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自今日起在绵举行。60多位来自全省各地的青年精英齐聚绵州舞台,竞显梨园风采。
这是一场川剧从业者的风云际会,更是一场川剧爱好者的饕餮盛宴。群星辉映,热潮涌动,绵阳的川剧氛围犹如鲜花着锦。回首来时路,我们发现,在绵阳这块热土上,川剧的薪火,一直就没有熄灭过。
川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绵阳造”
在中国传统戏剧中,川剧有着独特的艺术品貌与个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条悠远的血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美誉,时至今日,川剧仍被许多人尊为四川的“国粹”。而绵阳自古就是川剧重镇,是仅次于成都的“川剧第二码头”,近年来更是人才辈出,佳作频现。
新时期绵阳川剧的辉煌,从1978年春天拉开序幕。当年元月,邓小平途经成都短暂停留时,连看了3台川剧优秀传统折子戏,戏剧界由此破冰迎春。同年3月,原绵阳人民剧团连续演出3场川剧《十五贯》,场场爆满。随后绵阳各地纷纷成立剧团,川剧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陈明星、杨中泉、陈竖琴、邹开歧、喻海燕、蒋淑梅、李德书、唐永孝、刘大军、张承恩、陈永乐、姚光普等编、创、演、研人才竞相涌现,《华清池》、《冰河雪》、《白蛇后传》等剧目成为业界经典。
在绵阳川剧人的记忆中,这些片段永远不能遗忘:1989年,《华清池》应邀进京演出,受到中央部分领导和众多全国知名艺术家、评论家的肯定,并被多家权威媒体报道;1993年,《白蛇后传》参加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一举囊括演出奖、编剧奖、导演奖和优秀演员奖、演员奖;1994年和1997年,喻海燕与蒋淑梅分别获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1995年,第四届中国戏剧节上,《大禹魂》包揽编剧奖、优秀演员奖、优秀配角奖、表演奖、编舞奖、音乐奖;上世纪90年代,绵阳川剧演员还多次在央视春晚和戏曲春晚中亮相……
改革大潮下,川内首创的“团带班”
与几乎所有的传统戏剧一样,川剧也曾一度变得低迷衰微,一些地方的川剧甚至在进入新世纪后彻底销声匿迹。绵阳川剧也受到了同样的冲击,但值得欣慰的是,绵阳的川剧最终渡过了难关,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振兴川剧”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给了绵阳“川剧水土”足够的“养分”。2006年,市专业川剧团进行改制,归并组合后的川剧开始走上新的发展之路。针对川剧人才后继乏人的实际情况,我市于2006年兴办了“团带班”,从重庆及省内各地招来一批有天赋的小演员,由绵阳川剧团的老台柱、国家二级演员张君祥等老师手把手培养,这是全省地市级唯一的川剧“团带班”。这一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先后投入数十万元,用于场地改造和设施、设备更新,所有的学员免收学费。
几年后,这批小演员陆续成长为绵阳川剧舞台上的生力军:2009年8月,第十三届中国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绵阳艺术剧院川剧团“团带班”4名学员获得“小梅花”奖;2012年春节期间,“团带班”学员远赴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在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举办的迎春晚会上演出川剧折子戏《活捉王魁》和《水漫金山》,让当地华人和国际友人赞不绝口;2012年8月,四川省首届青年川剧演员比赛,绵阳11位获奖演员,全部都是“团带班”学员。
“团带班”为绵阳川剧的振兴带来了新的转机,全省乃至全国大大小小的文艺晚会上,“送戏下乡”的舞台上,到处都能看到绵阳艺术剧院川剧团“团带班”的身影,其整体实力得到了专家和业界的一致认可。
民营剧场中,别出心裁的“活标本”
在振兴川剧的道路上,绵阳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国有院团,另一条腿则是民营川剧场。爱好川剧的人都知道,在绵阳,有一个民营川剧团名闻遐迩,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还曾在2013年受到中宣部和文化部的表彰。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天青苑。
2006年,在涪城区铁牛街社区,文化热心人周永秀与市文化馆联合建起了天青苑川剧团。剧团成立之初,每天只有几个观众,身处“老观众、老剧目、老演员”的困境,剧团努力寻求突破。为了培养年轻观众,天青苑对30岁以下观众实行免费看戏,此外,他们还向各个社区赠送门票。同时,天青苑还实行“以茶养戏”模式,并积极参与“送戏下乡”,使剧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双丰收。
至今,天青苑已演出3000余场,从传统的大戏到经典的折子戏,再到新创的现代戏,好戏连台,不但受到绵阳及周边地区戏迷的热捧,全国各地不少川剧迷也慕名而来。随着天青苑的声名渐隆,省内一些川剧名家也前来助阵,400多个座位的剧场常常座无虚席。“市场经济下传统戏剧如何变革创新,如何生存发展,天青苑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标本。”一位戏剧研究者告诉记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