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余位川剧演员、爱好者在我区嘉滨路“川剧人家”戏迷聚居地等候一位尊贵的客人。下午3时许,只见这位客人一下车,便走上前去同大家一一握手,激动地说到:“你们是我的亲人,今天我回家探亲来了!”
这位贵宾就是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许倩云,晚辈称她“许先生”,弟子崔光丽(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亲切地叫她“妈妈”。
当天下午,86岁高龄的许倩云和我区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川剧小生”现年75岁的李良明共叙欧洲演出情谊,与在座曲艺界人士一起探讨川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之路。
欧洲巡演结缘
“第一次登台演出时,我才13岁,当时很紧张,脸都涨红了。”许倩云回忆起初涉川剧时的情景笑了起来。“今天的80后、90后可比我们强多了,我最小的弟子现在还不满20岁,登台的时候落落大方。”许倩云看着身边的弟子自豪地说。
众所周知,许倩云为人谦逊,在表演上追求精益求精,每次登台之前,她都在台下反复练习,她常说细微之处最能体现一个艺人的修养。她也是一位“无法关门”的老师,到目前为止,她的徒弟已近百人,其中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就有6人。
而与李良明的相识是在随中国川剧院赴欧洲巡演之行中。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天地一片广阔,全国各地的曲艺门派百家争鸣。作为川剧表演艺术名家,许倩云的足迹遍布全国。1953年,许倩云被调入西南川剧院,随贺龙元帅参加朝鲜东海岸和上甘岭慰问演出。
之后不久,文化部组织著名川剧演员组成“中国川剧团”到波兰、保加利亚等东欧国家进行文化巡演,许倩云和李良明一起赴任。演出过程中,李良明得到了许倩云的亲自指导和传授,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
唱腔折服观众
聊了近两个小时,戏迷们再也按捺不住了。“许先生,唱一段让我们过过瘾。”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来。看到他们如此热情,许倩云推辞不过,站起来同大家挥挥手,对徒弟说:“幺儿,你先上台来一段,让各位师哥师姐点评一下。”
弟子走上舞台,开始献唱。徒弟的表演引出了许倩云的“戏瘾”,只见她走上戏台,微微翘起兰花指,没唱上三句,台下的戏迷就欢呼起来。
“许先生今年86岁了,还能唱年轻时候的戏!这《柜中缘》选段,许先生一下子演两个角色,玉莲和玉莲的母亲。”台下一位老粉丝告诉大家,《柜中缘》曾在解放初期风靡全国,讲的是民女玉莲与岳飞之子岳雷缔结良缘的故事。
台上的许倩云虽没化妆,但名家风范依然不减,惹得现场观众赞叹不已。“我平时不经常看戏,刚才听许先生唱戏,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感觉我们和戏中的人物如此亲近。”台下一位年轻的川剧迷激动地对记者说道。
看到当年“战友”表演如此精湛,李良明显得有些激动,赞美许倩云“80岁的年纪,18岁的心态。”随后,李良明和老伴儿刘鸿琴给大家来了一段夫妻搭档唱段,让现场观众过足了瘾。
与时俱进发展川剧
“川剧是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非常淳朴。”许倩云表演结束后告诉记者,川剧人对川剧的付出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另一种方式。她说现在喜欢川剧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年轻一代,很多都没有接触过川剧,因而担心经典的民族文化会面临失传困境。对此,“川剧人家”创办者黎明先生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现在不是川剧找不到观众,而是观众找不到川剧。”
黎明先生是不折不扣的川剧迷,2008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职位上退休后,毅然放弃广州优厚的待遇回到老家合川,自筹经费开办了“川剧人家”。
“我非常感动,感谢你们对川剧无私的付出,我觉得川剧的未来大有希望。”说着,许倩云站起来向黎明先生深鞠一躬。黎明则说:“我是听着许先生的戏长大的,许先生今天来合川做客,以后这里就是您的家,也是戏迷朋友的家。”
“解放前,重庆地区盛行着一句话叫‘北碚的电影合川的戏’,当时,合川是个誉满重庆的戏窝子。”李良明给大家介绍道。据史料记载,早在唐朝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清朝道光年间,合川的川剧班社——燕春班使合川川剧魅力四射。近代,合川又培养出了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吴晓雷、金震雷。但面对流行音乐等时尚元素的冲击,川剧市场空间越来越小,现在合川的川剧演员不足20人。
“随着德润合川的建设,家乡孕育的经典文化会慢慢复兴起来。”李良明告诉记者。
谈及川剧未来的发展时,许倩云希望川剧能与时俱进,从而随着国家的发展而兴旺起来。她告诉记者:“在当代青年人追逐时尚而忽略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川剧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为了做到与时俱进,我在教学时,特别强调把长腔尽量缩短,唱速变快,以适应当代人的生活节奏。同时我们这些老同志也在积极转变思想,在传统戏剧中融入了更多现代化生活场景。”
看着老一辈的川剧艺术家为川剧的未来发展之路做出如此多的贡献,看着新一代的川剧爱好者对传统川剧倾注的满腔热血,看着我区“川剧人家”为川剧艺术的复兴所做的种种努力,我们相信合川川剧的发展之路会走得更长远、更宽阔。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