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母山东面,金开大道与人和大道交汇,车流与时间之流在此奔涌。

仿若穿越现代与古典,一座青瓦粉墙的巴渝会馆式建筑,默然挺立。

馆内,流传了400 余年的川剧每周精彩上演,延续着“老重庆”的文脉。

川剧中最有名的一项绝活是“变脸”。重庆的川剧艺术,在乔迁新居后,酝酿起新一轮的“变脸”。

择地

重庆川剧院成立于1951 年,组建时得到了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重视。团里的前辈们介绍,当时,“贺老总”贺龙曾对院领导说:自己去找地吧,看得起哪块就告诉我,再“金贵”我也帮你们协调。

一番寻觅后,川剧院决定落脚通远门边的金汤街,一个当时繁华仅次于解放碑的地方。

50 年后,当年在川剧院学戏的孩童已成花甲老人,位于金汤街76 号的川剧院已显得狭小、破旧,难以满足戏团发展要求,更难满足远近戏迷的需求。2001 年川剧院五十周年庆前夕,沈铁梅接过院长重任。在庆祝完剧团生日后,如何将川剧,这个流传了400 年的地方剧种发扬光大、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了沈铁梅反复思考的问题。而扩大面积、增添新的设施,是其中一大要务。

“当时我去找了市领导,他们将人和场边这块地给了川剧院。”沈铁梅说。划地后,当她兴奋地跑来一看,心中却是一沉:呀,这里完全是荒野一片,和人流如织的金汤街完全没法比!

在忐忑中,2006 年,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动工。


梅花

同处北部新区人和街道,与照母山南面的“星系列”产业楼宇相比,川剧艺术中心走的是“复古”路线。

整个艺术中心,有着鲜明的传统戏曲建筑特色。站在远处,重庆川剧艺术中心正面,有一个传统的“戏台”,昭示着这座建筑的本质。而仿巴渝会馆的建筑风格,又让人想起川剧悠久的历史。

这个占地36 亩、建筑面积1.2 万余平方米的建筑,据说平面图状若梅花。建筑内部,还有若干“梅花”元素:梅形的窗户,梅形的柱础,梅形的花坛,梅形的水池……

剧团的人介绍说:戏剧表演,讲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是“梅花香自苦寒来”,戏曲届的最高奖、“梅花奖”也由此得名。以梅花作为艺术中心的“外形”,意境深远。川剧艺术中心有大小剧场各一,大的能容纳700 人,小的只有百余人。沈铁梅说,大剧场是大众化剧场,将经常为戏迷们奉

献公益性演出。如今,这个舞台已有国内多个戏曲、话剧团在此演出,为市民端上丰富的文化大餐。而小剧场则主要是用于接待旅游团队等,让更多海内外游客观赏川剧,在传承中培育市场,并为剧团集聚一定的资金,用于选拔、训练川剧新苗。

艺术中心还是一座“活”的川剧非物质文化

遗产博物馆。平时,没有剧场演出时,市民可拣个天气好的时候,在露天戏台品茗、看戏、听评书;到川剧博物馆里,品鉴孤本川剧本、传统道具,也能收获颇多感悟。

“重庆”

去年,重庆川剧院迎来六十华诞。

5 月16 日,新落成的川剧艺术中心的首场演出,是重庆川剧院院长沈铁梅主演的《李亚仙》。

可容纳700 人的大剧场,座无虚席。这个剧场摒弃了过去“高高在上”的传统戏台模式,平面呈金钟型,采用现代电影院的斜坡式结构,让最远一排的观众也能看得清楚、听得真切。

沈铁梅清亮、甜润的高腔,让观众们发出阵阵喝彩。虽说剧场仍需借助扩音器,但完美的建筑声学设计,让许多戏迷以为听到的是没有经过麦克风的“自然之声”。

完美的演出,让沈铁梅信心更足。同年6月10 日,沈铁梅拿下自己的第三个戏剧艺术表演最高奖——“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成为西南地区获此殊荣第一人。

迁新居、拿大奖,对重庆川剧院来说,确实是“双重喜庆”。

互补

不过短短几年时间,随着北部新区的迅猛发展, 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已不再是“ 偏居一隅”——过去的荒野,成了现在的“黄金地段”。

“当初真的很感谢市里和北部新区,给了我们这样一块‘宝地’。”如今说起这块地,沈铁梅很高兴。

作为主干道,过去从不堵车的金开大道,为实现车流的顺利

转向行驶,与人和大道交汇处修起了立交桥;附近,高档楼盘、五星级大酒店拔地而起;身后,照母山森林公园成了市民周末散步、放松的最佳去处之一——这些,都为川剧艺术中心带来了更多的关注度和人流。

而对于一个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北部新区来说,川剧艺术中心的入驻,也为这个蓬勃发展的现代化都市风貌展示区, 增加了更多的文化元素, 在现代化中延续了重庆这座古老都市的风骨和文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