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巴州的川剧走出了达县地区,参加了四川省现代戏调演和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曲观摩会演。即使遭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但依然绵延不断。
六十年代初,由于我国连续遭受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国内人民生活的暂时困难,国家实行“两保两压”(即保钢、保粮,压缩基本建设、压缩劳动力)的政策。巴中县川剧团通过整顿职工队伍,使一些冗员出团另谋职业,也走了少数有一定艺术造诣的新、老文艺工作者。但由于保留了一大批建国后招收的、经过专业培训的青少年演员,实现了“老、中、青同台,以中、青年为主”的人才队伍格局,改善了演员、演奏员和其他人员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了专业艺术素质。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一定艺术造诣,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的中、老艺人和青少年演员。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巴中县的川剧活动基本上处于低潮,各区(镇)、公社(乡)、大队(村)的川剧团、队渐渐消声匿迹。经中共巴中县委批准,巴中县川剧团五六名艺术骨干享受按月配发少量香烟、白糖和食油的特殊待遇。1960年,巴中县川剧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右派分子摘帽的指示》,召开全团职工大会,宣布摘掉本团所有“右派分子”的帽子,恢复了他们的政治权利。
1962年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好转,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渐高涨,各区(镇)、公社(乡)、大队(村)的业余川剧团、队又次第恢复。而在县城内,观众看戏之踊跃,则是盛况空前了。1962年3月初,座落在巴中城西门口的巴中川剧场修建竣工,巴中县川剧团迁往新剧场演出,看戏的观众蜂涌而至,戏票十分紧俏。尽管巴中县川剧团第一团每天演两场,仍旧有数以千计的观众买不到戏票。于是巴中县川剧团将在农村巡回演出的第二团(即1959年招收培训出来的青少年演出队)调回县城,与第一团分别同时在新剧场和城隍庙旧剧场两个地方演出。仅管两边每天各演两场,依旧是场场爆满,座无虚席。
1963年4月,根据国家文化部“继承传统,抢救遗产”的决定,制定了巴中县川剧团对三百多个传统、现代川剧剧目挖拙、整理、改编、移植的《十年规划》。
1963年夏,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文艺大转弯,大演革命现代戏”的指示之后,巴中县川剧团立即停止执行《十年规划》,积极响应。很快创作和排出了《三江血泪》、《谭洪钦》、、《杨世成》、《雷锋》等现代川剧,到全县各区、公社、大队甚至生产队巡回演出。同时还辅导了各地业余剧团排演上列剧目。
1963年秋,经中共巴中县委批准,巴中县川剧团从全县招收中、小学生二十多人,于当年11月在恩阳镇女学堂又举办了一届川剧演员训练班。
1963年秋---1964年后,巴中县川剧团为配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排练演出了《夺印》、《李双双》和本团创作的《三江血泪》等一批现代川剧,组织中、小型演出队伍,自背行李道具,徒步爬山涉水,走遍巴中县12个区、80个乡镇及其所属的一千一百多个村,上山下乡为贫下中农送戏上门,同时还要参加一些农业生产。
1964年——1966年,巴中县农村川剧团根据巴中本地的红军故事和生活题材创作并演出了现代川剧《巴山红梅》和《巴河渡口》、《巴山红梅》、《选棉种》、《除夕之夜》、《归队》等中、小幕现代戏。其中《巴山红梅》、《巴河渡口》、《选棉种》、《除夕之夜》等先后参加了1964年达县地区现代戏调演、1965年四川省现代戏调演和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曲观摩会演。《巴河渡口》还被选为了西南区话剧、地方戏曲观摩会演赴北京汇报演出的预备节目。
1964年8月,巴中县川剧团遵照达县专区文化局指示,改名为巴中县农村川剧团。同时,先后向四川省川剧院和省川剧学校来巴的巡回演出队学习了现代川剧《水牢记》、《亮眼哥》、《箭杆河边》、《社长的女儿》、《激浪丹心》、《李双双》、《朝阳沟》、《红岩》、《一个女红军》、《红嫂》等一批现代川剧。
1965年——1966年,巴中县农村川剧团为配合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排练和演出了《水牢记》、《红岩》、《红嫂》、《朝阳沟》、《激浪丹心》、《亮眼哥》、《社长的女儿》、《红灯记》、《红岩》、《芦荡火种》、《刘四姐》、《两个女红军》、《海港》、《万水千山》、《红杜鹃》、《猎虎迎春》、《海岛女民兵》、《瘦马记》、《红杜鹃》、《琼花》、《苦水甘泉》、《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审椅子》、《红管家》、《岭上人家》、《借牛》、《小保管上任》、《老不老》、《青春壮志》、《送肥记》、《办喜事》、《巴山女民兵》、《血战火海》、和宣传“援越抗美”的节目《长山火海》、《南方烽火》、《心向北方》、《槟榔树下》、《阮文追》、《南方来信》等一大批现代川剧,在县内和通江、平昌两县巡回演出。
是年,巴中县农村川剧团在巴中县委社教总团文卫工作队派来的工作组领导下,开展“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和“四清运动”,并在工作组监督下,将传统戏曲服装、道具、剧本、资料焚毁殆尽。
1966年2月,巴中县川剧团的青年鼓师杨会春、导演黄朝志、琴师李健德三人作为“西南话剧、地方戏观摩会演赴京汇报团”的成员,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和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1966年4月,四川省文化局、省剧协联合发出“关于推荐一批参加西南区会演剧目的意见”[川文厅(66)文艺字第76号文件]将巴中县川剧团创作的《巴河渡口》列为较有基础、准备予以推荐并号召所有剧团普遍上演和移植的剧目。
1966年——1969年间,巴中县城乡各区、公社和大队的川剧团、队已相继停止活动;巴中县农村川剧团先后由“社教工作组”、“四清工作组”、解放军“军宣队”领导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和本单位的“斗、批、改”。巴中县农村川剧团仍然争取上级支持,派人到南充、达县等地区川剧团学习了将“样板戏”移植成的现代川剧,在巴中城乡继续坚持演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