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之前,对潮剧虽喜欢,但却不热衷。那是由于欣赏水平尙不具备吧,只是隐约间觉得旋律十分悦耳罢了。记得小学三年级时,村里小学落成,请了潮剧团连演了三夜戏,同时放映电影。我都是跑去看电影,还抱怨过主事者怎么那么不精明,把三夜大戏的钱用来放映一个月的电影该多好啊。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文化水平的提高,我对潮剧的感情是越发深厚。心灵深处常常怀藏有看看潮剧演出的强烈愿望,奈何是时过境迁,只能留下丝丝憾意而已。哎!以前有戏不去看,现在想看看不到!现在,除了时常抱憾儿时的幼稚无知外,更多的是看不到潮剧演出而产生的满怀惆怅!
到了初中,越来越钟情于潮剧,每个中午收听汕头电台的潮剧连播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有时,因为有事漏掉一二次没听,也会耿耿于怀好几天。在收听潮剧中,我寻找到了人生的许多喜怒哀乐,也因为有潮剧,我的文学修养和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一天天增长。记得初中的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南北朝历史时,用杜甫诗歌中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出了一条字谜给我们猜,那时很多同学都一头雾水。老师的字谜一出来,我就猜想一定和南北朝历史有关,立刻就想起“宋齐梁陈”,《血染南梁宫》、《乱世鸳鸯》等潮剧立刻也浮现在我的脑际。我知道,《血染南梁宫》讲的是南梁的故事,它的皇帝姓萧,萧缨、萧洵我非常熟悉;《乱世鸳鸯》是讲南陈的故事,皇帝姓陈,陈叔宝、乐昌公主、徐德言也是耳熟能详;历史课本中也说到“齐”的皇帝也姓萧,萧萧之下不就是“陈”么,把“陈”写成繁体,无边剩下“东”,落木剩下“日”。谜底是“日”我脱口而出,接着把以上的想法说了出来,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我想,如果不是因为潮剧,这个字谜我是猜不出来的。自此,对潮剧多了一分感激之情。
高中的时候,由于是内宿,潮剧也逐渐远离我的耳际。那段时间,真是有点不大习惯,每个星期,我都热切地盼望着周末的到来,不为别的,只为能早点回家听听我那些以前的或是新买的潮剧录音磁带,填补内心深处那份空白!后来,在学校的阅览室我无意中看到了汕头日报,发现每逢星期二、四就有一些有关潮剧的文章,或是剧目介绍,或是演员介绍,在那远离潮音的日子里,这些文章令我乏味的高中生活充实了好多。以至到现在,汕头日报仍是我最喜欢的报纸,尽管它现在已经很少报导潮剧的信息。
大学求学广州,远离家乡,对于看、听潮剧我已不敢有太大的奢求了。“袅袅潮音长相忆,心随明月回潮汕”是我当时的心灵写照!所幸学校图书馆库存有解放后到当时的好多报纸,当中就有我钟情的汕头日报。心灵空虚、想念潮剧时,就到图书馆翻看老报纸,八十年代的汕头日报有大量的潮剧报道。我常常满足于其中。后来,在岗顶夜市的某个音像摊档上,我居然发现了一盒《赵宠写状》的潮剧录音磁带,我毫不犹豫地把之买了下来,还自我兴奋了好几天呢。接下来的日子,我三五天一次跑购书中心音像城搜寻潮剧磁带,几乎是把购书中心所有的潮剧磁带都买回了,还是难以填补心中的那份空白。大学四年级,是我最快乐的时候,因为选修了《戏剧欣赏》这门课,老师也是一位戏剧爱好者,每凡有剧团到广州演出,他都带我们亲临观赏,买学生票,票价也不贵。在此期见,观看了上海京剧院的《狸猫换太子》、《曹操与杨修》,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宝莲灯》和几出折子戏,安徽省黄梅戏剧院的《啼笑因缘》、《天仙配》,广东潮剧院的《边关情仇》等剧目。优秀的剧团、优秀的演员令我眼界大开,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精神满足!
大学毕业分配时,本有机会留在珠三角工作,但内心放不下的是那份对潮汕老家的眷恋之情。舍不得家乡的山山水水,更舍不得我常为之魂牵梦系的袅袅潮音。于是,毫不犹豫回了潮汕参加工作。
此生此世,我想,我永远的精神伴侣一定是潮剧!
愿将此身潮汕老,好将良夜伴歌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