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为了弘扬尊师传统,让教师朋友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愉快的节日,“文艺志愿服务人民”成都市文联2016文艺志愿服务小分队(川剧)庆祝教师节活动——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川剧《尘埃落定》在锦江剧场隆重上演。我院邀请成都七中老师走进剧场观看了该剧,该校语文组孟祥君老师今日在该校公众号“墨池学子”发表观后感,我院获准转载如下。
2016年9月10日,在第32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成都市川剧院邀请七中老师走进剧场观看了川剧《尘埃落定》。下面是我校语文组孟祥君老师的观后感:“我看见官寨倒塌了”,傻子这句先知性的话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忽然想起了《桃花扇》中的戏词,“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不过是一粒尘埃,不管曾经怎样的喧哗与骚动,终归有落定的时刻,终归会归于寂静。
川剧《尘埃落定》让我好奇的地方有很多,如何完成从小说到戏剧的转换是我最关注的,小说的内容相对一出川剧来说过于复杂了,一场戏是无法容纳一部史诗的。肯定是要做减法,减去什么,留下什么,这对编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川剧《尘埃落定》让我们看到从史诗般的复杂小说转化成戏剧的可能性,其中有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神来之笔。
戏剧相较于小说,最大的不同在其戏剧性的凸显,戏剧中最重要推动力是冲突,冲突的确立才有了一部戏内在的张力,建构一部戏先要考量的就是冲突。川剧《尘埃落定》冲突的选择,让我们看到编剧的良苦用心,奴隶和土司之间的冲突,兄弟之间为继承权的冲突,女人之间为争宠的冲突。冲突的选择凸显了整部戏的主题,揭示土司制度的腐朽残酷,对奴隶阶层保有最深的同情,教化的目的在冲突之下实现的很自然,同时也让娱乐性蕴于其间,使整出戏有极强的观赏性。
川剧《尘埃落定》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老麦其土司,傻子和卓玛,麦琪土司的残忍,无情,狡诈,表现的淋漓尽致,可以说这一人物恰恰是土司制度最好的代表。傻子的形象,用管家的话说,要么是真傻,要么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不仅让我想起了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是一个大智若愚的先知。卓玛是善良,聪颖化身,充满了反抗精神,身上甚至有些觉醒者的特点。“奴隶和土司有天壤之别,但在一点上是相同的,都世袭。”这样的台词从卓玛的口中说出,非常具有震撼性的。
整部剧散发着浓郁的藏文化特征,从演员的服饰,背景的设置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这不仅是对原著的尊重,背后更是对主题的深化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该剧保有了川剧中很可贵的幽默,不可否认川剧的生命力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川剧接地气,不会脱离他的欣赏者,所以,从本质上讲川剧不是以教化为目的的,川剧中当然有教化的功能,但这点不是川剧永葆其青春的秘诀,川剧最重要的特征在其中的娱乐性。川剧中最不能少的应该是他的笑声,这也是评价一部戏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在《尘埃落定》这样严肃的主题面前,如何体现娱乐性?这是我很好奇的,演出中可说是笑声不断,笑声明白无误的标识出川剧的独有品性。
相较于小说的复杂深刻,戏剧无奈的选择确实有其最现实的考量,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的小说原著达到的艺术高度。
其一是精神层面的表现不够,比如在小说中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翁波意西在剧中就没有出现,而翁波意西恰恰代表了其中的精神层面——藏传佛教的影响。
其二是小说中引人入胜的传奇性被大大削弱了,小说中的许多具有传奇性的情节都被省略了,傻子面对杀手是小说中的重要情节,也决定了傻子的最终命运,在戏剧中处理的莫名其妙。
其三是有主题先行的倾向,整部戏把关注点都放在了奴隶和土司的阶级对抗之上,几乎所有的情节都是为了凸显这一主题。这也导致了这部戏思想上的单薄,可挖掘的东西就不是很多了。
当然,瑕不掩瑜,川剧《尘埃落定》是一部有勇气的作品,可谓是知难而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最重要的是为广大川剧迷献上了一部荡气回肠的优秀剧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