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部大开发"的进军声中,历经百年沧桑的古老川剧,擂响了跨向新世纪的锣鼓。过去,"振兴川剧"比较注重川剧自身的剧目建设和人才培养,现在,亟待我们运用面向新世纪的科学发展观,将"振兴川剧"推上历史发展的新台阶。

如果我们以产业看文化,重新审视古老川剧,便不难发现:传统戏曲与文学、影视、戏剧、美术等一样,都是某种形式的生产和消费。出了戏,出了人,怎样去赢得观众?又怎样才能做到戏迷人、人迷戏呢?关键在于以文化产业的思路,对川剧艺术进行开发经营,这成为21世纪"振兴川剧"的另一个历史命题。

戏曲产业尚待深入开发

川剧"变脸"特技表演,号称"中国一绝"。一般观众看了之后,仅仅感到惊奇、神秘而已,有人却另有所观,另有所悟。原西安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旅美电影艺术家吴天明透过这一特技酝酿出一篇妙绝天下的大文章。为此,启动香港邵氏兄弟影业公司资金,借用西安电影制片厂器材,聘请魏明伦编剧、朱旭主演,并特邀任庭芳担任川剧艺术顾问、刘忠义担任川剧变脸指导,将川剧变脸由特技变成了绝剧;影片《变脸》一经上映,即受到广大观众的推崇,在我国香港及日本、俄罗斯频频获奖。处在成都的峨嵋电影制片厂近水楼台不得月,眼睁睁地看着会念经的外来和尚入川大捞一把。作为一位熟谙东西方文化的著名电影导演,吴天明算得上开发西部文化的先行者,有胆有识,独具慧眼。而他开发的首要目标,便是瞄准古老的川剧。

还有一例:1999年1月,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所属丑角艺术专业委员会挂靠四川省川剧院,组织"99"长城乐"川戏丑角艺术展演,由成、渝两地及各市、县川剧团的24位川剧名丑同台逗乐,演出了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折子戏25个,接连5场,场场爆满。这些曾经多年活跃在当地的川剧名丑,不少人因剧团瘫痪已很少演出,有的甚至息影舞台,俨然涸辙之鱼,有机会亲躬展演,顿觉如鱼得水,演起来特别卖力,仿佛要把所有本事都贡献出来。紧接着,又与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联手制作《川丑集粹》VCD光碟,6盒总计12个精彩节目,首批发行3000套,每碟15至25元,深受新老观众欢迎,有的早已缺货,难于买到。

这是川剧自身的一项有效的资源开发,一种文化事业的企业化运营。一方面,版权属于演员本人,并有丑角专业委员会全权代理,作为甲方;制作与经营权则归音像出版社,是为乙方。通过《川丑集粹》增加当前音像市场的有效供给,启动大众化的文化消费,让川剧丑角艺术为社会各界收藏和欣赏。四川电视台又从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得到播映权,《川丑集粹》频频亮相于该台卫星频道和第一套节目,与更多的观众见面。这是任何一个表演团体或该演员个人难于做到的,甲乙双方产权明晰,共同试行一种规模化的生产和经营,资源共享,利益同分。目前,音像出版社又与四川省川剧院联手制作《白蛇传》、《芙奴传》、《意中缘》、《绣襦记》以及《变脸》等光碟投放文化市场,前景乐观。

靠发展文化产业铸造戏曲艺术品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中外文化交流渠道的拓宽,作为古老的巴蜀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川剧潜在的资源优势正变为现实的文化优势。1985年6月,川剧《白蛇传》揭开了西柏林的"地平线"85"第三届世界文化节的帷幕。演出结束,观众鼓掌、欢呼"阿博"!好极了!,并以脚踏地板的声音表达兴奋,演员谢幕长达14分钟。继之,巡回荷兰、瑞士、意大利等国十大城市,演出22场,观众达2万人次。1997年5月,日本文化财团邀请川剧《白蛇传》东渡扶桑,在东京、大阪等大城市演出共24场,观众达5万人次。这两次出国演出以文化产业的手段运作中国戏曲,乃是当今国际演艺界普遍采用的新模式。川剧《白蛇传》在欧洲四国和日本取得巨大成功,其重大意义在于面向东西方演出了一场四川文化产业的"大戏"。

诚然,艺术创作人才的优化配置,是川剧《变脸》成功的内部因素,与之同时,以文化产业的手段排演新创剧目,则是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四川省川剧院自1995年春节新建"中国川剧"剧场,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安排午场,至1997年7月首演《变脸》,陆续上演大小传统剧目达200余个。两年多的舞台演出,四川省川剧院的艺术家们自觉关注现实,注重观众的审美期待,超前把握社会心理发展趋向,不以纯娱乐的搞笑作品逗乐观众于一时,也不取悦专家一味追求评奖,而是着眼于发展文化产业,铸造艺术品牌,不仅牢固地占领本地舞台,同时更与国内文化市场接轨。后来,川剧《变脸》应邀参加"98上海国际艺术节,同时巡回南京、苏州、杭州;2000年10月,《变脸》又参加以文化产业手段运作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在发现和顺应艺术规律、市场规律的舞台实践中,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做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结束了剧院在计划经济时期"大演大赔、小演小赔、不演不赔"的尴尬局面。

文化产业重在持续发展。川剧《变脸》源自同名影片,一方面增加了改编的难度和市场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为再创作提供了若干方便,在文化资源的持续发展上再做文章。编剧魏明伦"客串"电影,现在重操旧业,回归舞台再创作川剧《变脸》,自然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任庭芳、刘忠义曾参与影片拍摄,回过头来再搞本行,更是娴熟于心,左右逢源。院长张开国不愧为艺术管理行家,将剧院的剧目建设列入文化产业运作,并且在真正意义上落实到实践,还在持续发展中狠下功夫,这是川剧《变脸》获得成功的又一决定性因素。其实,这正是传统戏曲得天独厚的艺术优势。

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国有剧团,走向文化市场,走产业化道路,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艺术既是文化资源,也是经济源泉。四川省川剧院的成功实践表明:加强产业意识,实行艺术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使用,乃是戏曲艺术在文化市场激烈竞争中的立足之本。 (陈国福,中国文化报)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