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陈巧茹来说,与其说川剧是她的选择,不如说一切是命中注定。
从她初次走上舞台起,她这一生,都随川剧的起落而变化,而她所做的,只是坦然面对这一切。
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什么感觉?可能陈巧茹最清楚。
陈巧茹,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并多次获得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等等。
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传承人,她已经演了30多年川剧,并且还要继续演下去。有人说,这是赤子之心的支撑,是信仰和植根于民族文化基因的自觉性。
早年陈巧茹饰演的林黛玉
陈巧茹少年时演的《贵妃醉酒》
现在,她复排的经典川剧《目连之母》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重新上演,对川剧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对自己戏剧的人生,陈巧茹非常乐意分享,谈论自己身处时代的卑微,以及身处时代的幸运。
川剧,很多人既熟悉又陌生。著名剧作家徐棻的《目连之母》,是上世纪90年代经典川剧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了陈巧茹与谢平安导演首次合作的剧目。10多年过去,谢平安导演已经不在了,而陈巧茹在本次复排中作为执行导演,以示对谢导的缅怀和致敬,算是给她自己的一个交代。
著名川剧导演谢平安,1996年,谢平安因成功执导著名编剧徐棻根据李劼人代表作《死水微澜》改编的同名川剧而获得个人第一个文华奖,并一举成名
徐棻(中)是陈巧茹很多代表作的编剧,也是川剧史上第一位女剧作家
10多年后复排《目连之母》,早已为人母的陈巧茹,对角色的理解比过去更加深刻。加之,她的川剧人生几经沉浮,对生活和事物的理解也和过去截然不同。因此,新的编排注入了新的思想,其创新也将会体现在灯光、舞美、场景和服饰等诸多方面。她透露,“和传统剧不同,复排的《目连之母》是‘人保戏’,你有多大能力,有多深功力,都能体现出来。”
除了创新,这次复排经典川剧会在最后一场演出时,由陈巧茹带领年轻演员登台,给年轻人一个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这是一种传承,作为非遗传承人,川剧的传承、推广和创新,是我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今年春节一过,陈巧茹和《目连之母》剧组就投入了紧张排练。该剧将于3月17至19日连演3场(图为排练现场)
现在的陈巧茹演《贵妃醉酒》,举手投足都来自于内心丰富的体验和积累
陈巧茹心中清楚,她所获得的一切荣誉都是川剧所赐。
1979年,陈巧茹开始正式学艺,1983年,她只身从泸州老家来成都,拜张光茹为师,成为成都市川剧院的编外人员,跟团表演。她扮演的工花旦、青衣、武旦,相貌俊美,功底扎实的她,用川剧唱、做、念、打的传统程式,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白天前台演出,晚上睡在后台,那是一段幕天席地的职业生涯。
幼儿时练功图
娃娃班合影,右起第六个为陈巧茹
1991年12月,年仅23岁的陈巧茹带着经典川剧《白蛇传》《打饼》《劈棺》及《四川好人》,进京献艺,名动京城。在《白蛇传》这出本该由花旦、闺门旦与短打武旦前后衔接、三人分演的川剧大幕戏中,陈巧茹一人独挑大梁,前演多情善良的白娘子,后演勇敢无畏的白蛇,展示了唱、做、念、打的全面功力,也摘回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朵梅花——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川剧舞台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金牌旦角”。
之后,她经常出国,遍访欧洲。她深感西方对川剧的喜爱和尊重,较之国内的忽视更让她感到巨大落差。到2000年后,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川剧也加快了复苏的脚步。
2010年,闲不下来的陈巧茹又开始折腾,她创建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推出了新编川剧《马前泼水》《卓文君》,以及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话剧《榆树下的欲望》改编而成的《欲海狂潮》。这些尝试都堪称成功。与此同时,她推进小剧场模式,推动更多中西文化交流。
2010年,陈巧茹创建“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出品了一系列的优秀的川剧小剧场剧目 《欲海狂潮》《卓文君》《马前泼水》等等
除了新推剧目、出国演出,10多年来陈巧茹及其团队每年都作为志愿者,带着川剧走进学校,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开设川剧课堂,为学生们讲解和表演川剧。这类基础的普及工作,陈巧茹一直在做,积累多年,她身体力行影响着很多人。
10多年来陈巧茹及其团队每年都作为志愿者,带着川剧走进学校
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从一而终,到底是什么感觉?陈巧茹说不上来。从她初次走上舞台起,她这一生,都随川剧的起落而变化,她所做的只是坦然面对这一切,无论被人忽视还是受到重视,“为什么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这些东西的价值和意义不是用物质和世俗标准来评判和衡量的。”
因为改编《尘埃落定》,与作家阿来结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