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而后两汉的角抵百戏,为早期的川剧奠定了基础。战国名篇《宋玉对楚王问》中有“其为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所谓“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间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称。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曲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至唐五代时期,是川剧最为鼎盛之期,出现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这一时期常演的剧目有《刘辟责买》、《麦秀两岐》和《灌口神》等。并出现了中国戏曲史上到目前为止最早的戏班,即《酉阳杂俎》中所载的干满川、白迦、叶硅、张美和张翱五人所组成的戏班。

  从《斗牛》之戏到宋杂剧《酒色财气》,历时千有余年,它们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戏”,可以视为广义的川剧。而现代意义上的川剧,应该说是在宋元南戏、川杂剧、元杂剧基础上的产生于明代的“川戏”开始的。

川剧,是在巴蜀土壤、气候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巴蜀人的语言特色和音乐风味,渗透着巴蜀人的个性,反映着巴蜀人的民情、风俗,适合巴蜀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习惯的戏曲剧种。

川剧有着高腔、昆腔、胡琴、弹腔、灯调五种声腔,居全国300余个戏曲剧种之冠。其中,尤以高强最赋特色。

高腔,源于江西弋阳腔,属曲牌体。在保持“一唱众和,不托管弦”的“徒歌”形式的基础上,又大量从本地汲取营养,有的剧目亦采取弦乐伴唱,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了川剧高腔的独有风格。川剧大师张德成先生说:“要懂得川剧,必须先懂得高腔;要研究川剧,首先应研究高腔。”川剧高腔曲牌有四十大曲,三百小令,保留了南北曲牌上千支,常见于传统剧目中的也有两百多支。传统剧目的《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五袍”,“四柱”:《碰天柱》、《水晶柱》、《九龙柱》、《五行柱》以及《幽闺记》、《彩楼记》、《木荆钗》、《三孝记》、《汉贞烈》、《蓝关走雪》等“江湖十八本”和《金印》、《琵琶》、《红梅》、《班超》“四大本”无一不是高腔。高腔戏占传统剧目的70%左右,可见,高腔在五种声腔中的中重要地位。

高腔中的帮腔特色显著。它有起腔定调、替角色代言、描绘环境、以第三者的身份评断剧中人物等功能。1953年重庆市创办了“川剧帮腔人员训练班”,结业后分至各剧团专职帮腔。平时演出以女声帮腔为主,根据剧情需要。采用男声、女声、男女声混合多种形式,帮腔功能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帮、打、唱”中的“打”,即是打击乐——锣鼓。川剧锣鼓,颇谓绝矣!这里恕不详谈,请看另篇《川剧锣鼓三绝》。

五种声腔,是川剧的财富,也对从艺者带来了诸多难度。可根据不同题材选用不同声腔,创造不同风格的剧种和剧中千姿百态的人物;也给从艺者——尤其是演员增加了其他戏曲剧种所没有的负担。一个川剧的从艺者须门门皆会,更须精通一二种声腔,方能适应不同的需要。

唐三千
宋八百
唱不完的“封神”、“西游”,
演不尽的“列国”、“三国”。
世间般般悲欢事,
舞台出出戏曲绝。

读者看罢以上几句有关川剧剧目的“顺口溜”,定会惊叹:川剧剧目丰富!川剧剧目多彩!川剧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剧本文学雅俗共赏。

除前面提到的高腔戏外,还有《春秋配》、《梅绛亵》、《花田错》、《苦节传》的弹腔“四大本”以及可演四十八本的《目连传》,还有“聊斋戏”、“时装戏”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仍有据可查的传统剧目近四千个,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珍贵的艺术财富。下限为1998年的《川剧剧目辞典》共收川剧剧目近六千,何止万计。

川剧传统的导演手法特色独具,表演技巧精湛优美。如以小丑饰演皇帝、应工程咬金、夏侯惇,别出一格的“文生丑”以及“谐剧”、“哑剧”、“代角”、“变脸”、“托举”、“粉火”、“椅子功”、“台口功”等等手法,特技不胜枚举。读者若能亲睹其戏或从若干的“戏例”文章中定能得到情技交融的高尚享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