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传统艺术,戏曲、武术、剪纸,都是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浸渍沉淀下来的文化明珠。川剧作为四川非遗名片,演绎的是爱恨情仇,讲述的是历史沉浮,品味的是人生百态,投影的是巴蜀人民的朴实善良。
川剧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2006年5月20日,川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是驻演于锦江剧场内的大型剧目,这部川剧不仅深受老戏迷的喜爱,更是吸引着年轻一代和外国友人的喜爱。
最近,品味蓉城编辑部有幸采访到《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艺术总监—王超老师。
王超老师是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上海白玉兰表演奖获得者,在《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演出中担任艺术总监,舞台总监。其中经过无数次的演出修改才将这部剧臻至完美。
三英战吕布
《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这部戏可以说是忠于传统却又不止于传统,是对川剧的一种探索,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果。
由于社会的发展,西方事物对传统的冲击,年轻人感觉川剧自己太远,越来越难以吸引眼球。王超老师说:“《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为什么叫秀,就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创新,呈现更多新颖的东西,增加可看性。”
而《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能够深受喜爱,是有原因的,从下面四个方面来跟大家说一说。
编剧背景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川剧所讲述的都是几百上千年的故事,离我们生活太远,很难引起观看欲。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传统的戏剧在演绎上都有着自己的特色,但如今更多的人是没有接触过川剧的,主观臆断老祖宗这玩意儿已经“OUT”了,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连看“热闹”都变得可有可无。
但实际上,川剧曾经也是风靡千家万户的“时尚潮流”,根植在川人的骨子里,只要触碰就会被其感染。
让川剧被更多人喜爱,首先需要让更多人接触,“内容为王”不止存于广告文案,在川剧也同样适用,好的剧情是一部剧成功的先决条件。
锦江剧场是原三庆会的旧址,也就是“川剧窝子”。无论是本地、外地还是国外的人,在成都来想要看到特色的东西都会想到川剧,“川剧窝子”就成了首选。
在川剧人眼里,“三庆会”就是川剧。
变脸可谓是家喻户晓,享誉全球的川剧绝技,将这两点拟人化,无限的扩大,以最生动的一面展示给世人,便是《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这部戏的雏形。
《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主要讲述的是小三庆(原三庆会拟人原型)和小浣花的爱情故事,题材更接近现代,有历史,有情怀。一边以两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一边将川剧最具特色的东西展现给大众,变脸、吐火、杂技、滚灯和具有代表性的刘关张等,用现在的思维方式结合最传统的演绎手法,多角度,多层次,让更多年龄层的人乐于接受。
舞台布景灯光
无论是百老汇的音乐剧,还是流行歌手的歌舞秀,你会发现,他们的表演中,灯光布景简直炫酷、复杂到不行。
就拿百老汇经典剧目《猫》来说,它的舞台,从后景到前景,布置是多层次的,极为精致。
最传统的戏剧,布景,几乎没有。灯光,就是普通的照明灯光。初衷也许是把舞台极简到“一”,让观众能把目光聚焦在演员的身体演绎上,但是这需要你全神贯注地欣赏,对于很多刚接触川剧的人来说,无疑是很困难的。
皮金顶灯
《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在舞台布景灯光上,打破了原有的单一,下足了功夫。为了将这场戏演绎得淋漓尽致,从舞台的布局、灯光处理都极为细腻,耗资1500万才打造出来合格的舞台。
灯光也是一种艺术”,王超老师告诉我们,场景灯光的布置很重要,不是只炫酷就行的。
三庆毁容
传统中加入现代的元素,很容易本末倒置。既要利用灯光达到预设的效果,又不能让这些因素影响了传统特色的表现,也不能打扰观众对于整场剧的观赏,这里面每一个细节的拿捏都需要慎之又慎。
两者如何达到平衡呢?王超老师说道:“《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是坚持传统的,舞美灯光只是为这场剧服务。在这方面我们做了很多次的调整。”
第一场,皮金捡到一面白色的面具,穿越时空隧道,这里面运用了大量的激光灯、电脑灯,目的是给观众营造神秘的气氛,顺应剧情的发展,回到成都的昨天,进而了解川剧。
皮金穿越时空隧道
在第一场《三英战吕布》戏结束之后,灯光基本还原到了普通的舞台灯光,让大家静下来看戏。即便是平常的灯光,也需要进行完善,美化,让观众看的更清楚,能够对接下来的表演进行预示和突出,与观众引起共鸣。
穿越时空隧道
背景音乐唱腔
那说到川剧演员的演绎,更难懂的一个就是唱腔。
如果要问年轻人对于川剧唱腔的看法,十有八九会说:听不懂。
众所周知,川剧的唱腔以高腔为主,《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中演员在唱腔上基本也都运用的高腔,中间采用了帮腔突出演员的心声,类似于旁白的角色,更容易让观众理解剧情。
演员在用高腔演唱时采用清唱形式,不用丝弦笛箫伴奏,腔调与四川语言结合很紧,唱起来自由灵活,半讲半唱,朗诵性很强。
“听不懂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王超老师说道。川剧的唱腔都是用四川话来唱,只不过不像我们平常说话,演绎时字与字之间会有着拉长的腔调,这需要观众仔细去听,细细品味它的韵味悠长。
六头变脸
有的人会想,既然这些腔调不利于理解,那么为什么不去掉呢,毕竟大白话谁都能懂。川剧唱腔有着它独特的悠扬婉转,既能表现情感,也能描述内容,这正是其独到之处,如果你问老戏迷,他们绝对是爱极了这样的“咿呀”之感,他们更注重的是这个腔而不是声。
传奇变脸背后的意义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川剧演员变脸失败”的新闻充斥着网络。
川剧变脸绝技早已被列入国家二级机密,但如今在很多饭馆、火锅店都成了余兴节目,大大减小了它的神秘感,流于市井。
川剧变脸是用于揭示剧中人物的内心及思想感情的变化,出自于川剧《九变化身》,讲述是的侠盗贝戎为躲避官府追捕,乔装改容,巧妙的变幻脸谱脱身。
由此可见,变脸除了其惊艳才绝之处,也与剧情、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问到“如今变脸成为一种娱乐表演,是否为国粹抹黑?”王超老师是这样说的:“一方面,变脸绝技的流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川剧变脸造成不好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方面来看,又是对川剧变脸的一种传播。”
知道诀窍和精通也是两码事,变脸主要有扯、抹、吹三种表现手法,要很完美的演绎出来,需要长期并且刻苦的练习,否则就会贻笑大方。也正是这份苛刻与不将就,才造就了川剧变脸的不凡。
变衣服
“小三庆被毁容之后,苦练变脸绝技,最终成为变脸大师,在台上有一幕,三庆双手摊开,涌入一大群弟子表演变脸,其实也蕴含着一种传承的意义。”王超老师说道。
《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看似是小三庆和小浣花的爱情故事,但隐含的是川剧的特色以及变脸的来历,如果是一上台就开始演绎,往往给人一种“误入迷阵”之感,将每个细节拆分开来,循序渐进,贯通始末,更适应各人群的需求。
川剧并不是只等于变脸+吐火,就像川菜“百菜百味,一菜一格”。《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就是将川剧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以更“fashion”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即便现在的川剧不似曾经的辉煌,但它确实撼动过四方,永远镂刻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
《芙蓉国粹•川剧秀传奇变脸》只是踏出了探索的一小步,有人喜欢也有人无感,但依旧在为这条文化血脉努力着。
如果有一天,你进入锦江剧场看了这出戏,能够从中领略到川剧的神韵风骨。能够喜欢,愿意道一声:“好”。
那便足够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