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知道,潮州饶平有个“辞郎洲”,是因南宋末年,潮州女诗人陈璧娘与其丈夫都统张达率义军抗元、璧娘送夫崖门前线勤王的传说而得名。查考史书,在《续资治通鉴》中对此略有记载。此外,尚有陈璧娘本人写的《辞郎吟》(四解)和《平元曲》一首。
1958年,由吴南生同志倡议创作潮剧《辞郎洲》,向国庆十周年献礼。
接到任务的广东潮剧院院长林澜和剧作家魏启光、连裕斌开始了创作实践。由于史料不多,创作时下锅的“米”明显地不够用。三位作者先后到饶平、澄海一带搜集传说资料。幸遇不少热心人士的帮助,有了一些进展。
当其时,北京有一位山东籍的长者王修,他虽不曾到过广东,不懂潮州话,却因为一次偶尔的机会观看了潮剧《苏六娘》,对潮剧产生了浓烈兴趣,还找来该剧剧本细看。听说潮剧要创作《辞郎洲》,在北京特地搜集了有关宋末的社会风俗材料寄来。也难得这位远在万里之遥的热心人,他知道宋末潮州有一少数民族叫畲族,畲族有踏瑶会祭盘古的习俗,便披阅了大量的史书和方志。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史料,并据此建议作者在剧中应有所反映。
后来,剧作者认真地采纳了这条意见,把第一场“劝郎”的情境,锁定于凤凰山畲族踏瑶会上,丰富了戏的内容和地方色彩。
当时三位剧作家在创作过程中,搜集资料并反复阅读描写女英雄穆桂英、梁红玉等的剧本,一是参考借鉴,转益多师;二是避免雷同。剧本排练前六易其稿,广泛征求反馈意见。远在北京的王修老先生,真不愧是文史专家,他读剧本,见剧中有一畲族青年名叫韦俊,便郑重地来函,指出畲族有盘、蓝、雷三大姓,此“韦俊”姓“雷”更符合实际。剧作者从善如流,便把这一人物改为“雷俊”。
《辞郎洲》由著名演员姚璇秋饰陈璧娘,翁銮金饰张达,演出后大受各界好评。1959年11月,广东潮剧院一团带《辞》剧晋京,并在怀仁堂为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周恩来、董必武、贺龙、沈雁冰等还接见了全体演职员,称赞该剧的艺术成就,并合影留念。
《辞郎洲》的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剧作内容尊重历史、用准史料,是其中一个关键。乡邦文化的挖掘固然重要,而把潮剧放到全国大背景来观照的想法,也使剧作有了更大气魄。这中间,远在北方的潮剧知音王修的建议,可谓功不可没。文革期间,专家学者人人难以自保,但王修对潮剧仍怀着眷恋之情。文革结束后,他还热切地关注着潮剧的创作和演出。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广东潮剧院曾专诚邀请这位可敬的长者南来。原来,这位文史功底极其厚实的王修老先生,是西安博物馆副馆长。
一曲南音动北国,剧坛佳话赞王修。由苏六娘而后陈璧娘,他对潮剧的关注和眷恋,竟达半个世纪之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