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清唱,一句轻叹,一笑倾城,一眼百年。在似真似幻之间,演绎似梦非梦的传奇,这是川剧永恒的魅力。

今天看川剧,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舞台上跨越时空的嬉笑怒骂、爱恨情仇,更是舞台下那一双双热忱而执着的眼睛。

一代代演员倾注心血;因为有他们,川剧的角色永不老去。

一批批观众执着追随;因为有他们,川剧的生命仍在怒放。

这一场不散的戏梦,我们共同见证。

一招一式,绘梦成真

上台、提气、走步、亮相、走圆场、下台……这一套动作,年轻川剧演员们做起来行云流水。每天早上,渝北区人和川剧中心练功厅里重复进行着的基本功训练,有如仪式。

“亮相,眼睛要有神!走步,胳膊得打直!”老师在一边不断提醒。

32岁的张强和22岁的罗晓薇合演一出《情探》,上午的基本功训练结束后,下午就是响排(即带乐队排练)。一个节拍合不上,就停下重来。一遍遍不厌其烦。

“《情探》是前辈老师手把手、一句句教的,我们来演,再认真慎重也不为过。”在张强和罗晓薇看来,演戏需要带着敬畏—对前辈、对川剧、更是对戏里那几千年流淌的传统。为此,罗晓薇时常要去书店“充电”:“当川剧演员不仅要学习古典文化,还得了解戏里的人情世故,不然就演不对路。”

响排隔天就是正式演出。开演前,在七星岗金汤街的化妆间里,演员们对镜描妆,最长可达三个多小时。他们一笔笔涂抹的,不仅是油彩,更是一种身份:上了妆,换了戏服,他们就是状元王魁,就是花魁焦桂英,就是霸王项羽,就是未央生和书童。

这些或真实、或虚构的历史人物,因为川剧,在金汤街剧场后台同时“活”了过来。他们练声、交谈、互相切磋技艺。一霎间,时空交错,恍然如梦。

一朝一夕,不忘初心

“看川剧好久了呀?……小半辈子,几十年了嘛!我从退休就开始看,今年都八十五岁了!”

川剧迷何浩然跟人交谈时,会把戴着助听器的耳朵侧过来,认真地听每一个字。

“他最喜欢看,回回很早就来排队了,要买靠前面的位置!”坐在何浩然旁边的唐世华说,他们几乎每周都会在金汤街的剧院遇见。二十几年来,早已熟悉得如同一家人。

“金汤街,每个星期都来;人和的川剧中心,我也去过。路远,我不怕,我怕没得戏看!”八十六岁的唐世华说,自己坐公交有免费卡,还会有人让座。“老何,你记得一起看戏的老孙吗?春节过完,他就走了,唉,人越来越少啰!”

何浩然点点头:“原先一起看戏的人十几个,现在还剩几个嘛。”

金汤街一侧是川剧院小剧场,另一侧是妇幼保健院。老人们在谈天的时候,会突然静默下来,他们看着对街,一言不发,仿佛渴望着剧场里也能有那样年轻的面孔,那样新鲜的朝气。

150座的金汤街剧场里,时而会有三四个年轻观众。在何浩然和唐世华看来,他们就是川剧未来的希望。

“看了这么多戏,背也背得了……再来几个年轻人嘛,我们给他们讲啷个看戏。”何浩然喃喃自语。

大幕拉开,锣鼓骤响,何浩然的背突然挺直,眼神无比专注。舞台上的灯光照在他的脸上,那样的兴奋和陶醉,既是崭新的,又是从未改变过的。

演出开始前,票友们聚在一起摆龙门阵。  演出开始前,票友们聚在一起摆龙门阵。 离演出开始还有一小时,何浩然坐在自己最常坐的位置上闭目养神。 离演出开始还有一小时,何浩然坐在自己最常坐的位置上闭目养神。

演出前,一位演员正在抽烟放松。

演出前,一位演员正在抽烟放松。 川剧《借赵云》演出现场。 川剧《借赵云》演出现场 图/特约摄影 马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