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成都盐市口的闹市区,有一栋颇具特色的银灰色建筑,“四川省川剧院”几个大字上,一幅《巴山秀才》的剧照铺满了整面剧照墙……2011年8月,由四川省川剧院出资200万元成立的四川省川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省川剧院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省川剧院院长、“二度梅”获得者陈智林坦言,以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来营销川剧,推动非遗项目走市场是公司成立的目的,公司将通过艺术创作、展演平台、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整合,打造一个川剧的非遗传承、保护、推广平台,让古老的川剧走上一条生产性保护的新道路。
两条腿走路既搞传承又走市场
2011年8月,由四川省川剧院出资200万元成立的四川省川艺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由陈智林担任公司法人代表。公司以经营综合文艺表演和国内演出为主要业务,旨在创新艺术生产方式,繁荣川剧艺术,推广、传播传统艺术,促进传统川剧艺术的现代化、世界化。
陈智林敢于“老戏新唱”的底气,源于四川省川剧院优秀的人才和剧目。陈智林、古小琴、何苓、崔光丽、李莎、刘谊,四川省川剧院6朵“梅花”竞相怒放。四川省川剧院近年来创作演出的《变脸》、《易胆大》、《巴山秀才》等经典川剧,也曾先后荣获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金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
“剧院专心搞创作,剧场提供展演、传承的平台,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我们有底气两条腿走路,一边搞传承一边走市场。让古老的川剧走上一条生产性保护的新道路。”
川剧产业链剧场+俱乐部+商业产品
银灰色的涂漆外墙,铝质的褶皱外观,坐落于闹市区的省川剧院充满了艺术气质。“高16米、长18米,墙面是我们从北京量身定制的‘六面翻’剧照墙,可以不断‘变’出《巴山秀才》《白蛇传》等经典川剧剧照。”剧院里,能容纳400名观众的川剧新剧场,拥有一个可升降收缩的大型舞台,高25米、长近20米,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表演空间。这样在有限的空间中,每一个观众都能享受到贵宾席一样的观看感受。
“楼顶的天台,我们准备成立一个大型的戏剧文化俱乐部,定期举办戏剧沙龙、传统戏剧演出。”陈智林说,大剧院今后每个月将进行两场免费演出,轮流上演川剧精品剧目和折子戏。而在一楼大厅,一个500平方米的商业区,则用于开发川剧脸谱、卡通玩偶、戏剧音乐等系列产品,打造川剧产业链。
“3—5年,让川剧火起来”
“我反对说‘川剧看不懂,没有观众’的说法。我们将大学锁定为中国川剧大剧院的目标观众群体。”陈智林说,除了将大学生邀请到剧院外,他们还把川剧送到大学校园中,让学子与川剧零距离。“我希望在3-5年间,能够在大学、中学开办川剧赏析班,让更多青少年能够与川剧亲密接触。”
早在2003年北京国际戏剧演出季上,《巴山秀才》连续两日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原本800元的最高票价被炒至1000元,创下了川剧票价的一个历史纪录。2005年,《巴山秀才》走进清华、北大等高校并受到高校学子的热捧,成为第一出走进北京高校的川剧。
与此同时,几年前省川剧院就开始策划各类商业巡演,先后运作了《心有泪行》、《牛玉儒》、《巴山红叶》、《火焰山》、《镜花缘》等剧目上百场海内外商业巡演。如今,每年省川剧院的国外巡演高达50至70场,川剧热销海外,关键在于变依靠政府拨款创作剧目的“输血”方式,为面向市场找项目融资、参与市场运作的“造血”方式。
站在漂亮大气的新剧场门前,陈智林讲起蕴藏在他内心的这个梦想:3-5年之后,经过他与一众川剧人的努力,让川剧重新火起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