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明忠,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凤和乡三角沟村人,在年近70岁时,并非科班出身的庞明忠却要成立川剧艺术团,并不惜重金执意投身戏剧。因为他发现,童年的那份记忆已经越来越模糊,他熟悉的川音戏剧也越来越少了。为了找回那份美好的家乡情结。在四川省200多处川剧团都被改掉之后,庞明忠却成立了自己的川剧团。庞明忠自己的那份“乡愁记忆”会成为四川人群体的“乡愁记忆”吗?
难以忘怀的川剧记忆
童年时代的庞明忠受川剧的影响至深。
庞明忠说,因受奶奶、父亲酷爱川剧的影响,他从小近乎疯狂地迷恋上了川剧。当年村里川剧班里的老川剧师傅看到了庞明忠如此地执著和钟情,便一句一词、一招一式地教他。庞明忠一词一句地学、一招一式地练……在三面红旗的年代,他每年春节都跟老艺人学唱川剧,在周边乡镇、村、社演出,而这些,几乎囊括了庞明忠童年时期最精彩的故事。
而后,庞明忠在老川剧师傅那里学会了三出川剧折子戏:《马房放奎》、《别洞观景》、《三伯访友》。庞明忠扮演《马房放奎》、《三伯访友》两戏中的小生一角,他清秀端庄的扮相,字正腔圆的唱腔,赢得村民们的阵阵喝彩。在《别洞观景》中,庞明忠客串旦角白膳仙姑,潇洒自如、神形兼备的做派与招式,一度成为观众的美谈。50多年过去了,现如今当他为母亲祝寿贺喜时,他竟然能够一字不漏地将剧中老生和小生的全部戏文演唱出来,博得满堂喝彩,掌声雷动。
庞明忠告诉记者,他十年前就有了成立川剧团的想法,只是由于条件限制,加之工作繁忙无精力组团。适逢2012年全国文艺院团改制,四川全省的200多个川剧团几乎都改掉了。庞明忠抓住这个时机,成立了自己的川剧团。如今,在四川全省留下的17个院团中,能正常演出大幕戏的只有三、四个院团,而庞明忠的川剧团作为一支新秀,已然名列其中。
除了庞明忠自己从小酷爱川剧之外,用他自己的话说,打造川剧团,还在于川剧自身的艺术性强,言辞幽黙,通俗易懂,有着极强的教育意义。
“我成立川剧团不是为了玩班子。”一向擅作惊人之举的庞明忠成立川剧团之前就有了规划,“成立川剧团,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宏扬忠义文化。在振兴川剧,丰富中、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是为了挽救9千万四川人民的地方民族文化,以传统戏剧形式行教育之实,呼唤道德回归,构建和谐社会。”
有条不紊的传承规划
细数庞明忠的职业,在成立川剧团之前,他做过工人、军人、打字员、公务员,开过宾馆、公司,后来带资8000余万元回西充县投资农业项目,组建四川丰慧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从事种植养殖业。他拥有着高级经济师的职称,但他却只有高中文化程度。
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庞明忠经历了“工农商学兵”五种角色的转换,体味了酸甜苦辣咸的“五味”人生。除了收获丰富的人生经验之外,也形成了他做事稳重、计划周密的个人风格。
成立川剧团时,庞明忠在第一时间召开公司股东会议,并在会上宣布公司每年出资125万贴补川剧团演职员工工资,参会人员同意了成立川剧团计划。为了推动川剧团的发展,庞明忠还号召自己的女儿、儿子、儿媳,以及孙辈来参与剧团工作,调动一切力量服务川剧团。庞明忠在会上也曾向自己的后辈宣布,川剧团成立后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庞明忠介绍,四川民中川剧艺术传承演艺有限公司成立还不到两年,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川剧团的成立得到了很多老艺术家的支持,庞明忠还主动诚邀一些老艺人来艺术团教育新人,很多新人内心也得到了鼓舞。
到目前为止,庞明忠的川剧团已形成了一批较为专业的表演队伍,共有演职员工42人。其中,国家一级演员2人,二级演员9人,三级演员6人,各种金奖得主6人,文华奖得主1人,国家二级作曲1人,作曲、配器、指挥1人,演员平均年龄还不到40岁。“还有更多的年轻艺人在接受培训,未来的剧团队伍还会不断壮大。”庞明忠说,“越来越多的人重拾了对川剧的兴趣,这对川剧团未来的发展来说也是件好事。”
从实际的投入和产出数据来看,庞明忠创办川剧团不仅不盈利,反而出现亏本情况。川剧团成立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包括购买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午台幕布,购买厦门金龙大客车、道具车,仅2013年全团支出费用就190余万元,但全年演出收益仅31万元,包括政府补助的20万元,亏本140余万元。
在这一年中,作为民营院团的西充县民中川剧艺术团演出时,上座率均在90%以上,川剧也成了文化惠民的内容之一。为了有效地保护和传承川剧艺术,慰问性的演出占据了庞明忠剧团工作的绝大部分,剧团的公益性也明显超过了商业性。
通过查阅信息,记者了解到,庞明忠成立川剧团的这一年,川剧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近8年。而四川的川剧团面临的光景,则是平均每年消失三个,更有50%的院团也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生存问题。
谈起建团初期的情况,庞明忠介绍,川剧团演员来自川、渝、黔等地区,人员思想波动大,艺术高低不齐,规范管理认识不一,显现出若干矛盾,很难管理。经过一年多的整顿梳理、多方面教育,现在基本上正规化了。“川剧团和其它产业差距太大,要想实现盈利还得需要和市场进一步的磨合。相信随着国家和公众对川剧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重视,剧团的经营状况会得到改善。”庞明忠说。
精益求精地追求艺术
在庞明忠的生活中,川剧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他精神王国里弥足珍贵的最爱。他经常说,一听到川剧锣鼓声响,内心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自己对川剧艺术的热爱完全源于内心。
庞明忠说,自从他到攀枝花参加工作后,就渴望攀枝花能有川剧专业演出剧团。时至1984年中秋节,攀枝花市川剧团正式成立。每当川剧团有演出,只要有空余时间,庞明忠每戏必看,近乎场场不漏。2004年,为庆祝攀枝花市川剧团成立20周年,庞明忠还捐助了20万元。
后来,庞明忠有了自己的川剧团,他自己也由一个川剧的爱好者变成了川剧艺术的创作者、川剧文化的传承者,在艺术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见解。这对他来说,身份的转变也使他担当了更多川剧文化传承的责任。
说起川剧艺术,庞明忠侃侃而谈,兴致勃发。川剧艺术博大精深,对剧本要求要严,剧本是一剧之本,没有好剧本唱不出好戏来,要吸引观众,首先是要有好的剧本,要紧跟政治形势出作品、出好作品。艺朮是高尚的,只要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去做它,就会得到观众的认可,有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川剧艺术就可永不言败。
庞明忠与川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既然办起了川剧团,就要一股作气地办下去,子子孙孙传承下去。他说,艺术无价,作为西充人,要勇于拉起戏剧艺术中的川剧这杆大旗。隨着时间的推移、艺术的成熟、班子的扩大,剧团也将打造精品川剧三步曲:优秀传统大幕廉政戏《天下第一亷》、优秀朝代忠义文化大幕戏《大汉从这里走来》、大型现代川剧《布衣张澜》,随后请北京相关专家评审,合格后进京在长安大剧院汇报演出,成功后将三部曲拍成电影送中央电视六频道播放,然后唱遍全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