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市驿戏迷多

白市驿是清代重庆到成都的第一个驿站,俗称旱码头,自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潮涌来,便成为成渝古道上的重镇。商贸发达,白天人头涌动,日日赶场,故名白市驿。湖南、江西、福建、广东会馆相继建立,戏台的兴建,给川剧活动带来大好时机。除常有川剧班子来演出外,这个只有两里三分半街长的小镇,就有三个唱川剧的玩友组织,几乎可说天天不是看戏便是听戏。小镇是一个戏窝子。

此时的川渝大地,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缺少文化,看、听、打、唱的川剧变成民间常见的娱乐方式。人们乐于接受这种寓教于乐、高台教化的方式。更何况看戏不要钱,全由各村、镇上各商帮,袍哥各堂口轮流点戏买单,有时一唱一两月,渲染出小镇的热闹和经济的繁荣。

川剧融入了白市驿人的血液,时常能听到有人边走边哼川戏,诸如“明亮亮,灯光往前照……”或是“太阳出来高万丈,晒得豪杰面皮黄”之类的唱词。这种叫过街玩友,相当于现在哼流行歌曲的歌迷。

白市驿人酷爱川剧,即使遭日本飞机轰炸的年代,唱川剧也没有消停过。特别是雾季及春节前后,川剧是照唱不误的,人们没有被日本鬼子吓倒,唱川剧提振了抗日斗志,川剧文化在这里积淀得太深厚了。

巡回演出轰动全市

解放后的1952年、1953年,白市驿玩友活动更加兴旺,甚至由座唱变为粉墨登场,达到高潮。为了配合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的宣传,排演了《柳荫记》等川戏。继后由于各种运动的干扰,特别是“文革”的摧残,戏窝子没戏了,白市驿的川剧枯萎了。

改革春风拂来,万物复苏,川剧在白市驿这个戏窝子首先绽放出新芽。

众人拾柴火焰高。从1979年由黄中兴为首的几个玩友恢复座唱开始,很快就发展成由镇政府出面,聘请华莲等老艺人教唱的以青年农民为主的业余川剧团。边唱边演,填补了当时戏曲青黄不接的状况。他们竟然在两三年的艺术实践中演出《碧波红莲》、《荷珠配》、《花草射雕》、《杀狗恃妻》等40多个大戏和20来个折子戏,还在全市调演中获得了一等奖。这个面向农村的业余戏团竟达到如此水平,让群众高兴,大呼过瘾;行家震惊,刮目相看。

当时的白市区、镇党委因势利导,给其正式命名为巴县白市驿青年川剧团。为了让其提高演出水平,得到较好锻炼,特派文化专干带领剧团于1982年走出去,到更为广大的农村巡回演出,先后到过江津、永川、合江、泸州、垫江、涪陵等12个区县,无不受热烈欢迎。

青年川剧团在外巡回演出的时候,家里的川剧热潮并未减退。乡镇农村的老体协恢复了座唱;有的中小学成立了娃娃川剧队。因扮演“小萝卜头”而获奖的初中生牟毅对川剧的兴趣至今未减,还将其带到留学、工作的大洋彼岸美国;小学生罗蛟参与首届全国少儿戏曲比赛,一举夺魁,荣获小梅花金奖,轰动全市老少戏迷,把其地区中小学学生唱川剧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薪火不灭春色永驻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新的娱乐形式增多,戏曲跌入低谷,白市驿川剧团解散。但以刘永正为首的老玩友们仍然坚守着。为了留住、吸引观众甚至在街边组织座唱,即打玩友。解散了的演员离团不离戏,一旦听说演戏,没有报酬也要来参加。川剧是他们的第二生命。一些邻近区、县的戏迷,闻讯后居然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参与,一些要演戏,一些要看戏,各得其所。由玩友们保留的火种愈燃愈旺,最后水到渠成地成立了白市驿川剧联合会。

继肖秧、窦瑞华等市领导多次下来走访、调查这个不同于全国戏曲低谷中的春天般景象后,文化部原副部长陈荒煤也于1991年前来调研。他充分肯定了白市驿的川剧活动,还题词“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来勉励。1992年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派的荷兰民间艺术考察团,指名观看白市驿川剧在农村院坝的演出情况后,对这种扎根民间面向农民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大加赞赏。

白市驿继两次获得“川剧之乡”美誉后,接着白市驿川剧又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区、市建立的川剧传承(培训)基地也选在这里。白市驿川剧联合会副会长刘永正还是首位以玩友资格被认定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

戏窝子迎来新时代

重庆直辖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民物质生活大大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就是有生命力的。白市驿镇党委政府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己任,爱群众之所爱,认识到川剧在这个戏窝子的发展,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群众自发成立剧团起,便大力扶持,不但协助聘请教师招收学员,还划拨土地兴建演出场所百卉园,从未因换届、领导调动或个人好恶,关怀支持川剧的决心有所动摇。

当党中央发出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的口号后,白市驿镇党委政府便积极响应,立即就演员的青黄不接及川剧院的修建等,提出《关于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市驿川剧实施方案》,并积极付诸行动;排除一切干扰,决定把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地段划拨出来打造原汁原味的川剧一条街。先后主持了编教材使川剧走进课堂,以及“川剧之乡”命名20周年暨川剧艺术培养基地的授课和“中国梦·文明行”九龙坡区童演中国梦主题实践等一系列活动。镇党委还主持创作并排演了现代川剧《梨园花开》献礼建党92周年,该剧以浓郁的喜剧风格表述了“川剧之乡”的起伏发展经历,获得领导首肯群众好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