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彭兴树来说,“流浪”是一段不堪的回忆。能在一个茶铺里安营扎寨演川剧,一直是他和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其他成员的心愿。今年,他的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的关心帮扶下,彭兴树和他的花园沟青年川剧团在青白江扎下了根,不仅有了相对固定的演出场地,还吸引了一大批群众粉丝,“我们扎了根,川剧也扎了根。”尽管条件还有些艰苦,但彭兴树已很满足。类似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基层川剧组织在成都还有不少,他们虽是“草根院团”,却绽放出同样迷人的魅力。

扶持政策让流浪“火把”安家

民间剧团曾被形象地称为“流浪的‘火把’”,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这支“火把”能走到今天实属不易,最初这个草根剧团没有固定演出地点,为生存而不停“流浪”。彭兴树举例说,从2011年8月到2013年3月,就经历了4次搬迁。团里的演员长期以来就只有四对夫妻,再加上解散了的县级川剧团演员以及几位川剧票友,交织着亲戚、老乡、朋友等各种关系,剧团才得以维系。团员每人每天平均收入40元,一旦没了观众,入不敷出,剧团就不得不再迁徙。有时候,为了剧团的生存,他们不得不承接各种红白喜事。团员们大多自小习艺,虽没有太高学历,但川剧是他们自信的源泉。不过,面对生存压力,有时也不得不暂时放下川剧,穿梭在城市各地务工寻找生计。事实上,这也是大多数民间剧团的生存写照。

不过,这种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2012年开始,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联合发起川剧扶持振兴项目,这个项目以年度为单位,并不局限于国有院团,而是面向社会通过比选后公开透明地予以项目扶持。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成为帮扶对象,剧团很快焕发生机。先是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演员们有了属于自己的从业证书,剧团也回到最初的演出地点,拥有相对固定的演出场所。彭兴树告诉记者:“自从得到扶持后,重新燃起了团里演员的希望,很多本身爱好川剧但迫于生计外出打工的演员纷纷回来了。”

把乡镇故事融入到川剧创作中

成华区梅花演艺中心的演出下午两点才开场,上午十点,在香香巷尽头,就早有老人陆陆续续赶来,他们手握茶杯,谈论着与川剧相关的话题,一坐就是一天,这样的文化圈子,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很多老年人爱川剧,一爱就是几十年,无奈国有川剧院团多在周末演出,而散落民间的川剧团,恰好填补了老年人平时也想看川剧的“缺”。

川剧起源于民间,要传承、发展,根就要扎在民间。大多民间剧团都像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一样具有高流动性,常游走于乡村小镇。为赢得观众,民间剧团的票价一般较低,乡里的群众看得起戏才利于川剧的推广,剧团为了争取观众,天天都在演出,由于剧团演员大多为科班出身,很多都是因以往所在地川剧团解散而加入成都民间川剧团的,所以,他们在保证演出质量同时,还能不断翻新剧目。彭兴树告诉记者,他们常将当地乡镇上发生的故事,融入到传统戏剧中,此外,由于政府的支持,他们还多次为村民进行公益演出,以此扩大川剧观众群体,这些做法不仅使川剧走入更多观众的视野,也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散落在成都的民间川剧团,就像一朵朵生命力顽强的小花,有了扶持政策的阳光雨露,在郊区乡镇、城区小巷,在市民的身边,愈发娇艳地绽放。

民间剧团重视培养新演员和新观众

川剧传承除了剧目的保存与创新外,培养专业演员和培养川剧爱好者同样重要。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的当家花旦丹丹,早已被许多戏迷认知,彭兴树说,当时为剧团起名,就刻意用了“青年”二字,一是因为团里的演员都很年轻,二是希望剧团会有更多新人加入。他希望更多学校能开办川剧兴趣班,也希望能把更多喜欢川戏但家境贫寒的孩子送入专业培训学校,他总说,丹丹能从剧团走到今天,与清泉镇花园沟具有的川剧底蕴分不开,他希望多培养些像丹丹这样的人,也希望清泉镇变为真正的川剧之乡。

梅花演艺中心的廖晓健最近正忙着招生,天府非遗艺术学校就是针对川剧新人培养设立的。此外,廖晓健还为贫困、残疾、留守儿童免费开班,帮他们打开通往川剧艺术的一扇大门。同时剧团还开设儿童川戏专场,廖晓健说:“为了抓住孩子们眼球,最终选择了最有视觉效果的节目,像《变脸》《滚灯》等老少皆宜的节目,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里认识川剧。”儿童专场不仅培养了一个个小戏迷,还将一大批孩子的家长带入川剧世界,解决了川剧受众年龄断层问题。

川剧的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剧团及川剧观众们长期共同努力。民间川剧团在振兴之路上更不可能一帆风顺,很多时候,资金、场地、观众等问题还存在一定的难处,但相信只要在川剧振兴这条路上一直坚持下去,在抓精品出大戏的同时,鼓励并引导其他社会组织与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共同扶持,再加上民间川剧团自身的努力与观众的支持,川剧定会绽放出本应属于它的光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