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仕鹏(1934—) 潮剧名老生,唱腔浑厚有力,流畅奔放,表演潇洒大方,代表作有《海瑞力平驿女冤》《血溅南梁宫》《袁崇焕》《包公入狱》《汉宫惊梦》等。

【从艺经历】我10岁卖入老赛宝做童伶,是卖身的,去到了是去演小生。1951年18岁的时候,离开剧团去参军。1955年退役,退役后我就不太想继续做这一行了。但要去找工作,却老是找不到。我的户口在农村,如果是在汕头的话,可能就还有安排工作。没有安排怎么办?等到去兵役局,他们说,你原来在剧团出来的,继续从事文艺工作最合适了。说得还是有道理,还是得走这条路,才又回到源正剧团考戏。当时虽然已经改大小生了,但表演我已经停了好久,声音也已经不是很好用了,勉强而已。去考源正的时候, 马飞先生、陈玩惜师父都在班里。我小孩子的时候,就曾经和他们在一起,师父们对我都比较了解,我去考源正,虽然觉得自己生疏了,声音一般了,但师父们都说挺好的,于是又回到源正。当时22岁。

开始去到源正的时候没什么戏,主要还是恢复声音,慢慢才接演一些小角色。1958年成立广东潮剧院,二团当时是以老源正的班底为主,另外以老玉梨为主成立了四团,老赛宝为主成立了五团,我在源正,就自然而然归到了二团。到了1960年左右,因为五团的小生生病,没有小生,我在二团也没什么戏,就调我去五团。后来五团下放澄海,成立艺香潮剧团,我就在艺香潮剧团。1972年,成立汕头地区潮剧团,我被调到地区剧团,1978年恢复潮剧院的时候,呆过短暂的一段一团,然后就一直在二团担纲老生,直到退休。现在观众对我比较熟知的戏,大体也都是在二团这个阶段的戏,比如《袁崇焕》我演钱龙锡,《血溅南梁宫》演梁皇,《汉宫惊梦》演汉武帝,《包公入狱》演包公等等。

【艺术入门得益于一帮好师父】学习的时候,拜师父这些我倒是没有。做童伶的时候,谈不上什么好表演,都是老师教就的,怎么教就怎么比,没有自己的理解。在赛宝的时候,马飞先生在那里,黄秋葵先生也在那里,都是潮剧有名的好先生,但小孩子还是基本什么都不懂,机械的东西多一些。到源正的时候,年龄已经大了,20多岁,开窍了,学习的时候开始有自己的理解和思维。源正有一个小生组,都是师父们师兄们,比如郑蔡岳,叶清发,早上起来就带我们练功,林炳利也是同在小生组的。

早晨起来都是练声,练基本动作。我们几个年轻的,都是已经演过一些戏的了,基本动作大体已经掌握,就是练得再规范一些,以及适应形势,一些太老的东西,时代发展了,慢慢改了一些。小生组这些人都是潮剧的好小生,跟着一起学习练功,有模板,也有交流,对我身段、表演的提炼和规范,帮助很大。以前潮剧六大班,其他团还有拜师这种形式,源正没有,老师都是无私地教你,只要你肯学,肯问,老师都是很无私地教你。甚至你没有问,老师父看了你的演出,都会和你提意见。老师父演戏,我最喜欢站在台边看,偷偷学,下来就自己琢磨,这对我表演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从小生转老生】我转老生是1962年。去五团的时候还是小生,等到要上省,去演《柴房会》《梅英表花》那一次,才开始转老生。我当时也必须转老生了,因为按照潮剧小生的需要,声音已经不适应。

我第一个老生戏是李志浦写的《海瑞力平驿女冤》,这个戏有录音。第一个老生戏,基本还是依靠自己在摸索。因为从小都喜欢留意老师父们的表演,小生和老生的动作也有不少共同之处,加上潮剧老生原有的表演,比如须功这些动作也不是太复杂,所以还算应付得来。这个戏出台后,大家都说还不错,既然不错,那就转老生吧。

真正演老生了,就要开始认真研究,认真学习了。我尤其注意向黄金泉师父学习,没事就看他的戏,看他的动作,看他怎么表演,私下里就琢磨,练习。我并没有正式拜金泉师父为师,其他人也没有,都是依靠平时的学习,慢慢形成自己的老生表演的。除了看黄金泉师父的戏比较多,我还看电影,看京剧老生周信芳的表演,去广州演出,也去学习了京剧老生的表演。我的须功,就是通过这样的学习消化学来的。部队的经历,对我演老生也有帮助。部队的经历对我的表演也有帮助,部队的队列训练很严格,在部队我也学过舞蹈,这些对我形态的煅造很有帮助,后来演老生,在体现老生的稳重大方上,这些都有不少可以学习借鉴。

一些年轻演员来向我学习,说要拜师,我说不用,你认为我有什么好学的,你直接来问,我就教你,学会学不会,学多学少,就看各人的造化的,但是不要拜师。我不正式收学生收徒弟,因为我觉得自己还不够这个条件,就是比多些岁数,多吃几年戏饭,舞台经验更丰富一些而已。年轻人需要什么,我就和你说,毫无保留。以前源正的老师父也是这样,我去问,都告诉你,你没问,他都会和你提建议,纠正表演。所以我对青年演员,也是这样。

【潮剧有自己的特点】潮剧并不是完全没有自己的特点特色,潮剧也有很多自己的特点特色,一些和外剧种的区别还很大。比如潮剧就有自己的走边,现在潮剧自己独有的走边基本上已经失传,舞台上居多都是用京剧的走边。学京剧好不好?好!但是学了要融化,现在有点都变成京剧的了。我们以前潮剧的走边是正规正路的,除了走法不同,出手的位置也比较平一些,讲究要圆一些,和京剧的明显不同。京剧动作位置比较高一些,也有一些棱角,动作相对比较大,比较夸张一些。京剧相对潮剧而言,总体的风格比较扬,放,这和水土有关系,潮剧就要细,圆,收一些。而且京剧的帝王将相的戏比较多,他们的老生、花脸表演很丰富。

潮剧的动作特点和水土文化有关系,和童伶制也有一定关系。小孩子你要他怎么去夸张,太夸张了就不好看。所以潮剧需要和应该向外学习,越剧其实也是向外学习了很多,现在关键问题在于学习了没有融化,我们潮剧自己的特点基本没有了。其他剧种都多少能够保留本剧种的一些特点,我们现在潮剧有什么特点?真的没有特点。

【老生表演要稳重大方】从现实中去看,人从小孩,到青年,到老年,形态、行为、举止区别是很大的,小孩活泼,青年有朝气,上了年纪了就比较稳重。到了舞台上,也是一样,小生就要潇洒儒雅,老生就要稳重大方,无论什么动作,这是一个基调。

潮剧以前的小生、老生的基本动作都不是太难,动作也基本是一样的,区别就是老生可能动作比较大,比较稳重一些,小生比较文一些,潇洒一些,无论穿蟒袍还是穿项衫,基本都是一样,花脸就有一些更夸张一些的动作。我的老生动作主要还是学小生的时候打下的基础,转老生后再从动作的风格去转变,包括学了一些京剧的动作,慢慢充实发展起来。潮剧老生虽然薄弱,象以前须功就比较弱,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东西。我学习京剧老生,主要也是学习他们的须功,象托须、甩须等。

老生的行当定位,决定了老生的唱腔、念白、步法、身段,都不能随便,要稳重,大方,有板有眼。坐也有讲究,比如角色完成一个动作后,要走去椅子上坐下来,转身、走台步、稳住、坐下,每个步骤都要稳稳的,不慌不乱。动作如果随随便便,不注意节奏点和板眼,就会显得很轻浮。老生无论站起来坐下去,都要注意整体形象的稳重,尤其穿了蟒袍,水袖和蟒袍都要用得干脆干净,不要邋遢,一些水袖动作是穿项衫才可以用,穿蟒袍是不合适用的,穿蟒袍的时候的动作要更加简洁、大方、大气,太多水袖的技巧和老生这个行当是不吻合的。

【“黑须老生”与“白须老生”】潮剧老生以前有一种“黑须老生”和“白须老生”的说法,其实是对两种不同风格老生的区分。白须老生一般都比较苍老,黑须老生一般年轻一些,两者的念白、表演、形态上都有一定的区别。我演白须老生比较多,黑须老生演的少,当然也有演过,包公就是黑须的。我的脸型和各方面条件,演白须老生比较适合。其实也不是说谁就专门演白须老生,谁就专门演黑须老生,不是这样,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老生,演员拿到角色,要按照人物的定位,去区分一些表演,去体会和创作。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