一辈的演员非常讲究,出台的姿势、动作、亮相都很讲究。我喜欢吸收外剧种的东西,也经常看戏,他们非常讲究出场的亮相要吸引观众。演员出台,走台步到台中央,必须有一个点让观众看,也就是有一个好的亮相,不要出场后就拼命做动作,观众还没有看清楚怎么回事。我在传承《香罗帕》的时候,就和青年演员强调,出场的亮相非常重要,要让观众看出角色的内心,看出整个人物的基本状况,这非常重要。
【学习与融化】潮剧现在向外地剧种学习比较多,我觉得很好。京剧昆剧这些大剧种演员的功底比潮剧还是要好,包括文化。现在京剧昆剧好多演员都是大学生,潮剧以前的演员,包括我在内,都还是文化不高。潮剧主要还是突出在生旦,武工就比较弱,戏曲学校有京剧老师来传授之后,潮剧的武工才慢慢有了发展。但是潮剧的丑行和花旦还是可以和外剧种一比的。
潮剧早期的表演总体比较死板,老套,先生要求动作的位置很死板,这个动作就一定是在肚脐,这个动作就一定是在眉毛,不能更改,很死板。我在演衫裙旦中运用这些动作,都很注意提气,都是那个动作,出来的感觉就不一样。我觉得还是可以灵活一些,基本动作都一样,但是要灵活运用。现在年轻的广泛去学习,渗透一些外地剧种的,包括一些舞蹈动作,还是很好,问题主要还是有点生搬硬套。以前我们学习之后,都懂得去运用别人的东西,化成自己的东西,现在缺少这一点。这些要演员自己有意识,老师们和领导们也要去规范和纠正。
(刊登于2014年10月16日《汕头电视周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