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纪念已故川剧表演艺术家、川剧“四大名丑”之一陈全波的专场演出在南充画上句号。从成都到南充,四天三场演出,主角都是高龄演员。
台前,一举一动都让观众笑个不停的许明耻,在后台却埋头苦闷:“现在人和戏都青黄不接,川剧已经没有丑角了。”
这次难得一见的丑角专场在赢得戏迷捧场的同时,也留下一个大大的问号:川剧丑角自川剧形成以来就被喻为“戏状元”,如今为何风光难再?
记者调查
高龄服役,丑角人才亮红灯
汪洋76岁、许明耻67、任庭芳71岁……舞台上的高龄,让许明耻叹气:“再不抢救,就晚了。”“以前在各地巡演,眼看着票房不行了就开丑角专场,一开绝对爆满。”对新都芙蓉花川剧团团长苏明德来说,丑角更是票房保证。可如今,为什么亮起了红灯?
缺人:
24朵“梅花”,没有一个丑角
“刚才跪下去,差点起不来。”成都演出结束后,汪洋一边卸妆一边打趣自己。此前,四川省川剧院已连续举办了纪念周裕祥、周企何诞辰100周年丑角专场演出,扎场子的都是高龄演员,最小的也有65岁。“也有青年演员,但是拔尖的还没有发现。”省川剧理论研究会丑角专委会主任、川剧表演艺术家任庭芳说,全省行当齐全的剧团不多,能继承丑角衣钵的青年人更少。
正因为如此,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的角逐,四川近10年没有丑角演员参赛。“全省24朵川剧‘梅花’,小生、小旦、花脸都有,就是没有丑角。”省剧协秘书长刘宁说:“有能力参评的,年龄都已超过45岁。”
断戏:
年轻丑角,只会演几个戏
“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泼皮无赖,陈全波老师都有代表剧目。”汪洋坦言,这些剧目已经大多没办法呈现在舞台上了。作为陈全波的嫡传弟子,汪洋可以演出或指导的丑角剧目有七八十个,而这个数目到了再传弟子兰家富和苏明德手里,变成了三四十个。“第三代第四代的徒子徒孙,可能只会演几个戏。”
“丑角走市场非常受欢迎。”兰家富说,自己经营的蜀风雅韵旅游演出已经坚持了15年,丑角戏《滚灯》每天都在演。
“演不完的《秋江》,做不完的《文章》。逢年过节《拜新年》,平时皮金《滚灯》。”用这四句话,许明耻概括了当前还活跃在舞台上的四出丑角剧目。
原因解读
行当偏科严重,丑角传承受阻
是什么让曾经辉煌的川剧丑角亮起红灯?任庭芳表示,这一方面和川剧发展的大环境有关。剧团、观众和市场都在不断萎缩,很多演员都自谋生路,丑角演员也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也和行当发展不均衡有关系。“这些年,大多数剧团都重视创排新剧目,但都是小生小旦的戏,从来没有一个以丑角为主角的戏。”“小生小旦容易出人出戏,但是丑角对演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容易出人才。”如今正在从事川剧教学工作的许明耻表示,川剧丑角的表演往往横跨生、旦等多个行当,所以培养一个好的丑角很不容易。川剧行当严重偏科导致川丑无戏可唱,让丑角的发展传承雪上加霜。
各方建议
边演边传承,打响丑角品牌
如何解丑角的燃眉之急?任庭芳表示,在进行抢救性传承的同时,丑角需要一个稳定的平台和阵地。“演员都是在台上滚出来的,所以一定要坚持演出。一边演出一边传承,培养演员、传承剧目和吸引观众一举三得。”
许明耻则提出成立川剧丑角艺术团,打响丑角品牌的建议。“丑角的戏是很有市场的,组织这样一个艺术团,在走市场的同时打响川剧丑角的名声。”
“剧本很重要。我觉得需要创作一个以丑角为主角的剧本,一炮打响川剧和川剧丑角的名声。”戏剧评论家廖全京认为打响丑角的品牌只是第一步,要让丑角重现“戏状元”的风采,还需多方努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