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成都晚报社承办,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协办 “成都有戏——2015川剧艺术巡回演出”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热闹开演。三位“梅花奖”获得者陈巧茹、王玉梅、王超再度聚首在川音这所音乐的殿堂,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马丽倾情对唱,川剧名家名角们共同唱响川剧艺术歌曲,现场还有川剧折子戏、川剧喜剧小品等精彩节目,为该校大学生打造出一场属于川剧的视听盛宴。
三朵梅齐聚
川剧走进音乐殿堂
四川音乐学院是名副其实的音乐殿堂,为了给该校学子带去成都川剧最强音,当日的演出,陈巧茹、王玉梅、王超三位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再度聚首,相继登上川音大音乐厅的舞台,收获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一袭深灰色旗袍的王玉梅率先登场,以悠扬的歌声带来川剧戏歌《咏梅》,《咏梅》是古代诗人陆游的名篇,他一生酷爱梅花,写有大量歌咏梅花的诗,歌颂梅花傲霜雪,凌寒风,不羡富贵的高贵品质。将这首名篇与川剧传统戏曲结合,便有了如今的戏歌,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富含韵味,意境悠远深长。
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同为古代诗人的陆游和杜甫,虽是两代人,但因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以及忧国忧民的思绪,另一位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王超献上了根据杜甫名篇《梅花绝句》改编的同名戏歌,观众们跟随他高亢有力的歌声,去游览杜甫草堂、欣赏浣花溪……
除了三朵梅花齐亮相,成都市川剧研究院的两位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马丽则倾情对唱了川剧戏歌《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与戏的和谐贯通,戏与歌的完美结合。当戏歌与古诗相遇,唱出的是一种别样的思乡之情。
压轴上阵的,是中国戏曲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伟大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留下了这首名篇《春夜喜雨》,演出中,一身红色旗袍的陈巧茹,甫一登场,便收获学生们的掌声。在她曼妙温婉的歌声中,仿佛演绎出当年杜甫在草堂茅屋亲自耕作,种菜养花……
互动环节升级
大学生体验川剧念白
此次巡演的一大亮点,是向高校学子们推广川剧,鉴赏川剧知识。当日演出现场,不少节目的伴舞中,舞蹈演员们都穿着长长的水袖服出场,色彩斑斓的水袖舞出不同的花样让人百看不厌。演出中间穿插的互动环节中,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亲自上阵客串主持,请出一位善舞水袖的舞蹈演员,还邀请了3位同学上台,学习如何耍水袖。蔡少波介绍,“耍水袖是川剧旦角基本功之一,对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创造优美的舞蹈韵味有重要作用。只要剧情需要,无论传统戏或新编戏中的女性角色,也不管是青衣、正旦、花旦,都可使用耍水袖的技巧。”他介绍,耍水袖的基本技法可归纳为十种:拂、搭、裹、抛、托、抓、抖、挽、转、扬。人物的情绪变幻莫测,舞韵的巧拙也千差万别,要在水袖运用上做到既准又美,且具有独创性,则有赖于演员的艺术修养和高超技艺,绝非朝夕之功。介绍完毕后,3位同学还跟着演员学起抛、收等水袖基础姿势。
除了水袖功,川剧的讲白也是一大特色。水袖互动结束后,蔡少波请出该院的国家二级演员孔刚,为观众们介绍川剧讲白的基本知识,这也是此次巡演中,互动环节首次增加川剧讲白。善于扮演武生的孔刚,最擅长饰演宰相、皇帝等角色,说起川剧讲白,他信手拈来一段脍炙人口的台词,“堂堂相府,威武将材,功高德重,名扬四海!”讲白念得抑扬顿挫,显示出大将风范。参与互动的几位学生也学着孔刚的语调念起这几句讲白,虽然显得力道不足,但也被孔刚评价说,“他们还是非常有范儿的。”
学生评价
让西方音乐和传统戏曲交相辉映
除了一首首好听的川剧戏歌,当日的演出还汇集了川剧小喜剧《九流相公》、川剧木偶戏《白鳝观景》、戏曲舞蹈《俏花旦》《春色满园》以及川剧绝技变脸吐火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虽然不同于川剧大幕戏的气势恢宏,但以戏歌为主打,配以分门别类的节目,更能感染大学生观众们。
一位学习西方古典音乐的学生,在演出结束后告诉笔者,“虽然常常有各种高规格的演出来我们学校,但川剧仍以她独特的魅力,吸引我们来聆听、学习。”她还表示,希望今后有更多这样的演出走进川音,让西方音乐和中国传统戏曲交相辉映。
另一位小提琴专业的学生也表示,“今天的演出非常赞!艺术家们的演唱和表演都很吸引我!”她的一番话也令人感动,她表示,“虽然我学的是西方乐器,但我认为咱们老祖宗的文化和传统不能丢,川剧艺术进高校巡演这种方式,让川剧更贴近90后、95后,也让咱们的川剧更大众化、年轻化,我希望让更多人爱上这门老祖先传下来的属于咱们四川的独门艺术。”钟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