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看婉姨的戏长大。《宝莲灯》、《二度梅》虽都已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戏,但它们和它们的主演许淑婉,至今仍然是潮州潮剧团的活招牌。戏造就人,人成全戏,经典中的经典,不可复再。“寂寥清淡神仙界,怎比得人间幸福万千”的三圣母,“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西岳低”的陈杏元……婉姨腔韵里那种缠绵缱绻与荡气回肠,在我心里无出其右。她的角色,别人再怎么演都演不出她的那份真切与细腻。潮州美味天下知,这里头,少不了婉姨的戏味。离乡背井几十年,常常痴念这迷恋的味道。心想事成,这两年,70高龄的婉姨竟然马不停蹄来了三趟深圳。
暌违深圳20多年的潮州潮剧团,去年10月来演“花是妹妹叶是君”的《莫愁女》,婉姨当年就是从这个剧开始退居二线甚至演反角,但无论那时毒辣的少夫人还是如今老辣的老太君,柔韧温婉的她竟都能带给人一种辣到心肺的劲。去年底,深圳首届潮人文化节潮剧名家名段晚会,一曲《五女拜寿》,原非婉姨代表作,但她由里及外的那种入神与动情,加上依然清亮宽厚的唱腔,点点滴滴都非常入味。每个角色的感情力道婉姨都是拿生命来诠释的,泪花自然闪现是经常的事,让多少不认识她的深圳人情不自禁惊呼太有感染力也就不足为奇。一场晚会,她是翘楚中的翘楚。
春节回潮州斗胆去拜访婉姨。古稀之年的她整理资料、绘图、创作头饰、练功、吊嗓子、演出,样样不误,不为名不为利只因为喜欢和热爱。从艺五十多年,她从不浮夸与造作。花旦、正旦、老旦,甚至反角和反串,她都演。她的年代她的中台她做主,时过境迁她什么角色也都可以演,舞台是她永远的系念。一百多出剧目一万多场演出,她气息的运用一直都游刃有余,她声音的弹性越发筋道。如同好面条要能吃汤,好腔韵也要能咬弦,而婉姨的腔韵,连念白都那么饱满而有层次。
今年4月,深圳的“戏聚星期六”请潮州团来演最潮人潮味的《益春》。婉姨还特意给我带来沉甸甸的潮州腐乳饼,和她唱的潮剧一样,都是最地道的家乡味道,有滋有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