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初,街边还有老茶馆的时候,小编就爱跟着爷爷在茶馆里听川剧,五六岁的小孩虽然不懂,但看着台上唱唱跳跳却也觉得格外好玩。川剧作为中国戏曲剧种之一,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川剧中的脸谱,更是历代川剧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享誉中外。

提起川剧,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神秘的变脸、刺激的吐火,喧闹的锣鼓……川剧,既广为人知,却又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美。在嬉笑怒骂、唱念做打之外,它也可以高雅、优美,动人心弦。

据1991年10月14日《重庆日报》第一版报道:重庆剧场内座无虚席,1000多观众观看了重庆市首届川剧声腔艺术大赛的决赛,一片喝彩,满场掌声。经过紧张角逐,有9名演员荣获最佳演唱奖。这次参赛的唱段大多是新设计或整理配器,乐队伴奏有层次感,演员在表现上有所创新。一位青年观众说:“以前接触川剧很少。这次看了声腔比赛,我觉得蛮好听的!”

重庆日报

1991年10月14日《重庆日报》第1版

川剧创新 打破常规

在重庆,说起川剧,绕不过两个关键词:沈铁梅和《金子》。

作为三度梅花奖获得者,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带领川剧开创了多个“第一”:第一次将京剧和流行乐的唱腔融入川剧、第一次登上欧洲舞台、第一次与交响乐结合……

这样的创新思维在《金子》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子》是根据曹禺的话剧作品《原野》改编而成的。1994年重庆市川剧院开始创排,1997年正名《金子》,1999年开始于国内、外巡回演出。6个人一台戏,打破了戏剧舞台艺术“戏不够人来凑”的弊病;唱词无限生活化,充满民间“野趣”;女声中还能听出流行乐的味道。

川剧《金子》剧照

《金子》剧照

叫好不叫座 川剧欲破瓶颈

川剧的传承与创新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据2013年10月11日《重庆日报》报道:早在2006年,川剧就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尽管创新后的川剧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也培养了一批对传统戏剧保持热情的年轻人,但其数量与这个剧种生存所需的庞大观众群相比,只是凤毛麟角。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培养戏剧迷不能走“一杯老荫茶,几出折子戏就泡一下午”的老路了。近年来,为了培育更多的青年观众,重庆市川剧院的艺术家们开始走进校园,在书香里办讲座、做演出。川剧幽默谐谑的丑角串场,独特的帮腔,神奇诡异的“变脸”等都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2012年,驿都实验小学被命名为“川剧艺术培育基地”,在这里,川剧成了一门“必修课”。学校还自编教材《学川剧》,将唐诗宋词、经典歌谣、精彩故事编进川剧唱词。重庆市川剧院与重庆理工大学的教学合作也在洽谈中。协议达成后,川剧表演和赏析课将登上大学课堂,戏迷协会也将走进这所高等学府。

川剧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应齐心协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传承。重庆作为我国川剧艺术的一块高地,重庆市川剧院是川剧艺术的一面旗帜,更应该充分发挥好重庆川剧在这一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市川剧院 创新剧目一览表

《金子》

剧情:民国初年,焦阎王谋财害命,虎子蒙冤囚牢,与恋人金子别离。金子被迫嫁给了焦阎王的儿子焦大星。十年后,虎子越狱,回乡复仇,金子虎子重逢,恋情死灰复燃,金子卷入爱恨情仇的漩涡中。

创新:一共只有6个演员;麻辣而贴近生活的唱词;融入了京剧与流行歌曲的唱腔。

成果:获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奖、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成就奖,并入选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

川剧《李亚仙》

《李亚仙》

剧情:讲述了歌伎李亚仙与官宦子弟郑元和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李亚仙苦为劝郑元和读书备考,并不惜刺瞎双目。

创新:一部“传统名剧、现代表达”的古装大戏。唱词优美婉转,故事情节起伏跌宕。舞美、服装和化妆上都呈现了很多时尚元素。结尾改为悲剧。

成果:沈铁梅凭此剧第三次赢得梅花大奖。该剧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南方片)中荣获二等奖,还获得了文华大奖特别奖第一名等奖项。

《衲袄青红》

剧情:讲述杨贵妃、王昭君的故事。

创新:大胆尝试交响乐的伴奏形式,上下阕分别以贵妃醉酒和昭君出塞为故事,抒写两个古代美人的悲剧命运。而川剧中的高腔、帮腔、锣鼓、打击乐等,依然完整保存。

成果:被称为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交响乐作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