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建于1952年的眉山县川剧团,曾以其精湛的表演艺术闻名川内。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每逢川剧团演出,上到老人,下到小孩都如同过节,那份热闹无疑是老一辈眉山人的集体回忆。然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川剧团陷入生存困境,演员们几年都不曾有一次登台。
1月21日,“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文艺巡演在东坡区崇礼镇正式启动。演出之日,当地群众纷纷前来捧场,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作为巡演的主力军,川剧团似乎又找回了辉煌期的忙碌劲儿。此时的川剧团又迸发出新的活力,新节目层出不穷,新编排更符合时代审美。涅槃重生的川剧团,不再仅仅是一个逝去的集体回忆,更将在新时代的农村百姓心里留下鲜活的新印象。
“前世”·回忆
● 曾经排名全省前三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眉山便有川剧团,名为“群乐”。1952年,国家接管后更名为眉山县川剧团,由县上的文体科管理。解放初的眉山县城,就一条街,绕过去就是田。然而在这个巴掌大的小县城,川剧团的实力却能在全省众多的县级专业川剧团里排到前三。
上世纪60年代,排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1972年后,开始流行现代戏。2小时的大戏《金沙江畔》随着川剧团渐入辉煌。对于许多老眉山人来说,川剧团是一份挥之不去的集体回忆,它代表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时代。
到了80年代初,古装戏逐渐红火。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大,川剧团一天演一场,逢赶场一天演两场。大戏《白蛇传》上演,在全靠口耳相传的情况下,连续演出几十天都是爆满。空间不大的川剧团剧场内,上下两层楼,13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连角落都站满了踮着脚尖的观众。
在巅峰时期,川剧团内有110多个成员,光是会吐火变脸的演员都有一二十人。
● 川剧团走到哪都像过节
眉山县川剧团受邀去外地的剧场演出,用货车拉上道具,浩浩荡荡的七八辆车出发。《白蛇传》到外地演出时,川内其他川剧团还会特意来捧场学习。每到一个地方,尚未到达剧场,当地的群众就把车给围住了。
川剧团的演员们,享受的都是明星般的待遇。演出结束后,好多观众就守在剧场门口,等着请剧团的演员出去喝茶吃饭。若是演员不肯出去,观众觉得抹不开面子,硬是要站着等。谁要是跟剧团的演员吃了顿饭,喝了顿酒,那可是面上有光的事,是可以跟人吹牛的谈资。
每一年,川剧团都要到眉山县各大乡镇巡演。东坡区的陶广汉回忆:“一逢川剧团表演,那气氛就像过节。”东坡区万胜乡的朱老太太还记得,大约是1982年,川剧团到眉山万胜芒硝厂表演川剧。到了演出那天,乡上比过年还热闹,大家讨论的都是川剧团的事。演出那阵,2角一张的票硬是不够卖,临时拉起的场子里挤满了人,场外也围满了人。场上的人就能看到个灯光影儿,能听到个声音,却也是一直到散场也没人离开。“我出去上了个厕所,然后挤都挤不进去了。”朱老太太回忆起那时的场景,好像怎么也说不尽那份热闹。
“涅槃”·低谷
上世纪80年代末期,川剧开始进入最为艰难的时期。县城日趋繁荣,剧团却日渐衰落。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卡拉OK、滑冰场、电影……新鲜的事物把人们的注意力扯离开了川剧团。
川剧团陷入沉默,几年未有一次演出。人员老化、经济困难、服装陈旧,队员离团,一系列的困难横在了川剧团面前。川剧团从110人缩减到60余人,还有人不断在离开。川剧演员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有了些低人一等的味道。
这年头,谁还看川剧呢?绝望的气氛弥漫在剧团里。昔日人头攘攘的剧团内,空了多年的位置上唯寂寞的灰尘在守候。
茫然,等待……
“今生”·新印象
● 到基层 去巡演!
1月21日,“赴农村基层心连心艺术团”文艺巡演在东坡区崇礼镇正式启动,整个巡演计划用1至2年的时间,走遍东坡区的301个行政村和社区。作为巡演的主力军,川剧团用1个月的时间,紧急准备好了表演需要的几大节目。
三句半节目《三级联创话党建》,演员一出场就逗乐全场。反映眉山“三自精神”的小品《东坡儿女情》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一位老大爷边看边擦眼泪。川剧经典吐火变脸压轴上场,后排的观众都踮起脚尖,叫好声不断。
直到最后一个节目,现场都是人山人海,几乎没有观众提前离开。崇礼镇居民李云霞看完节目就成了川剧团的新“粉丝”,说起变脸节目她意犹未尽,“想不到在我们眉山还有这样的绝技,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要是他们还来演出,我肯定要来看。”
在现场自发响起的热烈掌声中,曾经的眉山县川剧团,今天的东坡区川剧团,迎来新生。
其实,川剧团早已不是低谷期的毫无作为。到了20世纪初,随着对传统艺术的日趋重视,川剧团又获得新生机。政府支持,不但加大了对川剧团的经济投入,安排表演机会,还组办了川剧文化节。川剧团借机调整自身,在传统川剧外又新增了小品等符合观众需要的节目。一系列的措施,让川剧团又重回了大家的视野。不过此时演出的舞台,多是政府扶持性质的,为小舞台而表演。
当川剧团走向面对农村、面向百姓的大舞台,新的一页正式拉开。2月3日,心连心艺术团来到柳圣乡,大受欢迎。“川剧团要来表演了”,成了东坡区乡镇街坊间经常讨论的内容。大年初一金罗马广场,大年初二东坡湖公园,大年初三东坡金城……这未来的日子,川剧团是想闲也闲不起来了。
● “巴巴掌”才是检验标准
2月初的一天,来到正西街东坡区川剧团。
“眉山剧场”的招牌在周围热闹的商铺间极不显眼。走进这座有着50多年历史的剧场,舞台上的川剧背景,木制的房梁,角落里的老式木椅,昏暗的灯光……对曾经的故事欲语还休。
舞台上紧张排练的演员们激情四溢,忽地把思绪拉回当前。即使是不上妆的彩排,下面也不时响起掌声。台上,反映拆迁的小品《大家、小家》正在排练,“我忍得你水滴”,“老子要给他磕在身上”等眉山特色语言让忍俊不禁。这个小品,川剧团在东坡区找故事、写剧本,又找当事人了解,前前后后花了3个多月才出炉。
走过低谷,老剧团的底子还在,精神气还在,剧本自己写,每个表演大家都精益求精。细致到挥手的方向、生气的神态,大家都要认真讨论一番。唯一有些不同的,现在剧团要求演员是一人多用,一专多能。就说表演变脸的女演员,还得参加小品演出。
“既能阳春白雪,也能下里巴人”,下乡去巡演,剧团里没有人有过怨言,负责人卫能翔说,“走进基层,才有脚踏实地的感觉。与观众见面,才能知道不足。观众的巴巴掌,才是节目好坏的检验标准。”
好看,下面就是巴巴掌;不好看,下面观众就走人。面对几百上千的群众,川剧团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卫能翔欣喜地感到,剧团重新焕发了活力。大家工作热情、生活热情都高涨起来,排练节目、讨论节目,没人松劲。
“现在是月月有新节目,天天都忙。”川剧团这一忙就是两年。相信两年后,涅槃重生的川剧团,不再仅仅是一个逝去的集体回忆,更将在农村百姓心里留下鲜活的新印象。(记者 古笑言)
(摘自 《眉山日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