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我来为大家唱段粤剧。”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在人代会的分组讨论谈到传统戏曲时这样说,“我能当传统戏曲的演员,却很少当听众。”
同样在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广州粤剧团团长倪慧英透露,她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反问过对方喜不喜欢戏曲,对方的回答是“不感兴趣”。“这些高素质的人都不喜欢戏曲,这实在让人为传统戏曲担忧。”倪慧英说,“我们在演出时,观众本来就少,而在这些观众中,又以老人为多。传统戏曲想靠市场化运作,是不可能的。”
在本次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川剧声腔第一人”、两度获得梅花奖的沈铁梅也向记者透露了相似观点,“我反对一谈传统戏曲就谈市场。让传统戏曲到市场中‘冲浪’,自生自灭,传统戏曲必死无疑。”
中国戏曲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武术、魔术、服饰、建筑等艺术门类之大成,其艺术含量丰富,体系完整,衍生剧种繁多。可是,在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戏曲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394个剧种,目前仅存260余个,部分剧种濒临灭绝。
此前,沈铁梅曾建议,让川剧到大学里去,每年演出一场。可是,她的建议并没有得到相关方面的积极回应。
“我不奢望每个人都喜欢川剧,但我希望大部分人能接触一下,其中的一部分人能走近它、热爱它。”沈铁梅代表说,对一般人来说,不一定非得能唱上两段,重要的是学会欣赏剧中的那种写意、那种灵动性和空间感。
与沈铁梅“英雄所见略同”的还有倪慧英。3月8日,她在分组讨论会上提议:“能不能让大学生一学期看一场戏?”倪慧英话音刚落,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打趣地补上了一句“而且是政府埋单”。
不过,汪洋的另一个观点是,当下,年轻人压力大,生活节奏快,需要快餐文化,等社会发展到人们有时间享受生活时,中国戏曲也将是其重要选择,同时,不少人退休后,有了时间,也会听听。“传统戏曲的市场定位,要抓住两头:老人和孩子。”汪洋说,让孩子们多接触戏曲的目的就是熏陶,让他们多少知道一些戏曲,倒不一定非得喜欢。(记者 田文生)
(摘自 《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