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由于各地移民入川,以及各地会馆的先后建立,致使多种南北声腔剧种也相继流播四川各地,并且在长期的发展衍变中,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风民俗、民间音乐、舞蹈、说唱曲艺、民歌小调的融合,逐渐形成具有四川特色的声腔艺术,从而促进了四川地方戏曲剧种——川剧的发展。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
康熙二年(1663)有善昆曲者八人由江苏入川,在成都江南会馆为宦幕清唱昆曲。雍正年间,有“来云班”以清唱昆曲为业。与此同时,历任川陕总督岳钟祺与乾隆时期任四川总督的福康,都善养歌舞伶人,搬演昆曲,用于宴乐助兴。乾隆五十年(1785),李调元返回故里绵州罗江,办起了一个昆曲家班,所谓“家有小梨园,每冬月围炉课曲,听教师演昆腔杂折以为消遣”“先生实苏产,弟子尽川孩”。
高腔,四川谓之高腔,即弋阳腔流变。李调元在《剧话》中说:“弋腔始弋阳,即今之高腔”,“高腔俗名清戏,楚蜀皆尚之”。最早关于高腔在四川出现的文字记载,约为雍正二年(1724),时成都已有高腔戏班“庆华班”的建立。据李调元《新搜神记》记载,绵竹县也有高腔戏班演出,如记“绵竹东岳庙有沙弥……改名钱官,其眼颇大,教以《三清师·挡夏》一戏,使扮张翼德而唱高腔”。李之门生温庄亭在诗中也描述了当时农村淬高腔的情况:“路过通背岭,人半住林间,耕放时无事,高腔唱往返。”另外,定晋岩樵叟在《成都竹枝词》中也记道:“弋阳腔调杂钲鼓,及至灯明已散场”。六对山人也有“见说高腔有苟莲,万头攒看万家传,生夸彭四旦双彩,可惜斯文张士贤。”并叙述苟莲官每一进省城演出,“则挤墙踏壁,观者如云”。可见,高腔在雍乾年间,已盛行四川城乡,颇受观者青睐。
弹戏,系秦腔演变而成。秦腔进入四川,约在明末清初。据清·沈荀蔚《蜀难叙略》记载,顺治十六年,张献忠部将高承恩与杨国明在嘉定(今乐山)相聚时“奏女乐演传奇,以侑酒”。另据吴珍奇在《昭化县志》中载,顺康年间,在昭化、中江一带已有完整的戏曲演出。其生旦净丑,刀戟剑棒,无所不奇。当地人说此乃秦腔,也实为可能。因昭化古名“葭萌关”,是秦地入川要冲,此时,陕班来川演出秦腔,实为常事。秦腔在四川流传的记载,尤以康熙五十一年,曾任绵竹县令的陆箕永所作竹枝词,最为有力。他在《绵竹竹枝词》中记道:“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板檀槽柘作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云说吹腔。”同时,他还记载了对弹戏的接受过程。说,“俗尚乱谈(弹)于初见其颇骇,观久习之,反取其不通,是资笑谈也。”(《绵竹县志》卷三十二)雍正七年(1730)四川黄廷桂在一份中也提到四川的秦腔活动,如称:“驻藏銮仪使周瑛,抵藏之后,竟于川省兵丁中,择其能唱乱弹者,攒凑成班,各命分认角色,以藏布制成戏衣,不时装扮歌唱,以供笑乐。”而乾隆四十六年(1781)江西巡抚郝拓在给乾隆奏折中也谈及,“秦腔,弋阳……四川、云贵……皆所盛行。”与上述时间较早者,乾隆三十六年(1771)清庭用兵金川时,秦腔艺人张银花随军演出。秦腔注入四川,还由于川陕贸易往来,陕西会馆林立四川各地,如定晋岩樵叟在《成都竹枝词》中所述:“会馆虽多数陕西,西秦梆子响高低;观场人多坐板凳,炮响酬神散一齐。”同时,在什邡一带已秦腔戏班“庆华班”与“金贵班”,演出剧目有《白罗衫·贺喜》等,名令魏长生住成都东较场口,在寓蓉期间,曾全登台演出秦腔戏《汉贞烈》。
胡琴,系二黄与西皮腔的统称。《燕兰小谱》卷五载:“蜀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为主,月琴应之,工尺咿唔如话”可谓四川胡琴腔的明显注脚。胡琴腔约在乾隆年间,也已形成。生于乾隆年间的六对山人杨燮,在《锦城竹枝词》中注解说:“张士贤在上升班扮净,唱胡琴腔,一气可作数十折”,就是明证。
灯调本源于四川本土,在发展中出吸收了不少明清小曲,壮大自己。入清以来,随着酬神赛会、元宵等民间习俗,已发展常年演出。定晋岩樵叟在《成都竹枝词》中记道,“过罢元宵尚唱灯,胡琴拉的是淫声。《回门》《送妹》皆堪赏,一折广东人上京。”(嘉庆乙丑《成都竹枝词》)明显记述了灯调在乾嘉年间由乡镇进入城市,由千百年过节的群众活动,变为常年性演出的剧种了。
以上各种声腔,虽在清初已有同台演出,各声腔也在与四川方言、土语、民间音乐、舞蹈和发俗的结合中,开始衍变。但是,尚未完全溶合。在乾嘉年间,基本上还是以独立的声腔剧种,从事演出活动,所谓“报赛演剧,大约西人用秦腔,南人用昆腔,楚人、土著多弋声,曰高腔”(嘉庆《汉洲志》)。戏班也自成体系。如昆腔有“舒颐班”,高腔有“庆华班”,秦腔有“庆华班”、“金贵班”,胡琴有“上升班”,灯班则在四川山乡广泛演出。
在外来声腔合流中,由于各自流入四川的不同路线,逐渐形成了弹戏分布在大、小川北地区,高腔流布川中、川南,川昆、胡琴错落各地,川西则以丝弦较为“正宗”。所以有顺口溜说“上坝丝弦、中坝腔,川北老儿唱恍恍。”。又由于师承沿袭、各地民俗方言的影响,使声腔音乐、剧目类型、表演技艺等方面,出现各自有别的风格特色。于是,于同治、光绪年间,形成了先唱丝弦后以高腔的上坝(川西坝);以高腔为主的资阳河;以弹戏为主的川北河;和诸腔杂居的下川东各条河道。形成了历史著称的川剧“四条河道”。
外地声腔的不断流入和外籍艺人来川授艺,以及许多教授各声腔剧种的科社建立,也推动了诸声腔的合流。如同治年间流入川北的陕西汉二簧,在南充建立专唱丝弦的庆泰班后,于光绪年末年陕班艺人于桂华科社授艺,梁天福、杨九梨、李顺来等陕班艺人,赴下川东搭班,致使重庆出现专唱胡琴的毕胜班、吉祥班,而建于四川各地的著名科社则有三字科社、臣字科社。光绪二十九年(1903)吴弼臣在成都投资兴建第一个品茗看戏的“可园”。
1911年,辛亥革命后,各戏班、剧团要求艺术革新的民主思想日益浓厚,于是杨素兰、康子林、肖楷臣、唐广林等人倡导下,各声腔剧种实行联合。并且,将原各自班社如长乐班、翠华班、彩华班、桂春班、怡乐班、太洪班、宴乐班等联合组成“三庆会”。并以杨素兰、康子林、肖楷臣、唐广林为正副会长。自此,昆、高、胡、弹、灯五腔共和的川剧,得到成熟和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