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经是手执“龙票”进行演唱,以高台教化分宗旨的京剧“票友”不同,川剧称业余爱好者叫“玩友”。它不由谁发“票”批准,也不讲资格,只要爱好,就可以参加,可以“玩”。
“玩友”们聚在一起,打响锣鼓唱起来,就称为“打玩友”,一不用化装,二不穿戏服,三不走台步,无须表演,一切以乐队为中心,演唱者、听众都围着鼓师,所以又叫“打围鼓”。清末民初以至解放初期,玩友遍及茶馆、街头,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普及了川剧。正笔者见过一些人在大街上边走边唱川剧,这就是所谓的“过街玩友”,玩友为川剧培养了大量观众。
不仅如此.“玩友”还为川剧造就了大量的艺术人才。由于玩友的特点是坐着清唱,不作表演,主要靠唱腔、讲口来传达剧情,刻画人物,因此特别强调演唱者在行腔吐字时要善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要能使听众明显地感到,“腔中有戏”、“讲中有戏”。这就很自然地促使玩友必须对剧词、唱腔、讲白进行认真研究。玩友中有一些文化修养高、艺术悟性强的人,最后下海而成专家、艺术家。如原西南川剧院的副院长贾培之,原是手工业者,下海后成了著名的花脸、生角。原名李少闻的“浣花仙”,下海后精研唱腔,形成婉转动听的“浣派“。北京人氏冯荫伯,京剧川剧都通,下海后专工川剧生角,艺名天籁.形成“天派”艺术。生角表演艺术家陈淡然、著名小生唐笑吾,若名花脸蔡如雷、薛少林,著名鼓师王瑞成、喻绍武、彭文元,名琴师何秉权等。有的玩友虽没下海,却因酷爱川剧,造诣又高,办起川剧科社,成为川剧教育家。如广安的王贵昌先生。开办“三三川剧改进会”,著名川剧演员蓝光临、吴拙、龚俐蝉等都是“三三”的科生。解放初.由玩友组织起来的川剧团也不少,我市原巴县川剧团、江津白沙川剧团、荣昌县川剧团、群力川剧团(原沙坪坝区川剧团前身之一)、北碚川剧团、民友川剧团(原江北区川剧团前身)等,都是由玩友发起、组织的。现在玩友下海已不多见了,但仍有些玩友以“打玩友”为主要爱好、娱乐、孜孜不倦,以过戏瘾。还有一种特殊的玩友.既不会唱,又不会打锣鼓,就是爱听,只要打玩友,他就积极邀约听众、背锣鼓板凳。笔者也是既不会唱又不会打的“玩友’,就是爱看,爱听,然后就是撰写点文章,为川剧呐喊几声,作个“编外”的“龙套”而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