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老师的《百看不厌的潮剧细节表演》,较为详细的论述了几个潮剧的细节表演,笔者很有同感,其实的潮剧表演的风格是以细腻见长的,但现在剧种本身的这种固有的细腻特性已逐渐湮灭了,越来越多的大制作与大场面取代这种看似小家子气的表现手法,因循守旧的作风已被视为落伍,戏剧界动辄就是要搞创新与适应潮流。但这种改革到底给潮剧带来了什么,从论坛上的言论到观众的反馈,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观众喜欢看的还是比较正统的潮剧。君不见五六十代同样是戏改的产物,就象《扫窗会》、《芦林会》、《辩本》等等剧目能够流传至今,而深受观众欢迎,还有建国后的七部潮剧电影,直到现在于音像市场仍保留畅销的势头。而今日所排诸剧却如昙花一现呢?
俗语道“生书熟戏”,本人认为很有蛮为道理。观众看戏,多不是冲着故事情节去的,戏剧的内容百变不离其宗,不是才子佳人,便是帝王将相,戏台的事迹对戏迷来说早已滚瓜烂熟,打个比方说像潮剧院新排的《狄青出使》就是剧名再更改,情节再变,也离不开狄青这一人物在观众心中的定格形象与其家喻户晓的情节,改得太过了,群众就会觉得很别扭,就象我们以前看惯了《荔镜记》中的五娘,后来新编了《益春》冒出来五娘的妹妹六娘来,总觉得有多别扭就多别扭。观众更多是冲着表演,和冲着角色去的,看戏,就是要图个听曲听个饱耳,表演看个出彩。我们看一些老戏如《扫窗会》、《思凡》之类,没有什么情节,但何以令观众百看不厌?剧中演工、唱工悦人而已。所以,目下排戏以剧情为重、表演为次的做法实属本末倒置,这种比较硬的做法,到头来就形成新观众招不来,又把固有的老戏迷又赶走了。
潮剧的表演与表现手法,一定要遵循其特点与规律,曾记得八十年代末,潮剧还未正式大演广场戏之时,因受到多元素艺术媒体的冲击,为了挽回剧院的上座率,在表演手法上进行了一部分改革,加入了一些类似魔术、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成为剧迷之中的笑话。其实,戏剧表演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的特点体现在其“虚拟性、程式化、写意型”上,舞台上的以一当百,一浆当一舟,一鞭为一马,全凭演员的表演,带给观众无限的遐想。观当今的剧坛之上,这类的表演越来越少了,虚拟的表演,逐渐被那种所谓描绘,写实的场面所抹煞,正如网友所言,公堂上四个公差已不够,最多来个八至十二个,其实越大场面越显喧宾夺主。如《蝶恋花》古道别一折,这段戏只有几个兵和几个群众演员,再加上后台连绵不断的潮剧帮唱,其虚拟的表现手法,描绘出杨开慧与广大乡亲们分别的感人场面,更为出彩之处取决于青衣与老旦的对唱,其意之真,其情之切,催人泪下,成为潮迷较为喜爱的一个潮剧段子。近年剧院重排该剧,多个场次还是按照原来的演出,但在古道别一场中,掘弃了那种以一当百的写意手法,乱糟糟的加了一大帮群众演员,在舞台上来来去去,编者颇具苦心的想要表现出很多群众送别的“壮观”场面,却弄巧成拙,观众的情绪这都这种超写实的场面破坏了,未能全心投入到主要人物的表演中去,预期出现彩场却体现不出来了。戏剧就是戏剧,再写实也不似电影与电视剧,但潮剧也不能一成不变,加入新的元素未尝不可的,但一定要移步不移形,否则,潮剧就不能算得上潮剧了,干脆改成潮语话剧罢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