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你可知道,传统川剧人物头顶的官帽,共有多少种样式?
专攻官帽制作的民间艺人陈古福回答:“整套川剧小硬官帽是72顶半。”
帽子怎么会有半顶呢?
回答:“那半顶专指老旦戴的羊角帽。”因结构简单,仅用于束头发,只有后块没有前块,故称半顶。“另外72顶又分文堂、武堂,文堂又分县官帽、状元冠、太师帽、小王冠等,武堂又分小帅盔、二郎叉、紫金冠等。”
春节初一至初六,陈古福将亲手制作的部分官帽在成都某商场进行了展示。近距离观赏的市民,仿佛置身于一个浓缩的川剧舞台中,无不为那些精美小巧的纸质官帽而倾倒,但很少有人知道,这种纸制戏帽十年前险些失传。
手工完成上百道工序
在成都市中心繁华的太升南路上,有一条名为“内姜街”的小巷。小巷50号院,便是陈古福的住所。
推开陈家的木制门,橘黄色的灯光下,铁丝、牛皮胶、纸板、雕刀、钳子、油漆等物件摆了一地,客厅的墙边,叠满了装着各种官帽部件的鞋盒子。30平方米左右的客厅就是工坊,而狭窄的阳台和8平方米的卧室,则成了材料库。
戴着一副老花眼镜的陈古福正坐在一盏小台灯前,仔细打磨着手中的小官帽。透过厚厚的镜片,老人的眼神温和而专注。
陈古福用一块烧红的烙铁,将手中帽子的轮廓烫成弧形。“这是川剧中诸葛亮专用的帽子———万卷书,是72顶半官帽中最难做的一种。”他介绍说,这顶帽子除有前块、后块外,还有五根梁、一块前牌、帽子正中的牡
丹花、插在帽子两侧的过江龙等,“如果再在帽子后面加上两根如意翅,就变成了川剧中丞相的戏帽。”
陈古福做的官帽,各个部件都可以随意拆装,而不同的配件则装在不同的鞋盒里。其中一个盒里装了几十条形态各异的金龙,尽管长度只有2厘米,但龙身上的鳞片清晰可辨,“这得用针尖一个个地刺,当另一面呈点状突起后,再刷上金粉就行了。”老人说。
官帽的制作大致分为挤粉、绷面子、起弧度三大步骤。要从纸壳变成精美的戏帽,总共要经过大大小小上百道工序。“先把纸壳按样板剪成需要的形状,再用烙铁将其烫出帽子的弧度,还要用雕刀雕刻龙凤等造型,或用铁丝、珍珠等做成配饰。”其中,光是挤粉这一技术,陈古福就学了整整两年多。“挤粉也叫石膏兑胶,水、石膏和胶的比例不好掌握,胶多了挤不动,少了又不起条,只能凭经验和感觉。比如冬季和夏季,比例就不一样。”
拜师名家苦学整十年
陈古福年近6旬,任职于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所。1998年单位选他去学做川剧脸谱艺术品,师从著名老艺人廖光荣。三个月下来,他和川剧官帽结下不解之缘。
“成都的川剧团用的是河南豫剧的帽子,省川剧团用的是京剧的帽子和服装,没有一个演员头上戴的是真正的川剧戏帽。”陈古福说,由于工艺复杂、成本较高、使用范围狭窄,川剧官帽正面临失传的境地。而廖光荣老师的专长,恰恰是制作川剧硬帽,并把本来用于演唱穿戴的硬帽缩小尺寸做成艺术品。“不能眼睁睁看着川剧的精粹断送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陈古福下定决心,开始了漫长求学路。
两年后,年过八旬的廖老师因病不能再教陈古福,将他托付给了师弟梁银智。从此,只要在制作官帽的过程中遇到难题,陈古福都会骑自行车赶到梁老师家中讨教。2004年,陈古福总算“出师”;继续修炼至今,他已经可以将川剧官帽全部用纸做出,最小的一顶直径只有3厘米。
金光闪闪的二郎叉、王母娘娘的凤冠、五虎上将的头盔、七品芝麻官的乌纱帽、程咬金的匪王帽……陈古福的世界,就是这一顶一顶做工精细的川剧官帽,十年不间断。
传承绝技必须懂川剧
陈古福将濒临失传的川剧官帽再次带回了世人的视线中,并凭借一顶流光溢彩的“一品大员帽”,夺得首届中国民间艺术百绝群英会金奖。但是,他对自己这一民间独门绝技将来是否还能找到传人丝毫也没有把握。“一些人来拜我为师,只是为了学到手艺后,把这些官帽拿去卖钱,并不是为了传承川剧精粹。”他说,要想学习制作官帽,首先要会写毛笔字、绘画,最重要的是,必须懂得川剧,“否则,做出来的帽子就只有外表,而不能体现川剧的精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