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谭》是中唱广州公司近期推出的音碟,汕头艺士林唱片有限公司策划授权。由于选题独特,演绎到位,颇受关注。

这是首张以潮剧传统曲牌编纂的器乐专辑。潮剧传统曲牌是潮剧音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潮剧艺人经过多年积累形成的音乐创作模块,结构相对完整而严密,乐句旋律流畅优美。以曲牌音乐为元素录制专辑,不论对于潮剧音乐工作者整理传统精萃,还是一般的戏曲爱好者欣赏聆听,都是难得乐事。(附注)

《戏谭》共收《黄龙滚》、《梦蝴蝶》等十首曲目,全部是潮剧唱腔音乐中最常用曲牌,可听性极强。曲牌音乐由于是历代艺人千锤百炼精髓,较之时下新创作的腔调,在歌唱性、旋律感上有难以取代的经典地位。本辑所选曲目多为小家碧玉气度,于细微处见匠心,不论诙谐端庄、简洁繁缛,皆质朴怡人,韵味无穷。

演奏者以广东潮剧院一、二团乐师为主。科班出身的班底,演奏耳熟能详牌子曲,自然得手应手。是以专辑听来如坊间人自娱自乐自在,流水行云,出彩乐句时有出现。虽然未加人声演唱,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给听者腾出无限遐想空间。

专辑二弦领奏者为黄壮龙、郭粦书两位。郭先生弦声清脆,出字伶俐。最值得称道者,黄先生发音明丽,运弓饱满,乐句起止明确,丝弦如人声歌唱般传神,具名家风度。而陈奕夫先生的笛声,适时简洁,点到为止,也表现不俗。

本次乐队的配器,家伙少而精,仅二弦、扬琴、琵琶、小三弦、椰胡、提胡、笛子、中胡、大提琴,能较好体现潮剧传统音乐中,特有的清雅、静谧氛围。近年一团乐队中,常有二胡出现,本人觉得潮味因此殆减,所幸专辑中未予采用。

欣赏音乐之际,若关注包装,也较为考究。硬纸板封套,内附线装册页,文字介绍详尽。前有余亦文先生撰写《潮剧传统曲牌赏析》;每个曲牌占一页,列曲牌简介,并附延引剧目唱词。

与同期不少应景音像制品相比,《戏谭》制作精良,堪称珍品。当然,也尚有瑕玼。出于对本系列的喜爱与寄望,我且鸡蛋里挑石头细列如下,但求能对此后作品有所裨益。

一是录音效果,声部较为饱满均衡。但二弦声偏单薄,音频略高;深波浑浊,凝重沉闷,失却乐器原有厚重而甜润、低沉而明朗质地。而其他乐器的定位也不大清晰,质感有提升空间。建议以中唱文革后出品的《张春郎削发》、《闹钗》、《回书》等经典录音,以及雨果公司《潮腔》为参照,对比取经。

二是文案安排,简洁大方,装帧精美。遗憾者,未能附上曲牌的曲谱。专辑中所收曲牌对应的唱段,由于年代久远,听者都较为陌生,没有曲谱对照在欣赏上是一种欠缺,当伴奏使用更无从入手。而封面设计上,以贴水鬓青衣的脸庞为主体,富于写意,美则美矣,形态却不似潮剧传统妆扮。文字说明上,也有数处欠妥,如压题处的“锣鼓似雷鸣,潮剧震天下”广告词有待推敲,内文显要处数处错别字,附录演职员简介的介绍形式未予统一等。

三是曲目的编排可以更具匠心。本专辑十首曲子都以二弦为领奏乐器,听来还是单调。为顾及听者情绪,编录时或者可选取合适曲牌,各以二弦、唢呐为领奏;甚至以笛子、提胡等其他乐器为领奏;或者以细乐形式出现,活泼乐队组合。

细品《戏谭》,玩味未尽。总而言之,《戏谭》对于喜爱潮剧传统韵味之听者,不失为弥足珍藏音像。建议再录制续篇时,最好邀请潮乐界尚能登台演奏的泰斗级人物,如二弦名家黄壮茂、司鼓名家蔡建臣等,担纲出演,将令演绎水准更上档次。

据悉,继《戏谭》之后,艺士林将于12月上旬,推出潮剧传统曲牌荟萃专辑第二张作品——《潮韵》,翘首以待。

写于2008年11月19至23日

附注:1996年,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编辑委员会曾编辑出版《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其中《广东卷》部分收有大量潮剧曲牌,按书中介绍有整理过全部相关录音资料,但其音像资料至今未见面世。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